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稀奇古怪的热搜时常有,今年特别多,果然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存在于国内。

“冷门诗人”——李商隐

前段时间有个热搜,内容令人哭笑不得;有位微博网友发文询问:李商隐是谁?抄袭了某歌手的《夜雨寄北》(一首歌),太过分了,必须爆了他!如果李商隐知道这种问题,恨不得爬起来理论。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1)

都走了千年之久了,还有人不知道《夜雨寄北》是我写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这位同学在干什么?难不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就是你?在众多网友的“耐心”解释之下,这位发文询问的网友急忙发博澄清。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2)

“姐妹们对不起,我不知道李商隐是个冷门诗人……我的错我道歉……”什么?冷门诗人?本来是个道歉的发文,谁承想更加激起网友的愤怒;上过学的孩子们都知道,李商隐是我国有名的诗人。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3)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相信这些信息,语文课上都教过,考试也都考过;虽然没有李白杜甫这对“大李杜”有名,但好歹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啊!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4)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不觉得熟悉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没学过吗?如果都不知道,甚至没听过,那就是妥妥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除了李商隐之外,另一位诗人也挺惨。

“狗屁不通”——李清照

前段时间一出古装剧《知否知否》大火,其主题曲也一并爆火,却被人质疑:全靠华丽辞藻堆砌,在逻辑上狗屁不通,矫情又不知所云,还不如直接喊麦。这位网友口中“全靠华丽辞藻堆砌”的歌词,正是出自于李清照的《如梦令》。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5)

“太过现代”——曹雪芹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名为《飞鸟各投林》的片尾曲也惨遭网友质疑:“现代感太强,不古风。词作者多补习几年语文。”殊不知这首歌的词作者,正是撰写《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6)

“稍显做作”——李白

由万事屋策划的《风华录》,本是一首集合了古风原创音乐圈众多唱将的古风原创音乐。此作品选择了十位唐朝人物描述其生平故事,借此来展示盛唐气象。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7)

“竟纷沓登场,留青史几章”,汇集众多出色声音的风华录,恢弘,大气,选择了十位唐朝名人为叙述者,或是皇帝,或是将领,或是文人,向我们展示出大唐开国的豪迈,及后世难以企及的盛世风流。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8)

其中一段歌词,被网友批判为矫揉造作,殊不知这段歌词正是出自大诗人李白的《流夜郎赠辛判官》。

“比肩方文山、林夕”——苏东坡

著名歌手王菲所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作词是我国有名的“吃货”文学家——苏轼;歌曲曲调优美,引人入胜;但这位网友的夸奖令人尴尬:“这歌的词写得不错啊,可以和林夕方文山比肩了”原来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还不如林夕和方文山名气大啊!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9)

结语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心中就一个想法:没文化太可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到如今,竟成了无知之人口中不入流的辞藻,不知该作何评价;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不要用你的无知掩盖先辈们的辉煌。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批判李商隐(的人究竟有多可怕)(10)

尤其是古诗词,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其寓意是深远,美得令人动容;不要以为学习古诗词没有用,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语文成绩,还会给你带来谈吐文雅和非凡气质,甚至会提高你的思想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