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1)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2)

不是粉丝的观众在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法扎)演出现场,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因为气氛实在太热烈了,安安静静坐着看在那种气氛下有点异类。

我一年前在上海看的时候,其实已经经历过种热烈:观众cos成剧中人物;hit songs伴奏才刚响了一个节拍,掌声和尖叫声争先恐后响起,像在比赛谁快;另一个比赛谁快的时刻发生在最后一幕结束后,舞台幕布堪堪合上,粉丝已从四方冲到台前——工作人员也几乎在一瞬间就占据了过道口,严阵以待了。

另外,散场的时候挤在人群中,听到旁边观众在讲,好不容易将位置换到了过道旁,萨列里亲吻的却是过道对面的姑娘——表演期间,萨列里和莫扎特都有可能会到台下互动,方式多样,但时常伴有随机选择一位姑娘施“吻手礼”。不知道粉丝群里,是不是早就有“近距离接触攻略”。即便有,大概也不会分享给“情敌”们吧。

当然这最后一句只是我的臆测。总之,一年前法扎终于到中国演出,只有上海一站。这回的第二轮,北京观众终于有了观看机会。这种演唱会式的狂热气氛,很少会在舞台剧这个场域里发生,我作为一名非狂热粉丝观众,即便不是第一次体验法扎,仍然被现场气氛触动,忍不住拍了不少视频,对准的不是台上的表演,而是台下的观众。

以下是一年前法扎首次来中国演出时写的报道(有删改),讨论它为何受到如此欢迎。今年的法扎现象仍在引起许多关注,我的个人感受是,从前并不一定是音乐剧观众的人,也被这种热度吸引。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3)

粉丝和音乐剧

费元洪在决定引进《摇滚莫扎特》前,并没看过现场。

跟许多中国粉丝一样,他第一次意识到该剧影响力是通过B 站,上面有一个该剧的早期官方摄像版本。他发现,的确如传闻,《摇滚莫扎特》拥有大量热情粉丝。“剧是早有耳闻,我家里也有它的DVD,但我没想到网络上有这么大的反响,并且,没有任何教育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这令我十分惊讶。”

更令他惊讶的还在后头。作为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真正把《摇滚莫扎特》首演版原班人马带到上海后,他才意识到“新时代的粉丝”是什么样,他们跟从前的“传统剧迷”已非同类。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4)

剧中人物莫扎特(右)和萨列里返场表演,粉丝们会拥到台前,热闹和狂欢都像演唱会

有人排几十个小时队,买下全部24 场的票,“因为每一次现场都不可复制、不会再来”;为上海站演出而建的微信群有上千人,在这里,粉丝会组织活动,比如演出结束后,带着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在广场演奏、合唱;再如,观看演出时cosplay剧中主角,一定要坐在第一排与演员们面对面。他们当中,最小的才上初中。

开朗基罗·勒孔特(Mikelangelo Loconte,即“小米”)、弗洛朗·莫特(Florent Mothe)和洛朗·班(LaurentBan),分别扮演莫扎特、他的死对头萨列里(AntonioSalieri)以及莫扎特父亲。三位主演自2011 年结束为期两年的演出季后,在上海第一次重聚;并且,这个“元老级配置”很可能是最后一次出现。这些都成了粉丝从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飞到上海看剧的理由。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5)

米开朗基罗·勒孔特扮演的莫扎特(左三)正在演唱《好事之徒》

莫扎特和萨列里这对相爱相杀的对手兼朋友很自然地被一些粉丝视作CP,就此展开“腐向”讨论,创作“同人文”。甚至,过去两年,北京漫展上已经出现了《摇滚莫扎特》摊位,音乐剧、莫扎特和二次元之间因此产生奇妙融合。这些都是“粉丝文化”里的常见表达。

