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一直看诗词的朋友们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疑问,反正这个问题我是存在脑袋里很久了。

经常看到古诗词里出现“加餐”两个字,加餐是啥意思?

真的就是和现在的意思一样吗,好好吃饭,天天向上?想要这么理解吧,又觉得古文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可是不这么理解,又找不到什么别的解释思路,所以一直兜兜转转,也绕不出这个坑。

看到的几次“加餐”里,出现最早的是在古诗十九首里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里感觉应该很明显就是好好吃饭,好好活着的意思了,没有什么疑义。

再后来,唐宋诗人中也多有用到,王维的“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杜甫的“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以及苏轼的“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把这些句子总结到一起,加餐的含义好像也就越来越明显了。原来真的没有什么深意,就是好好吃饭,这样读起来很生活化的用语如此频繁的出现在唐宋文人的笔下,这是一个不常出现的现象,不过考虑到所讲述的是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琐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们每天都会经历的事情,总有一天会不经意的出现在作品中的。

辛弃疾最出名的一首词(辛弃疾很著名的一首词)(1)

【临其诗境】

当然了,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加餐”,还是辛弃疾用到的加餐。因为同样的字句,给到辛弃疾用,就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两汉时期的加餐往往是一种“与君相决绝”后的自我安慰,没有你,我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王维是诗佛,他的加餐带有一种疏远人间的意味,到了晚年半官半隐,对官场失去了兴趣,才会说“世事浮云何足问”。

然而到辛弃疾这里,加餐就变成了一种悲愤、激昂的行为。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出现的?我们一起从他的一首送别词中看看。

公元1178年,这时候的辛弃疾已经不复当时渡江的雄豪了,仕途上几经挫折,理想的渐行渐远,都变成了压在他肩头的包袱。

这一年的春天,他从豫章到临安,途中与友人离别,借着离别之情,直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鹧鸪天·送人》,短短4句话几乎句句都是名句,建议大家先仔细读几遍。

辛弃疾最出名的一首词(辛弃疾很著名的一首词)(2)

【经典原文】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辛弃疾最出名的一首词(辛弃疾很著名的一首词)(3)

【条分缕析】

所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一直以来是人生之中的一件大事,因此也是唐诗宋词中亘古长青的主题之一。尤其词本来就是抒情达意的一种文体,写起离情别绪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从晚唐五代一直到北宋,词的内容多是叙说儿女情长,男女的离别和爱情的失意。

这时候的词,多的是缠绵悱恻之情,靡靡不振之音,可是到了辛弃疾这里,风格就完全变了。

词的第一句直奔主题,想来是听完了一首《阳关三叠》,痛哭流涕,情感大作之下即兴写下的,这样的情景,其词也必然是酣畅淋漓的,没有哀伤凄婉的长吁短叹,而是唱彻阳关,任眼泪奔流。

后半句是对友人的祝愿,除了追求功名,也不要忘了照顾身体,显示出细腻的关切。

辛弃疾最出名的一首词(辛弃疾很著名的一首词)(4)

第二句写景,沾染着离别的色彩。水色朦胧,两岸树木苍茫,似乎象征着两人不可预示的未来,雨气深重的云彩也是苍茫茫一片,遮盖住了一半的山峰。从这一句,就已经在为下阕做铺垫了。

古往今来的遗憾恨事,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可是这离别之情,永远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别看江头的风波凶猛啊。

人间的路,不知道要比这难走多少。

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勉励,恐怕也是辛弃疾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屡屡因为执法严厉的习惯,恢复中原的梦想得罪朝廷,几次被罢官闲居,这不正是人间的行路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