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估计是中国人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句话我从小学第一次背课文开始,一直没忘过,但确实让我“惑之不辍”,虽已近不惑之年,也只能对“而立”“不惑”略有所感,天命还未解,耳顺、随心所欲的境界更连“尘”都望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十而立想说明什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十而立想说明什么(如何理解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想说明什么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估计是中国人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句话。我从小学第一次背课文开始,一直没忘过,但确实让我“惑之不辍”,虽已近不惑之年,也只能对“而立”“不惑”略有所感,天命还未解,耳顺、随心所欲的境界更连“尘”都望到。

孔子这句话,不仅是个人的追求和人生总结,还是人生理心理规律的总结。个人感觉,每个阶段刚好踩到点上,不早不晚,恰当其时,好多事到了不惑之年还真是豁然开朗,真不惑了。“三十”已经立了,为什么到四十才“不惑”呢?这十年是用人生阅历对所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审视再验证,还得有一个边破边立的过程,这又是一个上升期,经过了才真不惑。

人生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完成的任务,早不了、晚不得,按部就班,就一生顺畅。现在很多时候反了,童年该玩游戏时却被培训班挤得很充实,还没起跑就怕输在起跑线上,成年了该务实了却在游戏人生虚度光阴,该起跑了却还在起跑线上玩游戏趴着啃老,所以出现了子弑父、父食子的人伦惨剧;上学时该学习却忙着早恋,毕业了该结婚生子时却追求单着,所以出现大量剩男剩女、社会快速老龄化的反常现象;中年时该顾惜身体却在拼命赚钱,老年时该颐养天年却在拼命健身养身,所以总出现英年早逝、专骗老人的人间悲哀。《易经·坤卦·文言》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英语有句彦语,生活反了就是罪恶,单词live和evil刚好是颠倒着的。不同的文明里,有相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逻辑。

三十而立曾经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带给我很多焦虑,因为我一直理解的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就该事业有成。我三十岁时,还是一个连职干部,当干事,不仅事业没成,人生都还处于懵逼阶段,一想到三十而立,我就很沮丧,黯然神伤。后来为了给自己减轻压力,给自己开脱,我想是不是这句话还有其他理解,我的理解可能有偏颇。后来慢慢发现,对人生的理解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我开始安慰自己,如果三十事业没立成,能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起来也还不错,后来发现还真不错。先看立字怎么理解,“成家立业”“安身立命”都有依托而无有成之意,三十而立的立应也是有所依托的意思。再看孔子,三十岁时也还在到处游荡,离事业有成还远着呢。孔子强调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会提自己都做不到的过高要求,因此,三十而立不应该是事业有成。但是,此时他已经结婚生子,自己在办培训班,既是老师又是老板,不怕被炒,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他的三观已经形成,对前人理论、个人追求、国际形势都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在理论造谐上已有所立,不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以孔子三十岁时是成家立业、安身立命,而非事业有成、飞黄腾达。90后已近而立,80后将届不惑,无需与“地表最强80后”自比,无需与自己盲目较劲,若已与圣人孔子同步,只需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静待自己这棵铁树花开, 即便千年后不挂在庙堂,百年后亦可挂在奠堂,殊途同归于尘,何忧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