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收录在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需要掌握:13个汉字。【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这首诗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己亥杂诗】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文解析)(1)

明确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了解作者信息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谟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的诗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文学成就】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九千余首。【主要作品】《关山月》《示儿》《书愤》《游山西村》等。【作者简介】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题临安邸》是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作品】《长相思》《洞仙歌》等。【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今文经学派”重要人物,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文学成就】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主要作品】《己亥杂诗》《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掌握课文的写法

借景抒情。示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拓展知识内容

示儿写作背景】陆游出生后不久,金人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宋高宗)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不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延残喘。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后来,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写下了这首诗。【己亥杂诗写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15首诗,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北宋时期的汴京】北宋天禧五年(1021)初,开封(汴京)城内已有常住户近十万户,加上城外市区居民户、驻军及家属户,至少也在五万户以上,另有宫廷人口和大量流动人口,估计约有百万人口,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而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南宋偏安】建炎元年(1127)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经历了“富平之战”,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国策。

思维导图构思课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文解析)(2)

学会生字、生词

我会认:乃(nǎi)、熏(xūn)、亥(hài)、恃(shì)、擞(sǒu)我会写:祭(jì)、杭(háng)、哀(āi)、拘(jū)、乃(nǎi)、熏(xūn)、亥(hài)、恃(shì)

掌握课文全解内容

1、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来描写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表现出一种乐景。接着写到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2、己亥(hài)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 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前两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当时死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诗歌首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次句意思一转,唯独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直到老死也未能见到祖国统一。前后两句的转折,“元知”与“但悲”的相对,构成极大的反衬作用,表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恨。4、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 不拘一格降人才。后两句诗人祈求天公打破旧有的规格,选用有用的人才,指暗示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以及选拔人才上的黑暗腐朽。5、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游人”在这里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醉”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此时已为金侵占。诗人用“杭州”与宋都“汴州”对照,不仅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6、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jì)无忘告乃(nǎi)翁(wēng)。写对孩儿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弥留之际,不以儿女情长为念,却以“北定中原”为最后遗愿,以“无忘告乃翁”为最后嘱托。教儿子“无忘”,正是自己的念念不“忘”。寥寥数笔,既饱含了诗人热切的盼望,也表达了坚定的信念,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令人深为感动。电子版资料获取步骤:1、私信给我们留言。2、通过[鲤鱼辅导]App获取最新内容。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