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蒋介石后传(1949-1975)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1)

师永刚曾是凤凰周刊主编,现在已经成为蒋介石研究专家。

该书借蒋介石到台湾后驻地、宾馆、官邸等居所描写,展示了其最后二十六年的岁月与生活。以建筑回溯历史,方位感强。

看起来是写住所故事,但触及了遗嘱风波、孙立人事件,心路历程,金门经过,蒋经国与宋美龄矛盾等关键性问题。

充分感受到晚期的落寞。让人看到岁月无情,任凭英雄如许,总归逃不过历史洪流的淘洗。

两蒋颇有传统儒家王侯之风。奈何大势面前,雨打风吹,居于一岛,心内波涛,反攻之梦想,撑了26年。

今日蒋家之淡出,锋芒退尽,哪有不变的雄主?想想如希特勒之辈,俱归入烟尘。

最大价值,通俗寻迹,将正史讳莫如深的东西陈列。幕起幕落,历史评功过。

2、《伦敦的崛起,五个人重塑一座城》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2)

1666年9月2日,伦敦大火,烧尽了旧城的繁华。之后短短60年,竟然浴火重生,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

在伦敦的重建过程中,通过文艺与思想的启蒙,改变了一座伟大城市的命运。这五个人,没有一个是大权在握的政客,他们是建筑师雷恩,作家伊夫林,科学家胡克,思想家洛克,和地产商巴本。

竟然没有国王和市长,是不是很神奇?

念及西安城王永康走后的城市期许,念及北京城市府搬通州后想起梁思成,感慨我们这旮旯塑造一座城市的权力,为什么英格兰伦敦当时不是?

1666年那场大火,留下了空白之地,构建了现代城市的可能性,成为大英帝国数百年故事的起点。

五个人的背后,是战乱格局下,寻求一个新社会的共同决心。想想1642年到1648年,英国革命与内乱的四分五裂,却意料之外的为未来展示了曙光,从断壁残垣中寻找到未来的方向。

这是理性的力量,科学与有用的知识,成为国家复兴的通道。国王查理二世最大的贡献是不匆忙,不乱拍脑袋,不胡乱决策,甚至选择特定的地方做建筑实验,保证了城市是宫廷、城市、国会与民间智者共同的产物。看看我们四处大拆大建的吊车,在这份谨慎面前汗颜不止。

看到那些参与城市讨论的人,做出了最终的理性选择,突然有些感动。掩卷长思,我们今天的城市,在被谁塑造着,可有思想者、艺术家的身影?可有大权在握者的克制?

3、战争的最大遗产:战争是不值得的。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3)

《暴力的衰落》,作者詹姆斯.希恩。

这本书探讨了欧洲从伤痕累累的战场,走向和平繁荣社会的过程。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都是战争的代名词,二战之后从国家定位,到经济发展,到军费预算,都有了结构性变化,重要的原因包括——狠狠的战争之后,进入民主化工业化的通道。工业的发展,从武士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过渡了。欧盟形成了新的想象力,让大家对于和平有了期待。而苏联在暴力中的起起伏伏,和平落幕,给了欧洲人很大震动。

最重要的是,二战让欧洲人吃够了苦头,一战二战的最大遗产,是让人们痛恨战争。 书中引入了《来生》这本书描绘的二战后生活,主题是食物,睡觉和取暖的方式,也就是怎么活着。

所以任何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都其来有自,不是凭空落下来的。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面对战争,社会争端分歧,我们就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对于社会的观察,需要渗入肌理。

德国的马歇尔基金会的调查,战争是不是维护正义的必要手段,认同率怎样?美国人55%,法国和德国人占12%,这个结论是耐人寻味的。战争与冲突的思维就如角斗和奴隶制一样,在欧洲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遏制,平民国家对于战争没有了兴趣,暴力的重要性,逐渐的衰弱,我们看到的法国街头运动要比军队运动,良性很多。

社会团结一致的纽带,正失去张力。因为物质主义,社会原子化和自私心理,慢慢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战和二战最大的遗产是让大家觉得,战争是不值得的。

4、不共生,活不成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4)

《共生》,陈春花,赵海然,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是,组织绩效因素,已经由内部转向了外部,组织无法界定自己,除非它能够把自己融入一个系统当中,一个生态结构当中,否则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独立生存。

所以最大的组织趋势,是持续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的未来,以及万物互联所带来透彻的影响。

驾驭不确定性的路径和方法是构建共生型的组织系统,调整过往的组织习惯。这让人重新想起了德鲁克的话,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机会上,而不是问题上。

共生型的组织体互为主体,资源互通,价值共创,利润共享,通俗的解释,分工分权分利。

当前企业管理最大的问题是自以为是,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产业的边界,顾客与生意在哪里,就应该把组织的边界建在哪里。拥有一切的竞争逻辑,到共生逻辑,寻找生长空间,成为商业的主题,所以需要减少管理层,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让组织内部与外部开展良好互动,关闭系统僵化无法对外的隐患。

共生的组织有四重境界:一是共生的信仰,2是顾客主义,3是技术穿透,4是无我领导。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常常不要。

本书遗憾,显然不全是陈春花老师文笔。有些拧巴含水成分。这种合著,你懂的。

5、共享经济还能好吗?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5)

《经济奇点——共享经济创造性,破坏与未来社会》

这本书的最大贡献,是对狂热的新经济盲目庆祝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认为自由主义的幻想,就是由硅谷科技和华尔街炮制出来的故事,最终将穷途末路。

共享经济充满欺骗性。空中食宿,优步,任务兔子……工人斜杠的方式参与到工作当中,机会丰富却琐碎,但其实是一种微工作,是在丰厚的利赚里取了一点微薄的薪水。这本书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共享面包屑经济,认为可以把它称为新资本的盘剥方式。

