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赵悼襄王赵偃中计,要与秦国签订盟约,但是要燕太子丹的人头,嬴政用一个死囚人头骗过赵偃,秦赵盟约签订。嬴政看望燕太子丹,给太子丹解释其良苦用心,燕太子丹不理会。之后,赵姬约嬴政、燕太子丹宴饮,想要缓和二人关系,太子丹追问秦军为何不继续攻打赵国橑杨,与嬴政发生争辩。嬴政带太子丹去林光宫,太子丹从修订书文之事看出嬴政灭六国的决心。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1)

由此,当剧情走到这一步,已经为秦王嬴政和燕太子丹之间的决裂,埋下了伏笔。对于秦王嬴政和太子丹来说,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燕王喜,虽然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战国后期的历史事件中,燕王喜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

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燕太子丹一直都是太子,也即到死都没有成为燕国的君主。换而言之,燕王喜是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在战国末期,燕太子丹甚至策划了荆轲刺秦的事件,这导致燕王喜为了平息秦王嬴政的愤怒,所以杀掉燕太子丹,以此向秦国求和。当然,这依然阻挡不了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决心,燕国最终被秦国消灭,燕王喜自然也成为燕国的亡国之君了。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2)

具体来说,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燕王喜,生卒年不详,姬姓燕氏,燕孝王之子,战国时期燕国最后一任君主。公元前255年(燕孝王三年),燕王喜的父亲燕孝王去世,于是他继承燕国国君之位,史称燕王喜。因此,对于燕王喜来说,是在邯郸之战后继位的。对于《大秦赋》这部历史古装剧来说,开篇就是爆发于公元前257年的邯郸之战。因此,《大秦赋》中关于燕国的历史事件,自然都和燕王喜存在密切的关系。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3)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燕王喜命令丞相栗腹与赵国结成联盟,将五百金赠送赵孝成王。在邯郸之战后,赵国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依然是元气大伤,而就秦国来说,一统天下的目标是不会变的。从这一角度来看,燕国和赵国结盟,自然有助于遏制秦国的扩张趋势,也符合山东六国的整体利益。但是,栗腹返回燕国禀报燕王喜说:“赵国国内年轻力壮者都在长平之战中战死,可以趁机攻伐。”燕王喜召昌国君乐间咨询此事。乐间回答说:“赵国是四面作战的诸侯国,它的都具有尚武的特点,不可以攻伐。”

对此,在笔者看来,乐毅后人乐间的观点,无疑是比较客观的。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不仅打造精锐的士卒,也培养了尚武的风俗,这和秦国是比较类似的。但是,燕王喜说:“我以五倍的兵力攻伐它。”乐间还是认为不可以。燕王喜发怒,群臣都认为可以攻伐。于是燕国调动两军,二千辆兵车,栗腹率领一部攻伐鄗邑,卿秦率领一部攻伐代邑。面对趁火打劫的燕国大军,赵国上下则是同仇敌忾。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4)

对于赵孝成王这位君主,派廉颇率军,在鄗邑击破栗腹之军,乐乘在代邑击破卿秦之军。在燕国吃到败仗后,乐间逃到赵国。廉颇追逐燕军五百余里,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人请求讲和,赵国人不允许。后来,燕王喜无奈之下,只能割地求和,这才换来了赵国退军的结果。因此,对于燕王喜这位君主,即位之后的第一场大战,就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战役中,燕王喜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为燕国取得什么胜利的战绩。从这一角度来看,燕国最终走向灭亡,目光短浅的燕王喜,自然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中的记载: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与庞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问剧辛,辛曰:“庞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5)

公元前243年(燕王喜十二年),赵国派大将李牧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武遂、方城。剧辛原先居住在赵国,与庞暖友善,不久逃亡到燕国。当时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赵国大将廉颇离开赵国,赵国任命庞煖为将军,燕王喜见此想趁赵国的困境而攻伐赵国。燕王喜向剧辛咨询,剧辛说:“庞暖容易对付。”燕国派剧辛率军攻打赵国,赵国派庞暖迎击,俘获燕军二万人,杀死剧辛。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庞煖和李牧可谓赵悼襄王麾下最厉害的两位武将了。而在正史上,不管是庞煖还是李牧,都曾率军击败了燕国,夺取了燕国的疆域。

再加上被赵悼襄王赶出赵国的廉颇,可以这么说,赵国的名将,都在对战燕国的过程中取得胜利。而这,自然是燕王喜的最大败笔了。对于燕王喜来说,本来可以联合赵国,以此抗衡强大的秦国。但是,他偏偏在赵国元气大伤的时候落井下石,这导致燕国和赵国的关系不断恶化,也让燕国在秦灭六国之前,就已经衰弱不堪了。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6)

最后,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秦国攻燕,兵临易水(河北省易县)。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等人以献督亢之地图和秦将樊於期首级之名,图刺秦王政,图穷而匕见,结果事情败露,刺杀秦始皇嬴政的计划没有成功。对于荆轲刺秦的计划,虽然是由燕太子丹主导的,但是,这里面应该离不开燕王喜的暗中支持,至少没有明面上的反对。在公元前227年的时候,秦国名将王翦已经消灭了赵国,也即失去了赵国的屏障,燕国已经感受到秦国带来的灭国压力。于是,燕太子丹希望通过荆轲刺秦,以此来阻挡秦灭燕国的结果发生。当然,这一切只能说是徒劳了。

大秦赋燕国第几集灭亡 大秦赋之燕王喜(7)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始皇嬴政冲冠一怒,立即派王翦率军伐燕,公元前226年十月攻破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到辽东,并且杀太子丹献秦以求和。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破辽东活捉燕王喜,燕国自此灭亡,这意味着燕王喜成为燕国的亡国之君。总的来说,在战国后期,燕王喜对外出兵可谓屡战屡败,不仅没能阻止秦灭六国的趋势,反而因为和赵国长期作战,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从这一角度来看,燕王喜几乎是坐视燕国走向灭亡,丝毫没能力挽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