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董卓最初是边陲西凉的一个大军阀。后来奉大将军何进之命率部进京,旋即掌握了朝中大权。因其嗜杀成性,倒行逆施,祸乱朝廷,引得天下诸侯联合讨伐。但因为董卓有手下大将吕布英勇,加上盟军内部出现分歧,最终没有成功。于是,司徒王允设下“美人计”,并从中挑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才假吕布之手将董卓诛杀。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在其死后竟然会有人为之痛哭哀悼,这就不能不让人万分费解了。

三国蔡邕被谁所杀(三国奇才蔡邕是因为)(1)

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再坏的人也会有几个朋友。 却说董卓被杀之后,抛尸街头,直接被军士们点了“天灯”。过往百姓更是纷纷手掷董卓之头,到最后连脑袋都给摔烂了。而整个长安城内外,无论男女老少,皆载歌载舞。即便是那些没有钱的穷人,为了庆贺董卓被诛,典卖了身上的衣服也要去换酒喝。如此的场景,不胜其数,可见国人对董卓之痛恨。当然,那些朝臣们也没闲着,以王允为首的几个大臣也摆下宴席,喝起了庆功酒。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一个人正伏在董卓身上痛哭呢。王允一听,顿时大怒,立即吩咐武士将此人擒来。 不一会,武士就推着一个人进来了,大家一看,原来是侍中蔡邕。王允一见非常生气,怒斥道:“董卓是国贼,差一点就亡了汉室江山。你身为汉臣,世受重恩,不是同心协力诛杀反贼,反而去为国贼痛悼,是何道理。”蔡邕一听,赶紧谢罪说“我已经知道错了,请给我黥面刖足,让我继修汉史。”别的大臣也认为蔡邕有才,替他求情。但王允此时正在气头上,加上刚刚成就诛杀董卓之功,最后还是将蔡邕下了大狱,并在狱中将其缢死了。

蔡邕,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人,生于公元133年,公元192年,王允诛董卓,史料记载蔡邕有“叹卓之事”,受到牵连而下狱,后死于狱中,享年60岁。

至于王允为什么要杀他?

一、蔡邕身为汉朝臣子,不为国贼董卓的死欢庆反而哭国贼,大逆不道;

二、蔡邕有才,主修汉史,王允如果不杀他就相当于使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根据蔡邕现在的表现以后还会使王允之辈蒙受诽谤。

其实,杀了董卓之后,朝廷里就属王允独大把持着政权。然而,当他要杀蔡邕的时候,众大臣却为蔡邕求情,实际上已经动摇了他在群臣间的权威。此时杀死蔡邕还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来树立自己在朝廷的威信。细推一下,这也是王允杀蔡邕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王允恨董卓,而这个时候蔡邕偏偏往枪口上撞,王允匍匐在董卓脚下已久,此时站在权利的顶端,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不烧你烧谁?

三国蔡邕被谁所杀(三国奇才蔡邕是因为)(2)

可悲的是作为一代文豪,却没有政治头脑,白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