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冰郎

他就从下图这里离开祖国的,那是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村庄里。现在,趁着黃昏视线模糊,他回来了,在外久了,总是想看看过去,哪怕有危险,怕碰见熟人什么的,但碰碰运气的想法总是让他冲动。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1)

当年离开时有何原由?好像没有。他从小成绩好,初中毕业就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上上下下都说他帐目清楚。

他生性胆小,在国内没犯过事,也没有不良记录,更没有仇家,只是他不辞而别,在老家留下谜团,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这么做。

也许是父辈在外做生意,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做帮手吧!

他姓黄。在外,他俨然一个当地人,甚至像下图那位穿花长袍的那样,举止比当地人还要地道。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2)

是装的吗?不是。几十年的异乡生活,他已习惯了,何况他也喜欢异乡,没觉得自个儿哪儿别扭。

也许,父辈的亲友、他自己生意上的朋友帮了他。再加上,他离家小,去那边娶妻成的家。说来,他跟当地人也没什么不同。真要说不同,恐怕就是他为人宽厚,生意成功、还不吝啬,谁需要钱他都借。凡是他住过的地方,都有人借过他的钱。他就像下图的影子一样,让当地人离不开,还觉得有依靠。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3)

其实,他心里有数,相信良心,只和诚实人打交道。而且,他只求保本,不指望利息回报。于是,他朋友越来越多,资本金越滚越大。

他说,不还钱、让他蚀本儿的人,几乎没有。他还说,大家都是好人,心里也有数,知道做多大事借多少钱。他还带我去孟加拉国最南端的吉大港看了,下图那些散落在海上的冲浪艇,就是当地人借他钱搞的。他估计,不一定能赚钱。“不赚钱没关系,有饭吃就好!”他常常这样讲。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4)

他还行医,用当地的植物做药,在东南亚几个国家设了七八个诊所,颇受好评。我觉得他活得蛮充实,他却说“也就苟且一生罢了”。

离家裸奔

异乡落地生根,

广结善缘润物无声。

有胆放款众生,

有情半夜出诊。

此身,

江湖一盏灯,

山河回望哪寻第二春?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5)

他中文名叫予成,之所以成事,可能与“给予”二字相关联。客户中也有赚大钱的,但他坚持让客户拿大头,所以名盛江湖,不光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的商人也喜欢问他借钱。

有一次,两位印度北部山区的行商借了他一笔钱,将中亚的一批汗血宝马贩到美国东部新英格兰地区,不单用于观赏,还用特殊的方法,将其驯化为赛马,或玩花式技巧,结果很成功。那两位借款人很尽责,还很刻苦,他们就像上图中坐窗前两位那样,坐纽约去新泽西的火车,发现了购买方违约,不执行合同规定“两年内不得转卖”,请律师打赢了官司。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6)

结果,两位印度人得到一大笔违约赔偿金,兴高采烈地拎着钱去感谢黄予成,没想到老黄不收,说:“佩服两位,我拿回本金就行了,真心为你们高兴!”

两位一激动,把赚来的钱统统存入老黄的银行,老黄又贷一笔款给二位,在上图两位老家兴建土杂货贸易一条街。还放款支持两位做国际贸易,把老家山区土杂散货卖到下图南美各大市场。

不要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苟且你说怎样才不苟且)(7)

看似客气,

滚淌着一个义,

暖心不必惊天动地。

精明人算账细,

明白人关心济。

尽力,

望眼已绚丽,

何不欣赏那天蓝海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