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论语中的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论语第一句话读不懂真正的意义)(1)

孔子像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通常译文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关键字释义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孔子认为春秋一切混乱的根源是因为礼崩乐坏,所以他一生述而不作,志在恢复周的礼乐制度,所以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时习:"时"的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上边是个"羽"字,表示鸟的翅膀,下边是个"日"字,表示太阳,合起来就是表示"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的意思。这里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我认为"时习"作"在适当的时候,有实践的机会"会更好一些。

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与"友"是有区别的,"友"是指相互支持者,可以是临时结交的。前者指精神的结交者,后者指利益的结交者。

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音yù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下面我拆开来作一下具体的解释。因为《论语》是语录体,很多话都是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语境下说的,孔子的弟子很好理解,但后人需要得到正确的解释,必须还原当时的情境、时代背景和孔子的思想,才能找出初心,还原真相。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想当时的语境是孔子召集学生上第一堂课,同弟子们说的话。意思是说,你们在我这里学习"六艺",能够在政府机构谋得一官半职,时时得到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内心里难道不应该充满喜悦吗?孔子空有一身本事无法施展,四处碰鼻,不得不周游列国,"陈蔡之厄"弹尽粮绝,几乎走上了绝路,后来,孔子派子贡出使楚,楚昭王兴师来迎孔子,陈蔡之厄才结束。可见孔子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他的弟子学到"六艺"的本领能够去各个岗位上锻炼。就如现在的学校,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找到对口的岗位,有较高的就业率一样,都是一件能让老师欣慰的事。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何谓"礼"?礼者,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间婚丧、嫁娶、入学、拜师、祭祀自古都有礼乐之官(司礼),孔子上代屡为司礼之官,孔子少即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在国家宗庙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如唐代设立有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六个部门,明代则设置太常司,太常司设卿,少卿,丞,典簿、协律郎、博士,赞礼郎。

何谓"乐"?有"礼" 则必有庆贺燕飨之"乐",有庆贺燕飨之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吏,并负责宫中庆贺燕飨之乐。历史记载孔子主要有三位老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何谓"射"?孔夫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何谓"御"?"御"的范围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驾驶学"和政治、领导和管理学领域的"驾驭学"。中国古代著名的案例包括"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和"田忌赛马",这说明,驾驭之术不仅仅是一种斗勇,更是一种斗智,包含对某一问题在运筹学、驾驭学、领导学方面的综合最优化。

何谓"书"?书,即书写的技能,文字学的功夫。《汉书》首先谈到"六书"的具体名称:"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管国子,教之六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即后世之谓"小学"也。

何谓"数"?数,即数术之数。中国数学早就已经很发达,古代数学家把数学的起源归于《周易》以及"河图洛书",这里所说的数除了数学之外,应该还有术数的概念,如通过周易八卦以演绎国、家、人之吉凶祸福也。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读应该这样更加贴切一些:我的六艺之学弟子们能够学以致用,得到当政者的赏识而能够有实践的机会,我自己的一身本领能够得到国君的重用,这是一件让人内心感到高兴的事情。让自己的学说能够得到统治者的应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也是其周游列国,一生颠沛流离的根源。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字面上理解: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从我所游,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但要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先要理解"朋"的含义。"朋"与"友"是有区别的,"朋"是指志同道合的同志,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友"是指相互支持者,可以是临时结交的。前者指精神的结交者,后者指利益的结交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这说明自己的学说主张,早已声名远播,如百鸟朝凤,那就更不用说在近处的影响力了。这是孔子退而求其次,既然没有机会做官,实践自己的抱负,那么如果我的学说能够吸引远近"同志"者来学习、继承、传播,这也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因为将来总会有慧眼识珠者,我的学说和理想能够不至于淹没。所以孔子最后致力于从事教育事业,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他的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并辐射到东南亚诸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的字面意思是:别人不理解我的学说和主张,我不恼怒,这不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吗?这句与上句也是一种递进关系,即使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跟随我,他们都不理解我,我也没什么不高兴的。孔子虽然做过几回官,但大多时候得不到统治者的理解,不能放开手脚一展雄才大略。周游列国时,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因为孔子长得像阳货,匡人认错人了而受到威胁。他说:"周文已经死了,他的学说不是被我继承了吗?如果老天爷要让文王的学说埋没,我就继承不到他的学说了,老天爷如果不想文王的学说淹没,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他对自己的使命和学说充满了自信,面对威胁有一份从容不近的淡定。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的学说如果现在行不通,我就驾个小船在海上飘啊飘,看看蓝天白云,钓钓鱼,散散心,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多么豁达的一种做人的态度。他既不会求告于权贵,赏其一口饭吃,在其位如果不能够实行自己的主张,一展其政治抱负,他宁愿封金挂印,做自己的穷教书匠也不会同流合污,做一个政治上的花瓶。他总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事,去影响自己能够影响的人。

读懂了《论语》的第一章第一段话,对于很好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孔子的主张和为人,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