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推崇儒家与法家的思想,儒表法内的模式延续了几千年,虽然中间道家和墨家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经宋朝程朱理学的发展,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变革,从此重新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国古代民间很少西方宗教的传播,即使偶尔有也未得到官方的承认和推广,而在清朝康熙年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对天主教情有独钟,甚至大力在国内推崇,西方传教士白晋甚至曾为康熙写了一部传记——《康熙帝传》

康熙是太祖还是圣祖(康熙皇帝和天主教有什么关系)(1)

说起康熙和天主教的渊源,还得从一个人说起,那就是汤若望,德国人,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在中国生活了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在清顺治年间,顺治帝对汤若望十分推崇和尊重,并认命他为钦天监监正主持修正历法。但是,顺治帝驾崩后,在鳌拜等守旧辅政大臣的支持下,杨光先上书参劾汤若望,尽管在孝庄皇后的保护下幸免一死,但是鳌拜还是让杨光先顶替了汤若望的监正一职,国内的传教事业受到挫折。

康熙是太祖还是圣祖(康熙皇帝和天主教有什么关系)(2)

康熙之所以如此推崇天主教,是因为西方传教士在科学上对清朝有所贡献。在主持修订西洋历法上就做了巨大贡献,此外,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时,南怀仁曾为清廷铸炮数百尊,为平乱立下大功。而且白晋、雷孝思等人主持测绘完成了清朝全国地图即《皇舆全览图》。在中俄在1689年订立《尼布楚条约》时,张诚和徐日升二教士曾居间调停,也有功于清廷。康熙在20到30岁时,也曾一度热衷于西学。他命令南怀仁、闵明我、徐日升等轮流进宫讲学。后来法籍耶稣会传教士张诚、白晋被任命为御前侍讲,康熙亲自跟他们学习几何学、测量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在宫中设实验室,进行化学和药学的研究。康熙十分尊重传教士,在南怀仁患病期间,他屡次派人探问,并派御医诊视。据说,康熙皇帝曾给教皇写信,并提出要与教皇的侄女成婚,以此来加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虽然联姻没能具体实现,但康熙的信件原本现在还保留在法国档案馆里。由于传教士对传播西学的贡献,康熙于1692年3月22日发布敕令,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教。

康熙是太祖还是圣祖(康熙皇帝和天主教有什么关系)(3)

但是后来教会内部却发生了一场内讧,关于中国礼仪问题,天主教与中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个争论甚么持续了近百年,后来也成为康熙与天主教的冲突和最终禁止在国内传教的导火索。期间康熙也曾向罗马教廷提出折衷意见,提出中国的部分礼仪是对古人尊重的礼节并不具备宗教意义,但是天主教仍坚持反对。

康熙则认为大清王朝的尊严受到了西方教士的侮辱,中华民族固有思想基础受到天主教教义的严重挑战,他不得不重提禁教之事。从此,未领有朝廷印票的传教士逐渐被驱逐出境,教堂、教产也被清廷剥夺。中国人也不敢向过去那样自由地出入教堂崇信天主。康熙病逝后,雍正帝登基,清朝禁教的命令仍被严格地执行,由此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禁止传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