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到来,浑然不知。直到众多医生神情紧张,将她推入手术室,她才恍然大悟——孕晚期的肩背疼痛不是别人口中的“正常事”,分分钟能要了命。

近日,22岁的易欣(化名)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不久前,怀孕33周的她,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宝宝的到来,却不料遭遇凶险无比的主动脉夹层——被忽视的肩背处连续疼痛,竟让她在“鬼门关”里走一遭。

据资料显示,我国有约24%孕妇因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死亡,其中主动脉夹层最凶险。40岁以下女性主动脉夹层约50%发生在妊娠期,且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

到底是怎样的肩背疼痛提示着疾病的到来呢?又有哪些身体信号需要引起重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特别连线湘雅二医院专家团队,让医生来聊聊这个话题。

怀孕35周可以出远门吗(孕33周准妈妈的生死关)(1)

凶险!33周准妈妈突然发病

忍耐33小时,易欣还是扛不住疼痛拨打了120急救电话——3月2日,家住邵阳市隆回县的孕33周准妈妈易欣因突发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疼痛,被当地120救护车直接送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

3月3日凌晨,易欣在转入心血管外科一病区时突然出现晕厥,已经失去了知觉。

“人命关天!事不宜迟!”急诊医生根据易欣的发病史立即联系心血管外科总住院医师,在行主动脉CTA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后,根据CTA结果提示为“主动脉夹层A型”。

“产妇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太凶险了,一旦血管夹层破裂,母婴两条性命都难挽回。”该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区总住院张致远介绍,主动脉夹层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病变。

张致远举例,当人体最大的血管——主动脉,一旦被强大的血流冲破病变脆弱的血管壁,血液就会像滔滔洪水般涌出,导致不可逆的大出血而死亡。对普通患者来说已是非常危险,对一名孕晚期的患者来说,更是分分钟要命。

怀孕35周可以出远门吗(孕33周准妈妈的生死关)(2)

棘手!冒险制定的手术方案

眼见易欣已经昏迷,命悬一线,值班医生立即将其转入了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经过控制血压、心率、镇痛等一系列急救处理后,易欣才逐渐恢复意识。

“仅主动脉夹层就十分凶险,如不及时手术,患者在发病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死亡率超过50%,其后死亡率以每小时1%递增。”该院心血管外科一病区主任唐浩说,像易欣这样腹中还有胎儿,更是需要争分夺秒做手术。

针对这样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的产妇,唐浩及产科邓文副教授团队快速制定了手术方案——两台手术“接棒”进行,先做剖宫产,再进行主动脉夹层手术。

就这样,该院心血管外科、产科、体外循环组、手术部、麻醉科等数十个部门,为患者的手术配备充足的血源、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应对手术中的各种突发情况。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开启。

怀孕35周可以出远门吗(孕33周准妈妈的生死关)(3)

幸运!10小时手术护母女平安

“我们产科医生先为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迅速取出腹中胎儿。”唐浩说,半小时左右,易欣腹中4斤的女婴呱呱坠地。

剖腹产手术刚结束,唐浩团队又为患者开胸,解除“大血管炸弹”。在多学科的紧密配合下,医生团队顺利完成在全麻体外循环下“Bentall Sun’s(主动脉瓣加主动脉全弓置换 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手术” “剖宫产手术”,顺利挽救了两条生命,母女平安。

易欣的胎儿经剖宫产娩出后,迅速转入新生儿科监护,而易欣也被送入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术后恢复。

唐浩介绍,近年来,非产科因素所致的孕产妇死亡占比显著增加,而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死亡率高,院前死亡率为 21%,若未加干预治疗,发病后的死亡率每小时增加 1%~3%,24 小时内达到 25%,1周内为 70%,2 周内为 80%。因此,积极快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挽救主动脉夹层孕妇和胎儿的生命至关重要。

“早期诊断、积极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及急诊行主动脉夹层修复术是治疗的关键。”唐浩说,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许多高危因素有关,主要病因有高血压导致的主动脉夹层,其次为主动脉壁结构异常所导致的马凡综合征。

唐浩表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早期识别和诊断一直是个难点,妊娠合并夹层的早期识别更为困难。需要提醒的是,撕裂样胸痛是主动脉夹层最为常见的症状,但女性在怀孕后,腹腔负担大,常有胸背部疼痛的症状,孕产妇会容易忽视主动脉夹层引起的撕裂样胸痛,误以为是正常妊娠反应,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沙丽娜

编辑:小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