在采访“法扎”导演兼艺术总监弗朗索瓦·舒克耶(François Chouquet)过程中,他屡次表示疑惑:为何并不懂法语的观众,能对舞台表演给予如此时机恰当的反馈?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批坐在前排中间的观众,正是最痴迷此剧的粉丝,而他们早就看过无数遍视频,熟知细节,也反复听过每一首歌。上述这一切,让这部音乐剧现场同于一个演唱会现场。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6)

《摇滚莫扎特》导演弗朗索瓦·舒克耶,他先后参与的音乐剧还有《红与黑》《乱世佳人》等

《摇滚莫扎特》现在成了一部在国外影响大于法国本土的音乐剧。

狂欢和写意

法语音乐剧自成一派。

80 年代初,法国导演罗伯特·何森(Robert Hossein)将《悲惨世界》改编成了音乐剧,当时年轻的舒克耶正是何森的导演助理,“《悲惨世界》时期的音乐剧,除了歌曲本身,某些对话也用旋律表现,但把法语对话唱出来是非常复杂的。”这部在法国没有获得太多票房的音乐剧,却很快被英国人卡麦隆·麦金托什(CameronMackintosh)改编成英文版,并在英语世界里大获成功。

法国音乐人其实在上世纪70 年代末还尝试制作过《法国大革命》(LaRévolutionfrançaise)、《星尘》(Starmania)等剧目。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看来,这几部算是法语音乐剧的先行者。但除了《星尘》获得一定知名度,其余都失败了。“包括《悲惨世界》也是,英国人做红了,但在法国就演不火,说明法国当时的土壤是不够的。”陶辛说。

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巴黎圣母院》。1998 年,该剧在巴黎议会宫(Palais des congrès)首演,接下来第一轮巡演先是在若干法语国家,很快因为票房与口碑的双重胜利走到了全世界的舞台。这也是中国观众最先接触到的法语音乐剧,2005 年和2011 年曾两次到中国巡演。

陶辛也是《巴黎圣母院》的喜爱者。他告诉本刊,“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保留了雨果原作中的探索性,他没有简单地把神父写成一个坏人,而是塑造出一个时代转换过程中的牺牲品形象,它保留了对人性的探索,保留了大时代转换下个体受到冲击时的状态。音乐剧还试图把15 世纪的故事和当下联系起来。它一开场就用序歌把我们从当代带到15 世纪,但是到尾声,最后一个曲目又极为煽情,它唱的是,人类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你该何去何从。它感染力很强,观众走出剧场时头脑里还在琢磨这个问题。它打通了戏剧和社会之间的关卡,我觉得这是音乐剧的一种极致”。

《巴黎圣母院》成功后,法国音乐人仍在探索,逐渐走了一条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相异的道路。

人物性格塑造是这几部成功的法语音乐剧之间的共性。舒克耶认为《摇滚莫扎特》同样如此。“除了主角,我们甚至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配角的性格塑造。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特点,互相之间就容易产生戏剧冲突。并且,配角越鲜明,越能突出主角。这可能是条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并不新鲜,但《摇滚莫扎特》就是这么做的。观众看完,能记得母亲,能记得她们家几位姐妹,没有唱段的管家一角也被很多人喜欢。”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7)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8)

法语版《摇滚莫扎特》剧照

陶辛认为,在艺术倾向上,百老汇音乐剧更写实,而法语音乐剧则相对写意。因为法语音乐剧传承自轻歌剧(opérette)。舒克耶甚至将狂欢感追溯到流行于法国19 世纪的康康舞。

“法扎”这一称呼,实际上是剧迷们为了区分2017年同样由上海文化广场引进的“德扎”而创,就此流行开来。对比这两部音乐剧,可以更明显地看到法语音乐剧的特点。陶辛的分析是,“德扎”更深刻,“德国人让一个小人一直跟着莫扎特,作为他才能的化身,而莫扎特一直试图摆脱小人,想过他自己的生活,但小人却说不行,因为你是天才,你有义务。‘德扎’在进行天才伦理层面的哲学思考。但是‘法扎’重点是塑造人物,莫扎特是天才,但又是一个受欺负且令人疼惜的天才,他还在不断反抗,这个设置对观众来讲有最直接的冲击力”。

百老汇音乐剧还有优势吗?

