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运行“二级社区、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社会治理模式,精化细化城市空间科学布局和管理。近年来,中山街道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城市网格化的变革,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空间细化问题。同时,街道通过利用网格地图技术,综合考虑事权管理的常规界定,划分若干网格单元,准确定位城市管理人员与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小区域模块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六要素 探索运用二级社区(1)

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潘宏凯介绍说,中山街道目前设置街道和居委会二级社区,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进一步丰富二级社区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二级社区的大框架下,加强三级管理,精细化划分为四级网格。

从2018年10月开始,街道按居民区、产业发展等实际状况,划设成立商务区片区、功能区片区、府城片区、工业区片区四个片区管委会,进行实体化运作,从而形成“街道办事处—区域管委会—居民委员会”三级管理体系。

社区网格化管理六要素 探索运用二级社区(2)

四级网格则是自上而下、由大而细地区分“大、中、小、微”四级网格。街道为一级“大网格”,统筹辖区一切资源力量,指导、督促、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四个片区则为二级“中网格”,统筹片区资源,实现联动联处、共建共治。三级“小网格”由26个居民区和园区管理公司工作站组成。四级“微网格”目前共有138个,由26个“小网格”根据综合地理布局、道路河道、住户数量等要素而组建。这些“微网格”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会随着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城建更新等,在动态变化中调整,不断深化、变化、细化。

通过创新运用社会治理模式,中山街道提升了组织效率,规范了工作标准,改造了安防设施,建设了一支处置有力的领导队伍、一个程序规范的处置流程、一个预警智能的管理平台,实现了城市运行“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步提升。中山街道于2019年获评“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其试点综合管理模式被评为上海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优秀案例,2020年街道“多格合一”工作成为全市试点。

社区网格化管理六要素 探索运用二级社区(3)

潘宏凯表示,中山街道还将加大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科技创新手段,继续细化探索城市管理,以政府主导、信息引领、数据延展、智慧赋能,更为高效地调配社会资源、服务力量,探索更为精细的城市治理运行模式,逐步推进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记者 李于伯 文

■文字编辑 李翔 陆怡怡

■栏目责编 杨露 ■栏目主编 周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