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经过的路途(每天我经过淡水路)(1)

北起自忠路,南至复兴中路,当中两百多米的小马路,是我上下班必经的淡水路。路名和这个地名一样带着淡淡的文艺气息,念起来有软糯的回响。我熟悉淡水路的四季和晨昏,就像常去的那家点心店,总给我期待之中的味道。

淡水路始建于清末,历史悠久,这里的住宅很多都是历史保护建筑,每走十几米就能看见墙上挂着一块优秀历史建筑或者文物保护点的牌子。比如,淡水路214弄——建于1928年的丰裕里,是经典的上海石库门建筑,诗人艾青、画家陶冷月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对面的西成里、慈寿里和庆阳里并肩排开,也是同时期的石库门住宅,经过前几年“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复,大门口的牌楼恢复了些许往日的光彩。施工那阵子,人行道上搭着脚手架,我小心翼翼地从工人们身边经过,看见他们拿着精细的工具,像美院的学生雕琢石膏塑像一般,细致地打磨清水外墙的每一块砖、每一条缝。

和修复老建筑的工匠一样,爱护着这里一砖一木的还有生活在里面的居民们。虽说是老式里弄,但街道整体还是整洁干净的。疫情以来,每条巷子门口都摆着消毒用品、测温仪器。没有自动门禁设备,便在大铁门中间架一根杆子,由专人手动控制着开开关关。还记得6月初,时隔两个多月不见,路两旁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我一抬头,望见对面二楼房间的窗口站着一位赤膊的爷叔,正出神地望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和车。他一定在想:往常的热闹呵,终于回来了。

清早,老奶奶拄着拐杖走出来,坐在弄堂门口,和一旁小板凳上择鸡毛菜的阿姨聊天。猫蹲在窗台,眯着眼看路边晒衣杆上的衣服晃晃悠悠。树荫下的家长里短把时光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白天的淡水路属于这里“原住民”的慢生活,而到了晚上,摇身一变,这里成了 “XYZ世代”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场。

淡水路的东边大部分是居民区,西边则聚集了十来家小酒吧、咖啡店和轻餐饮,每家都自带网红气质。那阵子,有创意的店主在围挡上画自家的店名、logo和大大的“外卖营业中”,几乎一夜之间,各种涂鸦画满了百余米的围挡,有小店Q版形象,有潮玩图案,也有鼓舞人心的话语。

傍晚时分,当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赶着下班回家之时,这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年轻潮流的健身达人、穿搭博主们,三三两两站在小店门前,拗造型、拍照和直播。擦肩而过的瞬间,也能感觉到个性张扬、青春无敌的氛围扑面而来。

无缘亲身体验淡水路的夜晚,或许有点遗憾,不过,我用白天的美食来安慰自己。这儿的每一间小店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和故事。快走到自忠路口,就会闻到一阵牛杂卤煮的浓郁香味,这间牛杂面馆的店招和装修都简单朴实,菜单上不过六七种选择,前年刚开的时候门庭冷落。每次路过,都能看见空荡荡的桌椅和云雾缭绕的蒸汽中厨师忙碌的身影,不禁为他们担心。过了快一年,生意渐渐好起来了,店里不再只有厨师孤独的身影。好几次我吃完面走出来,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酒香不怕巷子深”,也要多亏那些默默坚守的日子,把困难的生意熬成了醇香的好酒。

淡水路复兴中路路口,原先是一个邮局,绿色大卡车不停地上下货物,每到网络购物节,包裹多得堆满人行道。去年,邮局搬走了,这里变成了一个“口袋公园”,春夏秋冬的色彩轮番登场。从淡水路走进去,经过一小段红砖小道,是开阔的公共绿地。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伴随着城市更新,这里也成了街坊邻居们“家门口的好去处”。

淡水路,一半是市井烟火,一半是小资情调,正是这座魔都的又一个缩影。不久前,黄浦区完成最后一个成片旧改地块签约,这意味着上海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淡水路上的西成里也开始了动迁,再过三五年,又是一番新面貌。无论是即将搬入新居的居民,还是扎根这片商圈的店家,对他们来说,未来依然可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