2011 年,《摇滚莫扎特》演完两年后,剧组就解散了,甚至道具布景也都没留下来。这次到上海演出,虽是原班人马,却是一次“应邀定制”。剧组重新召集四散的主演,重新制作舞台和布景,连排练与合成也完全在中国进行。这也是法语音乐剧不同于百老汇音乐剧之处,它虽然通常也有巡演版本,制作模式却不如百老汇按部就班、有章可循,而是要灵活得多。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9)

法语版《摇滚莫扎特》剧照

舒克耶提到百老汇音乐剧时,比画了一下,“他们会发给我们这么厚的制作手册,里面规定了无数不容改动的细节”。但是舒克耶带剧到中国演出,却有他所说的完全的自由,比如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空地很大,他就有意识地在某些桥段里让演员走到近台,去靠近观众。演员们有时还会进入观众席,他也鼓励主演与前排观众互动。“那堵著名的戏剧里的第四面墙就是用来打破的。”舒克耶说。

由于导演在艺术层面的自由度,他在面对中国剧场时做了不少调整,比如突出动作场景,在演员走台和形体上进行微调,相应弱化一些需要懂得法语才能理解到的细节。另外,法语音乐剧的演员们一律戴耳麦,“观众视野中出现耳麦会影响戏剧表达” 并不是法国人担心的问题,相反,陶辛认为他们故意制造一种间离,脱离戏剧情景,告诉观众我在唱歌,这就是演唱会。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10)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11)

法语版《摇滚莫扎特》剧照

上海文化广场自2011 年成立以来,每年引进一部大制作音乐剧,但没有一部是百老汇作品。“我们其实有意去百老汇化,百老汇之所以跟音乐剧画等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它又占据了大语种优势。但中国观众的审美状态未必与它合拍。”

费元洪认为,法语音乐剧中的“写意”反而契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倾向,比如法国人注重意境传达,特别走心,观众看完演出能哼着歌儿出去;而中国也是一个写意的民族,喜欢那种酒神气质的东西。“写意在音乐上也有所体现。《摇滚莫扎特》从音乐学角度,旋律线都很长,吐字慢,有留白,不像有些英文歌连珠炮一样挤满所有空间。这种长线旋律就特别适合表达浓郁的情感。即便曲风摇滚,你去看歌词,仍然是短而少的,这一点落实到字幕上尤其明显,字幕屏跳得不快,有时候甚至七八秒才跳下一屏。而百老汇的戏,常常三四秒就跳一屏。”

另一个原因是,《摇滚莫扎特》是悲剧内核,而最近来中国的几个百老汇音乐剧都偏喜剧,但喜剧对观众的文化背景又最挑剔。“像《金牌制作人》在美国演了十几年,为何在中国市场表现一般?因为它喜剧纯度很高。英语虽然是大语种,可是要看懂这部剧,英文水平得非常高才行。”

2017 年中国引进了许多原版音乐剧,例如《魔法坏女巫》《修女也疯狂》《金牌制作人》,以及2017 年年底的《泽西男孩》和《律政俏佳人》。目前而言,反而是《摇滚莫扎特》这部小语种音乐剧在网络获得最多关注。年轻观众在这个潮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90后”和“95 后” 剧迷,一个显著特点是全情投入,他们除了愿意消费,也愿意为偶像花费时间。费元洪后来分析说:“年轻一代了解音乐剧的入口首先就是网络,所以他们的启蒙剧目不再是《音乐之声》这一类经典,可能直接就是‘法扎’。他们听古典乐也跳过巴赫,直接就是马勒,都是当作流行来听。所以一旦他们喜欢上了某部剧,会迅速传播开来,这是数字一代的优势。”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来新工作】

从摇滚莫扎特里学到了什么(在法扎盛开的北京)(12)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