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中,有一项硬功专练人的外壮阳刚之劲,名曰卧虎功,又名睡功,复名猫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该功夫法简效宏,武林各个门派多有其功法,少林称之为卧虎功,武当名曰卧虎撑,硬气功中则称之为铁牛耕地。但世人多会练其功,未必明其理。今偶读著名中医武国忠先生(武国忠医生乃是近代仙学养生创始人陈撄宁先生的徒孙,当代仙学泰斗、著名中医家、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的书籍,始明隐藏在该功夫中的秘要,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觉。今写出来,以飨读者。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少林七十二绝技伏虎功(少林七十二绝技)(1)

一、卧虎功功法

该功法类似于世俗之俯卧撑,但效果却远比俯卧撑大。卧虎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者。练时先将身俯卧于地,然后两手掌按于齐肩之地上,两足伸直,两足尖直支拄地,两脚分开,蹬踩在地。臀部微微隆起,像老虎在爬行,随时准备跃起,重点在脚的部位,要有一种蹬的感觉。然后上半身下沉,头有点埋在两肩之间的感觉。用身向前探,乘势上升,至离地约1尺时,臀部向后挫,全身随之后退,至离地3寸时,再行先探,循环行之,力尽而止。自始至终,全身除手掌与足趾之外,其余各部完全凌空,不宜贴地。整个轨迹是一个圆。初时行二三度之后,即觉力疲气涌。

以上是动功,下面再介绍一下卧虎桩功。桩功会极大地提高个人的抗击打能力。具体练法是,俯卧于地,用双手和足尖把身体支撑起来。要求两手的间距为一横掌(即从小指到拇指的距离),双肘弯曲,两肘要分别向正左、正右方撑开(即腋部张开,不许夹腋),大小臂间的夹角约为120度,双腿并拢伸直,不要凸臀。注意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把这个姿势保持下去,不要变形。

二、功效

笔者常年练习,深感其能极大地提高人的耐力和力量。初练,会感觉甚苦,做20个卧虎功的运动量,就会使你上不来气,停下来你就会气喘吁吁。久练之,其苦楚逐渐消之,自己的功力则在上升:自己的手掌的击打能力大幅提高(可以用掌根连续击碎几个核桃),手臂和腿脚、腰部的力量都得到增强。单纯就体力来说,这种锻炼完全超过两倍的俯卧撑的运动量。另外,个人的精神也得到改善。

少林七十二绝技伏虎功(少林七十二绝技)(2)

三、功理

卧虎功功法虽然简单,但是其效果却是很不错的,原因何在呢?

据武国忠先生讲,首先,该功夫的运动方向正好吻合任督二脉的运动方向。卧虎功是前后运动,而非俯卧撑的上下运动,其沿着任督二脉的方向运动,正好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尤其是疏通人体的任督二脉。从中医角度而言,人活着就是靠着阳气,若一个人的阳气消耗殆尽,其生命也就到了灯枯油尽之时。

其次,可以锻炼呼吸系统。锻炼本功夫,极度耗费人的体力,这本身就锻炼了我们的呼吸系统。另外,卧虎功锻炼的经络是手太阴肺经。而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和云门穴,尤其是中府穴,还是肺经的募穴(募穴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六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募穴和相应的脏腑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改善相应脏腑的疾病),也是脾肺两边的一个交汇穴,所以这个穴调气最好。比如,经常的咳嗽哮喘、上气不接下气、气堵闷等等,一定要多揉中府穴。再者,中府穴还可以预防心绞痛和咳喘。所以经常锻炼该功夫,可以改善我们的肺功能。

武术大师们一致推崇的练武要诀请点击:练武要诀。择得好师——站的好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