为官与经商的道理是一个样,水涨船高,人抬人高。只有这样生意才做得好,官才做得顺。——胡雪岩


权利=金钱

胡雪岩经商之道全集(胡雪岩之经商捷径)(1)

在封建社会,权力具有这样一种属性:一个一文不名的无赖,当上皇帝就可以统治整个国家;一个出生卑微的太监架空君主就可以支配朝野;一个小小的衙役掌管着打板时的轻重就可以常常拿到外快。

权力已经成为发财的工具,许多掌管权力者又善于使用自己的权利增值,那我们就不得不把一些传统官员也归入传统商人之列。

这些传统商人大多有政治头脑,如吕不韦一样,知道与官为邻,做太子的买卖。而中国的官员大多有经济头脑,因此出现生财之道——搜刮民脂民膏。从这些角度来看,像范蠡、子贡、吕不韦,我们真分不清他们是官亦或是商,只能说他们是官商结合体,既善于以商经官,又善于以官经商。

到了晚清时期,这种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权力成了官员营私舞弊的生财之道。所谓“衙门堂堂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是这个道理。

心有灵犀一点通

胡雪岩经商之道全集(胡雪岩之经商捷径)(2)

胡雪岩是个精明之人,与其让贪墨之吏勒索,不如自己主动“孝敬”,到时候自会“心有灵犀一点通”,有难处时也会开启“方便之门”。

胡雪岩经常对王有龄说:“官场可非比寻常之地,为官与经商的道理是一个样,水涨船高,人抬人高。只有这样生意才会做得好,官才做的顺,你初来乍到背后虽有何学台的面子,但抚台、潘台、粮道,还有他们的手下人,一定要安抚好。该花银子的就得花,只有各条路都平了,才至于办事中途出花样。”

古今能成大事之人,手笔自然恢弘,行事自然开阔。胡雪岩如此点化王有龄,使得王有龄日后也是一路通顺。按照胡雪岩的点拨,效果果然不同凡响,抚台大人对王有龄提携有加。刚到海运局不久,就把催运漕粮的任务交给他去办。这方面胡雪岩无疑就是江湖高手!

随机应变

胡雪岩经商之道全集(胡雪岩之经商捷径)(3)

运送漕米原是一项肥差,只是浙江的情况却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浙江上年闹旱灾,钱粮征收不起来,且河道水浅不利于行船。直至九月漕米还没有启运。

王有龄做海运局坐办时,漕米由河运改为海运,也就是由浙江运到上海,再由上海用砂船运往京城。漕米是上交朝廷的公粮,每年都必须按时足额的运到京城,哪里出了纰漏便是要倒霉,所以能不能完成这桩公事,不仅关系到王有龄在官场的前途,而且还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如果按常规办王有龄这桩公事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一是浙江漕米欠账太多,达到了30多万石;二是运力不足,本来漕米可以由漕帮运到上海,可是由于河运改了海运,等于是夺了漕帮的饭碗,他们巴不得漕米运不出去,哪里还肯下力?

然而,这桩在王有龄几乎无法解决的麻烦事,被胡雪岩一个就地买米之计,一下子就化解了。以胡雪岩之见,反正是米,不管哪里的都一样,只要能按时在上海将漕米交兑足额,也就算完成任务。既然如此,浙江可以就在上海买米交兑,差多少就买多少,这样省去了漕运的麻烦,问题也就解决了。

就地买米,解决漕运麻烦,严格来说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做生意,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雪岩遇事思路开阔,头脑灵活,不墨守成,有随机应变之能力。#人物档案# #胡雪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