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肖战的粉丝认为同人创作网站AO3上一篇将肖战“女化”的文章侮辱了肖战,于是集合起来以涉黄的理由举报了AO3。在举报者列举的种种罪名当中,“女化”这个词显得十分新鲜,它的意思是将原本非女性的角色转化成女性。在为该同人文辩护的声音当中,也有人称,肖战在该作品中依然是男性,“不是女化文,只是性别认知障碍”。由此可见,不论哪一方似乎都把“女化”当成一种耻辱。

让肖战走红、吸引众多粉丝的《陈情令》是一部耽美作品。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耽美本身通过对男性身体的想象和消费,使得女性欲望得到释放,也对男性权威进行消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耽美本来可以是迈向女权的第一步。可是,一些读者却在阅读耽美小说的时候,又同时体认异性恋中的权力关系。在此次论战中,不论是举报者还是辩驳的肖战粉丝也大都是女性,她们实际上自身就一直处在一种“女化”的状态当中,却把“女化”自己的男偶像当做一种羞辱,这样的措辞显示出对父权结构的认同和身为女性的自我厌恶。

为什么腐女也厌女?这样的困境本身也是父权结构的产物,一部分耽美作品可能在无形中夯实了这一结构。在《失控的女孩——日本业余漫画社群的愉悦和政治》当中,作者马修·索恩看到,一些读者喜欢耽美故事,是因为她们鄙视女性气质,甚至希望自己生来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少女漫画散文家藤本由香里也说,(耽美)这个类型根植于女性的自我憎恶。另一方面,对“女化”的担忧其实也体现出女性对沦为性客体的焦虑。

腐女也厌女

从女性视角描写诱人的男性形象,这无疑是耽美对其爱好者(也被称为腐女)的一大魅力。在耽美之前,观看通常是男性的专属权。在《观看之道》当中,约翰·伯格就指出,“男人行动,女人表现。男人看女人。女人在男人的观看中端详自己,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女人自己的观看方是男性的(目光):女性就是被观看的。因此,她就把她自己变成了对象——而且尤其是视觉的对象:一个景观。”女性观众只有两个位置,一个是认同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男性位置;一个是认同作为欲望客体的女性角色。

从女性视角对饱含诱惑力的男性身体进行细致刻画,是耽美最具突破性的特质。耽美通过借用男性同性欲望,来打破对于男性形象观看的禁忌。不过问题是,在相当数量的耽美作品当中,女性角色依然是被观看的对象,也就是腐女依然在以男人的目光端详女性。南开大学文学院宁可在博士论文《中国耽美小说中的男性同社会关系与男性气质》一文中指出,耽美作品里,女性角色绝对不能占据主要位置,占据的篇幅较少,与主角的情感关系也不是那么重要。与此同时,文本中出现的女配角,往往也都承担着被看者的属性,出场的年轻女子,都是“美丽的”,甚至母亲也都是美丽的。在耽美文本中出现的女性角色常常也具有“花瓶”功能,只要是女性角色,都是被看者。举例来说,在著名的耽美小说《你丫上瘾了》当中,主人公顾海在看见自己的后妈时,作出了如下的评价:“除了年轻貌美,找不到一点优点。笑容里带着放荡之气,一举一动透着农村妇女的架势。”这完全是站在男性的位置,把后妈作为欲望客体来评价的。

《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作者王萍看到,在很多耽美作品当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女性角色的缺失,有时甚至通篇没有女性角色的存在。而且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小说中的女性都是苍白扁平、缺乏完整形象和人格魅力的。把女性置于完全次要的位置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男性的臆想,对男性的摆弄也可能是女性性主动意识的表现。但是,也有人觉得,有些女性在创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时候,把女性放在很低的位置,这是因为在她们的价值观里,女性就是低下的、被支配的,她们在无意识当中表现出了身为女性的自卑。

甚至,有时女性在耽美故事中的存在还会引发仇恨、厌恶情绪。王萍引用了一位匿名网友的话,这位读者在阅读耽美之后表示:“这个世界上还要女人干吗?觉得自己好像变多余了。”产生这种想法的或许并非多数。但是,这个现象不仅弥漫在耽美作品中。在韩剧《孤独而灿烂的神:鬼怪》当中,因男主角和男二号之间不时卖腐,弹幕就不时划过“女主太多余了”“这部剧不该有女主”之类的厌女言论。

除了前述女性角色承担被看属性这一点复刻着父权逻辑,一些人还认为,耽美作品中,攻受的性格、外形、职场能力、家务分配也往往遵照异性恋世界的原则,即这是异性恋女性对男男关系进行意淫时所投射的男女情爱想象,将其中一方定位为女性,“女性为受,男性为攻”。戴锦华在其演讲“后革命的幽灵种种”中就认为,攻受这一“不容变更的主动与被动、强势与弱势的角色位置鲜有例外地与角色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全然高度吻合,甚至绝少背离新旧主流文化的各种规范”。

男同也恐同

一些同性恋活动分子曾经把耽美作为令同性恋厌恶的东西加以抨击。日本同性恋权益活动家佐藤雅树曾经抨击泛滥于市场的耽美作品以及试图亲近同志群体的年轻女性,认为这些作品和受众以一种不实的手段压榨着真正的同志群体——看似亲近,实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残酷消费。

