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战国七雄分别有多大(战国七雄是哪七国)(1)

七国简介

秦国

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代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

超级大国:秦、齐

秦:一统七国,当之无愧!!

齐:齐国是贤人政治的典型代表,但依靠其绝好的硬件条件(经济发达,以盐而利天下,民殷国富),出一二有能之士便可雄霸天下,先是终结了魏国的霸主地位,后又号称东帝。即便国君昏庸无能之时,齐国的实力也足以位列七雄前三甲。同时齐国也是战国时期学术人才中心,稷下学宫几乎汇集了天下百家学说之大成者,学风极盛,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传播做了极大的贡献。如果不是齐缗王那个败家子,好大喜功,四处扩张,耗损了大量国力,并引起五强的敌视,从而被燕国偷袭的手的话,以齐国武装到牙齿的精锐之师(齐国就是有钱),秦国能否统一还是个未知数。

这两个国家同属东夷集团,正所谓秦齐同源。当其他五国败亡以后,齐国选择了体面的投降。(对国君来说挺体面的,但以举国之师,完甲之卒四十万不战而降好像到哪里也说不通阿)

战国七雄分别有多大(战国七雄是哪七国)(2)

一流大国:魏、赵、楚

魏: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最先变法,人才济济,战国初期国家实力长期居于七雄之首。但这种优势并非像战国中期以后秦齐对其他诸侯的优势一样十分巨大。魏国更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人才中心,战国时期几乎大多数知名政治家都与其有关,吴起、商鞅、乐毅都是从魏国出走踏上楚、秦、燕,在各国实行变法。不过可惜,其最大问题在于国家战略方向不明,强盛时四面出击,到处树敌,甚至把国家版图搞得个哑铃状,又失去地理上的优势,在六国联合打击下,终于没落!!

赵:战国后期唯一在军事上能抗衡强秦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造就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骑兵力量,赵国骑兵也是本人最为欣赏的一支军事力量,说秦国骑兵强于赵国骑兵简直就是屁话,赵国骑兵的战术思想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赵奢、李牧的指挥下,其最为看中骑兵的机动性,尤其善于突袭作战,在长平之战后也曾经数次挫败秦国,不夸张的说,赵国骑兵开创了骑兵作战的一个时代。不过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几代的发展,国家实力远在赵国之上,而赵武灵王又被自己的儿子给饿死了,最后只能失败(或许赵武灵王早50年出现会有希望)!! 如果齐国(五国伐齐后的齐国)同长平之战后的赵国联手的话,秦国也许不是对手。

楚:以楚国的国家实力,其在整个战国时期的表现实在可以说是不堪入目。除了早期昙花一现的吴起变法以及后期在秦国的压力下屈原试图实行的变革之外,楚国几乎是毫无表现。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楚国地域宽广,地处偏僻(被中原认为是蛮荒之地),再加上楚国民风好斗,士兵捍勇,恐怕早就亡国了!虽然因为屈原和项羽的关系,对楚国颇有好感,其亡国时也算悲壮,不过,以一个地广千里,披甲数十万的大国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在难说合格!! 但人家就是地盘大!

二流大国:燕、韩

为什么二流也能称大国呢?原因很简单,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都有把握在一个月之内消灭宋、卫、中山之类的中等国家。可见七雄比那些中等国家高出了恐怕不止一个数量级。

燕:以一隅之地而联四国之师几乎亡齐,以燕国的国家实力来说,这样的表现只能让人吃惊之余不免要加以赞叹。不过可惜,昭王死而乐毅奔赵,功亏一篑!!他终究没有灭掉齐国,其实以燕国的实力根本就吞不下齐国这么个庞然大物。

韩:在整个战国时期几乎是碌碌无为,除了申不害、韩昭侯给后世帝王留下帝王权术的应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