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就是地方话,是流行于一个地方的某种语言,往往和标准语有较大的区别。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方言。

有些方言很有情趣,只能作为口语表达,书写时要用拼音或者其他汉字代替。


怀仁哪个方言最难 怀远县一句方言(1)


安徽怀远县有一句方言,当地人使用频率很高,那就是“幌子”(音),偏远的乡村也讲“网子”。

在怀远县以外,人们所讲“幌子”也叫帷幔,是一种表明商店所售物品或服务项目的标志。

古时酒店用布旗招徕顾客,酒旗就称“幌子”。

怀远人讲得“幌子”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怀仁哪个方言最难 怀远县一句方言(2)


记得我回老家,听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吵孩子:“你看你,这作文考得‘幌子该’,胡扯一气!”

我还见到夫妻俩吵架。

那女的问丈夫:“你昨晚弄‘幌子’去了?”

丈夫说:“有‘幌子该’,和同学喝酒去了。”

妻子说:“你说有‘幌子’,半夜三更不回来!”

丈夫说:“喝过酒去唱唱歌,不要说没有‘幌子’,就是有‘幌子’又碍‘幌子’呢?”


怀仁哪个方言最难 怀远县一句方言(3)


我听了不由得好笑,作为怀远籍人士,虽然离开家乡半个多世纪了,听到家乡的土话感到非常亲切。

我夫人是外地人,她就听不明白,问我他们到底说得啥?

怀远方言中的“幌子”,就是普通话的“什么”或者“啥”的意思。

怀远县地处淮河流域,怀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里江淮方言的一个分支。

在这些方言中,有不少语言风趣幽默,十分搞笑。比如:河蚌说成“歪歪”,西红柿说成“洋柿子”,荡秋千说成“打提溜”等等。


怀仁哪个方言最难 怀远县一句方言(4)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这些方言的使用频率已经逐渐减少了。

尽管如此,但是乡音难改,很多人还是会讲。

前年我在美国北马里亚纳的塞班岛旅游,在开往军舰岛的船上遇到一群中国游客。

有两位女士聊天时说了句“幌子该”,我问她们从哪里来的,回答说安徽蚌埠,我说:“是怀远县吧!”她们笑了:“你怎么知道?”我说:“那是我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