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实

变革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这个学期

六安二中向全体高二师生发出邀请

请大家来赶赴一场《红楼梦》之约

走一次《红楼梦》的T台秀

品尝一次《红楼梦》的文化盛宴

高二年级师生积极参与

共有24个节目进入初赛

经过比赛

最终有9个节目闯进决赛

12月26日

六安二中

第二届课本剧表演大赛决赛如期呈现

走,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1)

课本剧是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具有一定的角色扮演意味的一种表演活动。课本剧以其生动活泼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和其他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统编教材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延伸和巩固,学校希望通过此项活动,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立意,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2)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3)

本届课本剧大赛

同学们对《红楼梦》的演绎

亦可谓是“百花齐放”!

进入决赛的团队

从不同角度演绎了《红楼梦》的经典情节

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的红楼梦人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4)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5)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节目,古朴的道具、精美的服饰、细腻的表演,将宝、黛、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在观众面前。

高二文5班 的同学们带来的《绛魂离散,金玉缘成》,采用了独特的方式,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场景同时呈现在舞台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让观众内心不禁悲叹!

高二文实验班同学们带来的《黛玉初进荣国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所闻,使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也跃然纸上。

高二文(7)班高惠同学将《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中刘姥姥一角,演得活灵活现,堪当全场“最佳女主角”。

《凤姐酒后泼醋》中的王熙凤扮演者将其跋扈、狠辣、软弱都完美表现,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故事》,配有古典的音乐,华丽的戏服,小演员们投入的表演,着实令在场的师生大开眼界。

同学们的倾情演绎

让我们一睹红楼人物的风采

黛玉的细心谨慎、敏感自尊

宝玉的英俊多情、离经叛道

凤姐的庸俗泼辣、张狂精明

……

演员们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

夸张传神的表演动作

把一个个人物演“活”

大家在表演中

进一步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6)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7)

“通过此次比赛,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高二文实验班张一鸣这次主演林黛玉,她说,“参演了此次课本剧,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书中人物的形象,提高了我对角色的理解能力和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想要做成一番事业,优秀的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高二文(5)班张乐同学演的是少年贾宝玉,“所有人都是主角,无论缺少谁,这部剧都不能像现在这样成功。我们不仅仅是这部剧的主角,同样也是生活中的主角。”

看完同学们的表演,语文老师赵珊珊为孩子们点赞。“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思考这个问题:这次课本剧大赛让我学到了什么?只有很好地走进课本,才能更好地走出课本;只有读懂红楼人物,才能诠释人物角色,理解悲欢离合情节、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感受各色人物性格,品尝酸甜苦辣生活,从而挖掘社会背景和思想主题,体悟新高考新教材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沉浸式学习,我就是演员。’期待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能薪火相传。”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8)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9)

本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

激发了学生的表演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的语言表达能力

营造了“境中悟、动中思、主动学”的良好习惯

将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

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

展现自我、展示特长的舞台

相信这一场文化的盛宴

将带给同学们美好的回忆

也将成为同学们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

(▽附完整获奖名单)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10)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皮正莉

红楼梦阅读指导课小学(六安二中课本剧大赛红楼梦来了)(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