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被盗掘的古代帝王将相之墓数不胜数,但数次被盗却未得手倒不多见,今湖北省荆门市的梁庄王墓就是如此,先后三次被盗未遂,直到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由一支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了5300余件随葬品,数量如此之多的古墓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从未见到。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1)

且这还是一座合葬墓,所葬之人为梁庄王与他的王妃魏氏,但二人并非同时下葬。据记载,梁庄王死后,王妃本想随葬而去,但当朝皇帝劝她将幼女抚育成人,虽然过去了十年,但王妃最终还是积郁成疾去世,最后了解心愿与梁庄王合葬一起。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2)

如今这些大量文物基本都在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展览,还有一部分在出土的当地博物馆。但毋庸置疑的是其墓精髓全在省博物馆内。不论是金器、玉器、瓷器还是宝石等都相当精美绝伦。其中大部分宝石还是郑和下西洋所带回。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3)

据统计当时出土的金器125件,银器380件,其中金器多属亲王,银器多属王妃,但也有一些金器也是王妃所用。比如出土的12枚垫尸冥钱就属于梁庄王妃。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4)

但在这些出土的金器银器可发现,明代早期的金银器工艺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如出土时被发现在亲王棺床之上的金花簪,不仅瓣薄而且纹路细腻,尤其精美。这引起不少女性游客的惊呼。然而当更多的金银玉石出现的时候,不禁感慨这梁庄王墓的随葬品实在奢华。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5)

虽然墓地规模并不是最大,仅有三十多平米,其实面积非常小,但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程度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其中金镶宝帽顶与金玉腰带的出土数量高居全国之首,同时还有不少金法器、金容器等也是明代亲王墓中均为首次发现。大概正是这一点,使得梁庄王墓尤其出名,但凡来到湖北省博物馆的游客都不会错过梁庄王墓这一展厅。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6)

不论是谁都好奇这仅仅三十多平米的古墓,究竟是如何安置这5300多件随葬品的,而这些精美的随葬品具体又有哪些呢?即便是走进博物馆也无法看尽。目前博物馆只完成了室内整理的第一阶段工作。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7)

当一颗200克拉金色宝石出现眼前时,当白玉镂空云龙冠顶独自坐落宽阔玻璃罩内,当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鸾鸟牡丹簪引起女性游客投来羡慕眼光时,顿时一阵后怕——所幸盗墓贼并没有成功盗掘,否则今天的我们恐怕是难以目睹到如此数量之多,造型精美的历史文物。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8)

民间有传闻说是梁庄王死时无子,封国依例被除后,所有宝贵家产全部将随之入墓。为此也迎来无数盗墓者的“光顾”,可由于其整体浸泡在水中,盗墓者并没有对其造型很大破坏。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9)

但在2000年春节,曾有盗墓贼想用炸药爆破盗墓,最终时破坏了墓室结构,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墓及文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2001年4月湖北省组织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10)

但在考古人员进行发掘的时候,一些软质器难以保存,如丝麻织物和人骨架全都腐朽,尤其是当古墓重见天日,许多珍贵文物迅速氧化,消失不见。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11)

但在5300件文物中,最珍贵要属金镶蓝宝石龙穿牡丹纹帽顶,其宝石约200克拉的橄榄形无色蓝宝石,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蓝宝石。此外,墓中出土的金花丝镶宝石带、金镶白玉腰带、青花龙纹瓷鐘等也非常罕见,均为国宝级文物。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12)

而这些带饰在明朝还是身份性饰物,并非腰缠万贯就可以随意打造佩戴。这在当时使用有极严格的规定。帝、后礼服,一级官员服玉带。二品花犀、三品金花、四品素金、五品银花、六七品素银、八九品乌角。因此,一般只要看到腰带材质就可判断出其人的身份地位。

梁庄王墓出土现场(梁庄王墓先后三次被盗未遂)(13)

为此,更是对梁庄王墓产生好奇了。小小之墓竟然是中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等级最高的一次,在所发现的5300多件文物中,金、银、玉器和珠饰宝石就有4800余件,出土的宝石有700多颗,且全部保存完好。这墓中所有文物价值可谓富可敌国,有人说甚至是可以买下一个小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