如果三年前见到这种观点,我们可能会很不屑,但今天不一样了,在ofo等共享单车、爱彼迎共享房租、滴滴等共享服务饱受挫折的今天,共享马扎共享充电宝共享橱柜逐步熄火的情况下,或许会发现这种前瞻批判是有一些道理的,听一听无害。

共享经济之下的劳动者,看起来机遇更多了,但重新失去了安全保障,被新兴的模式剥削,这是另外一种充满剥削的资本主义,这种剥削论认为找到了平台与技术,企业都想要不负责任,低成本的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时签约,随时离开岗位,要自由送外卖的年轻人就是这样,他们辛苦,他们无保障,他们低收入。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固定薪水,就业保障,安全保障,没有啦,兼顾,兼顾,兼顾的同时,是所有底层劳动者不停地向上攀登,就像那些奔跑着送快餐的小哥一样。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的青年劳动者奔跑在送盒饭的道路上是一种浪费,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吧。

真正的共享经济是从交换中获利的,而不是依赖大手笔的风险投资,现在走在歧途上,很多共享经济已经止步不前。

或许两三年前我们就应该看到这本书,可以多一点点冷静,在那种躁动当中,多一点点警醒。

作者认为解决方案有两点。

一是建立新经济下的新型契约关系,多雇主下的个人安全账户是存在的,不再依托与单一企业组织构建社保医疗养老的安全网,而是用社会性的网络,在多雇主的世界构建安全网,需要保护工人,不管它的就业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解决方案第二点,是让新经济在信息和创新时代发挥作用,针对技术性失业,创造性的工作,共享职业培训,实习与就业得到技术的提升,对独立职业者与承包商的税收,针对性的减免。

作者认为一个平衡的劳动关系是企业有利润,劳动者有充盈的工资,公民具有充足的机遇,我们看到了1和3,可能会忽略掉二。

如果我们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模式走下去,下一代可能纠正起来更难。

6、制造《刷屏》的234567策略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6)

感谢“万能的大叔”霍世杰兄赠书,让我能在第一时间学习到“刷屏”的方法论。

从“啥是佩奇”,到“长春疫苗”,到王永康离陕,到褚时健去世,手机智能时代,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刷屏”。无事特分散,有事就刷屏。

万物为媒时代,人人都想成为广场上站在凳子上演讲的那个人。不管个人,媒体,还是企业,公关,政府,刷屏力成为与互联网共情共振的重要法门。

万能的大叔百战归来谈理论,结合了大量的案例,不仅给出了刷屏的价值观,也梳理出了可被复制、制造刷屏级传播事件的方法论。调整一下顺序表述,就是234567策略。

刷屏的2个内核:圈层,人性。

刷屏的3个监测工具:热点监测,数据监测,分享监测。

刷屏的4个热启动推广法:种子用户,连接者,自媒体大号,微信社群。

刷屏的5个底层传播逻辑:无图无真相,一夜保鲜期,剧情反转,情绪管理珍惜,小黑屋规则。

刷屏的6个套路:技术刷屏,产品刷屏,素材刷屏,情绪刷屏,要事刷屏,热点刷屏。

用户参与刷屏的7个动力:优越感,认同感,趋利性,好奇心,仪式感,话题点(吐槽点),参与感。

引爆点引发流行,像病毒一样分享传播,上亿人共同传播,人人都是渠道的时代,光靠本能是不够的,还要洞悉规律。

万能的大叔还提示了广告公关化、穿透信息茧房等概念。提示我们,让特定群体刷屏只是第一步,有可能形成信息黑洞(你熟悉的人刷屏了但圈层外面完全没有感知),这也是微博与微信等不同生态的特点。独家对话全民级刷屏案例,丰富了以上方法论的延展。

策略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策略是万万不能的。这本书,对互联网背景下纠结的内容传播者,企业营销者,可以有更多的启迪。

7、《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美国)迈克尔·舒德森

时光荐书(老毕肉测荐读3月不读书)(7)

传播即时代。

《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美国)迈克尔·舒德森

最近对这本近10年前买回来的书念兹在兹,翻箱倒柜找出来重读。

盖因当下的新闻界实在是太可爱了,温良恭俭让,三从四德,可爱极了。

新闻界存在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两种。

消极作用是发现社会、政府中的种种问题,尤其是quanli运转中的问题,呈献给公众。

积极作用是寻找有效解决问题,凝聚舆论,讨论方案。

扒粪运动是个典范。

而微博开启的个体传播时代,“消极作用”挡不住;积极作用出不来。

传媒对民主社会的主要功能,1,信息提供,公正全面;2,调查报道;3,分析评论。4,社会同情;5,公共论坛;6,社会动员。7,传播代议制度。

在去中心的泛传播时代,机构媒体的全面功能或许分解了,但不管是自媒体还是新媒体,这些社会功能不应该丢掉。

新闻界以怎样的事业心去拓展事实与思辩,就会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作者说,“以上各种新闻业之于民主的不同功能有时候会出现相互矛盾或相互消解的情况。尤其是新闻业的社会动员或鼓吹式功能有可能会削弱新闻业在信息提供以及进行调查报道上的可信度。”

阿伦特说要“讲述真理的模式”——哲学家的离群索居;艺术家和科学家的独居静处;历史学家和法官的不偏不倚;调查员、证人,以及新闻记者的独立与自立。

如若有志于将进步作为一种信仰,或许还要从这些传统的指挥中,萃取力量。

新闻界太可爱了。

可爱的让人觉得不可爱了。

8、三月还读了梁实秋的散文集,和欧亨利的小说集,顿感好文章,被这些前人写完了。

今人有何可骄狂?上述几本,阅读下来的收获关键词是:思辨、从容、智慧、深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