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梨园行有这么句话:旦角最难唱的有三出戏。是哪三出戏呢?就是《祭塔》、《祭江》、《会审》。有所谓“坐死”的《祭塔》,“站死”的《祭江》,“跪死”的《会审》。

先说《祭塔》。什么是“坐死”的《祭塔》?意思就是《祭塔》这出戏,坐在那儿唱,但是要坐很长时间。

京剧十大名旦唱段朝阳沟(京剧旦角最难唱的三出戏)(1)

京剧《祭塔》

过去《祭塔》这出戏时间是相当长的,别说全出戏,就那段反二黄慢板成套唱腔,老的唱法都要唱将近一个多小时。当然后来这段唱删删改改,使这段“反二黄”越改越短,到了张君秋基本上不到半个小时就唱完了,所以说坐死的《祭塔》现在估计是死不了了。

那么站死的《祭江》也不好唱,不能坐一会儿还在其次,谁演这出戏,还得换一堂白的服饰,孙尚香凤冠宫蟒全套缟素,想唱这出戏先不说唱的费劲,就这身不常用的宫蟒也得费不少银子。

站在那里确实很累,关键不止站着,还得唱个没完没了,因此,也就有了“站死”的《祭江》这种称呼。这两出戏都是以唱大段反二黄成套唱腔而著称,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反二黄的板式。因为唱腔实在是太多了太长了,所以嗓子不好的艺人轻易不动。

京剧十大名旦唱段朝阳沟(京剧旦角最难唱的三出戏)(2)

京剧《祭江》

那么为什么这两出唱个没完没了的戏却能流传下来呢?要是按照现在有些人的说法,没什么大的身段表演,早应该淘汰!

有些人总是想当然,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唱腔实在是太精彩了,那么通过各个名角们的演绎,虽然唱腔时间很长难度很大,但就是能把人吸引住,留下来,不至于起堂,这也算过去的那些好艺人的能力吧,直到今天,这两出戏还在流传,证明它的艺术魅力也是很大的。

那么我们再说第三出戏《会审》。

《三堂会审》既不坐也不站,而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跪在那儿唱。那么比起坐和站实际长时间跪着更累!这出戏唱还很多,几乎包括了西皮的绝大部分的板式,非常不好唱,没有一条耐久的好嗓子,这戏也不容易唱好。

京剧十大名旦唱段朝阳沟(京剧旦角最难唱的三出戏)(3)

京剧《会审》

唱得久了,嗓子就会冒烟,口渴,那么旧时代,台上还有一种不为今天观众所理解的习俗:饮场。

饮场这种习俗今天不谈,只简单谈谈这三出戏饮场的情况。

虽然说“坐死”的《祭塔》,“站死”的《祭江》,但伴奏的间隙,艺人可以偷偷遮盖地喝口水,但是跪在那里的苏三就没这待遇,因为饮场可以,但旧班社也是不允许明目张胆的喝水,那样太破坏剧情了,所以,早些时候,苏三从脸朝外跪开始,是不让饮场的。

京剧十大名旦唱段朝阳沟(京剧旦角最难唱的三出戏)(4)

三堂会审玉堂春

进入民国,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慢慢地由少喝几口到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端上小茶壶饮场,人们从开始不满,呵斥,到后来居然慢慢接受了,

齐如山先生就在他的文献里记载过这么一段故事,让人看了也是忍俊不禁,哭笑不得。

话说有这么一位家境殷实的阔太太票《会审》,这位倒好,打破规矩,从她跪在那里,就有两位检场地抬上来一个做工十分精致的小桌子,这还不算,一会又零零散散往桌子上摆上小镜子瓶瓶罐罐的一些化妆品,这还没完,又拿上来茶壶,和几个很漂亮的茶碗,这位倒好,唱两句就扑一次粉,又唱两句拿起茶杯喝一口水,台底下看她就像耍猴的,光顾得笑了,也没人轰她下去。

京剧十大名旦唱段朝阳沟(京剧旦角最难唱的三出戏)(5)

有人就说:好家伙,这哪儿是罪犯,这整个就是一个阔太太度假来了!有人又说:过去的老戏班子里,是绝对不允许这样演戏的,到了民国了也就开放了,谁瞎演也没什么人管,大家娱乐也就算了,谁还管是不是艺术。

京剧十大名旦唱段朝阳沟(京剧旦角最难唱的三出戏)(6)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荷露团珠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