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去经西域的咽喉之地,自古以来多民族杂居,文化交融。兰州临近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牛肉肉质细嫩,少有腥膻;兰州以西是河西走廊,种植谷物;兰州本地盛产瓜果蔬菜。藏族的牛肉,汉族的面粉、蔬菜,再加上回族人的精细手艺,牛肉面就在这座城市诞生了。

兰州牛肉面

诞生记

正宗兰州牛肉面每天都要吃一碗(一清二白三红)(1)

“清醺肥菏,自成馨逸,汤沈若金,一清到底”,这是美食名家唐鲁孙对兰州牛肉面的评价。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因生计所迫,开始在家制作“热锅子”牛肉面,用扁担挑到兰州南关什字大菜市摆卖。这本是一种面条的简易做法,在凉面上浇上热汤汁即可食用。后来,他别出心裁地尝试现场拉面、煮面,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中,顿时香气袭人,由此创立了兰州清汤牛肉面。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兰州牛肉面

正宗兰州牛肉面每天都要吃一碗(一清二白三红)(2)

牛肉面里透着

兰州人的性情

正宗兰州牛肉面每天都要吃一碗(一清二白三红)(3)

“牛大”,这是兰州人对牛肉面的叫法,透着亲切和宠爱。平日里,总能听到兰州小伙儿呼朋引伴:“走,扎个牛大。”一碗面,有肉有汤有菜、好吃管饱、营养丰富,且天生具有快餐的属性,从开始拉面到面条出锅,也就两分钟。

兰州人性格豪爽,向来率性而为,但在牛肉面馆里,无论豪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挤坐一处,心平气和地吃完一碗面。很多小馆子,只有巴掌大的店面,用餐高峰时段往往被食客塞得水泄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快快吃完,抹嘴走人,给后来者腾出位置,是兰州人普遍具有的美德。

此外幽默的兰州人还为粗细不同的九种牛肉面总结了对应的性格:毛细温柔,细的随和,三细热情,二细阳刚,二柱子开朗,韭叶子平静,荞麦棱子豪放,薄宽稳重,大宽威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