让佐藤雅树气愤的,或许不仅是耽美过于理想化、不符合现实的问题。熟悉耽美故事的读者或许会记得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同性恋,我只是爱这个人,不过他恰好是个男人。”这种说法让两个男人之间的恋情显得更加独一无二、命中注定。读者可以从“反本质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另一方面,这句爱的宣言的反复重申,也可能被看作是在和同性恋划清界限,将耽美故事和同志的身份政治分离开来,甚至,让读者会意为恐同。

父权制下,人们为何恐同?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指出,男人之间的纽带,是相互认可的性的主体者之间的纽带,男人通过一致将女人作为性的客体,使得性的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可和团结能够成立。“像个男人”意味着把女人置于自己支配之下。厌女症就是绝不把女人视为和自己同等的性的主体,而是把女人客体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说,就是歧视、蔑视。

在这个主体成员构成的世界当中,如果出现同性恋欲望,就可能沦为性的客体。因此,“同性恋”意味着丧失男性集团的成员资格。人们把“同性恋”称为“娘娘腔”,也就是“像女人的男人”。作为男人,最恐惧的就是被女性化,也就是主体地位的失落。那些被认为在性方面“屈服”于其他男性、从而将自己降低到女性地位的男同性恋者,被认为是男性之耻。因此,恐同和厌女密不可分。

肖战为什么这么多女粉(为何腐女也厌女)(1)

实际上,同志内部也存在恐同和厌女的情绪。这种情绪在“拒C文化”中凸显出来。在同志交友软件当中,常常可以看到交友档案中出现“拒C”的字眼。“C”即为sissy,即女孩子气的男孩。

阴柔、娘、女里女气以及女化,划定在女性一边的气质和词语,全部遭到贬低。而那些胆敢越界的男性,也可能会遭到歧视。“找对象,要man点,娘的我不如找妹子去。”“喜欢同性,是喜欢男性身上的气质。”这样的贴子在百度gay吧比比皆是。

台大学生会性别工作坊在脸书上发表过一篇《为什么男同志们“拒C”?交友软体上的拒C文化》。文中指出,社会上对同志的友善度不高,同志们试图隐藏自己的身份,减少生活中的不便。由于社会中大多数人假定了男同性恋与阴柔气质之间的连接,男同志们便倾向于减少与拥有阴柔气质的圈内人接触,以减少自己被指认的可能。

通往更好的可能

腐女也厌女,同志也恐同,这样的困境本身是父权结构的产物,一部分耽美作品可能也在无形中夯实了这一结构。

但耽美作品并非仅止于此。肖映萱在《“女性向”网络文学的性别实验——以耽美小说为例》中指出,如果说女性作者们起初会下意识地把男女模式套用在攻受身上,那么随着耽美性别实验的推进,这些僵化的属性似乎也逐渐在被抹除,女性在耽美中演绎的那两个“男人”越来越“雌雄同体”,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在很多作品中,双方的关系可互为攻受,可以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分。无论是《上瘾》《镇魂》还是《陈情令》,双方都是作为两个平等的人并肩同行、相互依仗。

在《腐女都是异性恋吗?关于耽美文化的四个迷思》中,性别文化与耽美文学研究者杨玲也称,耽美小说中,性常常成为重新平衡权力的重要元素。攻受设定弥合了性爱双方的权力不平等,性位置的差异最终会实现关系的平等,因此,耽美书写也会通过攻受设定试图建构平等、纯粹的爱情关系,而非仅仅是对权力秩序的强化。

身为女性的耽美爱好者对“女化”进行强烈抵制,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如果从好的角度来看,也许,她们只是表达了对沦为性客体的焦虑。而那些发表厌女、恐同言论的同性恋者,也许其本意,只是不愿意陷入主从权力关系,而渴求一种更平等的关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在《神圣的欢爱》中看到,性别歧视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统治关系。她说,权力应该由男性来掌握、选择应该由男性来做、女性的身体应该被男性控制——这样一种尊卑有别的权力结构千百年来构成了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机制运行的基础,艾斯勒称之为“统治关系模式”,即社会中的一半人凌驾于另一半人之上,用恐惧或暴力维持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在统治关系当中,人类对联系的需求——对爱和信任而不是强制和恐惧痛苦的纽带的需要——遭到了扭曲和压制。这种等级制度要维持下去,只能将男女关系变为“两性战争”。

肖战为什么这么多女粉(为何腐女也厌女)(2)

艾斯勒认为,现代社会正在经历从统治关系模式向伙伴关系模式过渡的文化范式转向,伙伴关系,就是要实现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相互信任为基础的真正的爱与平等的亲密关系。男人和女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也可以不再成为仅供对方利用的工具,更不应遭受他人的虐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男女性别、男女气质的壁垒,但也存在共同的怀疑。应该被修正的不是“女化”,而是尊卑有别的权力结构。如果我们可以以人和人而非男人和女人的身份,互相尊重、相互关心,就可以实现所有性别的共同解放。

参考资料:

《腐女都是异性恋吗?关于耽美文化的四个迷思》jiemian/article/3101614.html

《“娘”与“阳刚”:现代男性气质的迷思》jiemian/article/2385790.html

《女性欲望的悬置:“美少年”崇拜和厌女症》sohu/a/254472730_758090

《韩国作家赵南柱:推荐的女明星被谩骂,男明星被夸有想法》

jiemian/article/3749411.html

《耽美的盛宴:一场属于谁的狂欢?》douban/note/735882473/

《“女性向”网络文学的性别实验——以耽美小说为例》肖映萱

《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