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在安丘范围内是常见姓氏,当地有不少村庄都有董姓人聚居。其中,在南部有一个“张解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按照区划,张解村属于石埠子镇管辖。而在之前一篇介绍石埠子历史的文中曾提到过,安丘南部的柘山、石埠子(召忽除外)等地,在历史上长期归莒县管辖,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划归安丘。

也正因为这个渊源,在莒县(莒州)的史志资料中,就可以找到不少关于“张解村董姓”的记载。

安丘张马曹牛四大家族(安丘的张解村是有名的董姓聚居地)(1)

(老莒县地图中的张解村,属于莒县第五区铁佛乡)

根据《重修莒志》的说法,张解村董氏与山东很多姓氏相似,都是明初的移民。具体而言,这一支董姓人(始祖三兄弟)是在明洪武二年,从海州十八村迁居莒州张解村。

在定居张解村之后,董姓人丁兴旺,逐渐繁衍开来,除了张解村之外,朱堡、朱双、石埠、雹泉、苗家河、董家岭等十多个村庄都有分布,是明清时期莒州北部的一个大族。

值得一提的是,张解董姓不仅丁口兴旺,而且也涌现出了不少知名人物。比如,《重修莒志》中有单独传记的董维成,就属于这一大支。

安丘张马曹牛四大家族(安丘的张解村是有名的董姓聚居地)(2)

根据史志的记载,董维成生活在清朝前期,他们家本来也世代住在张解村,但到了他这一辈,就迁徙到了石埠镇上。不过,按照过去的宗法制度,他虽然迁居外地,但仍然算是“张解董氏”的子孙。

董维成之所以在县志中留名,主要原因在于他“富裕且仁义”,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就是:康熙四十三年莒州北部遭遇了荒年,不少人家都断了炊。而董维成当时慷慨解囊,不用官府号召,就主动拿出自家若干石(十升一斗,十斗一石,一石就已经相当多了)的粮食来赈济灾民。史称:“莒北贫民赖以无恙。”

要说起来,他这种体谅民间疾苦的善心,可能与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根据记载,董维成年轻的时候,家里一度很困顿,后来经过一番努力,才发家致富。

安丘张马曹牛四大家族(安丘的张解村是有名的董姓聚居地)(3)

难能可贵的是,在致富之后,董维成并没有忘记自己吃过的苦,因此对贫穷之人常有照顾。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普通的乡邻,只要开口向他求助,他一般都会答应。久而久之,他的口碑就逐渐在莒州地界传开了。

后来,时任莒州知州也听说了董维成的事迹,对此自然是大加赞赏。根据《重修莒志》的记载,知州曾专门题写了一幅牌匾用来旌表董维成的善行,牌匾上写了四个字:“能仁能让。”在古代,能获得这样一块牌匾,也是相当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