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党的深厚恩情,不忘先烈的舍身付出,中国人民乘着这条百年红船,劈波斩浪,扬帆再起航!

一份用爱心抒写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畏气概)(1)

赵一曼和儿子


带上您的耳机来听↓↓↓“声临其境 量身定制 ”的好作品吧!

╱╱@赵一曼 ╱╱@于丽红 ╱╱@配乐•诗人 致力于给文学作品插上“诵读、音乐和效果”的翅膀,当翅膀扇动时,文章能看、能听、更能带你去联想。匠心雕琢 ,三度创作的结尾为作品增色。

【创作人员信息附后】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赵一曼给儿子的亲笔遗书

诵读:于丽红

配乐制作:杨银安

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个极其重要的日子里,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一位不平凡的女共产党员的杰出事迹。

赵一曼,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便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积极从事革命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东北从事抗战工作。赵一曼深知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与家人再见。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赵一曼毅然决然地抛下幼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临行前,留下了母子二人的唯一一张合影。

赵一曼是一位普通的女人,她会痛会流泪,但正是由于爱国情怀的支撑才让这个瘦弱的女人爆发出了庞大的力量,去抵抗敌军一次次近乎变态的折磨。

1936年6月,赵一曼本在他人的协助下顺利地从敌军的爪牙中逃脱,后在奔赴抗战游击区的路上不幸被再次逮捕,这次的逮捕加剧了赵一曼悲惨的境况。敌军失去了最后的耐心,最终决定将赵一曼押送到珠河县执行。

1936年8月1日,赵一曼坐上了押送她的火车,在车上赵一曼想到自己已时日无多,便跟看守人员要来了纸 和笔,在赴刑场的途中写下了一位母亲 对儿子深沉的爱 与叮嘱,赵一曼在绝笔信中这样写道:

一份用爱心抒写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畏气概)(2)

赵一曼亲笔遗书

一份用爱心抒写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畏气概)(3)

赵一曼亲笔遗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一份用爱心抒写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畏气概)(4)

赵一曼

赵一曼,中华民族抗日英雄(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 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一份用爱心抒写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畏气概)(5)

诵读者:于丽红

于丽红(曾用名魚儿)河南开封人,现居广州。喜欢文学,酷爱诵读。用心吐字,为爱发声,文字、感情、灵魂三者的碰撞,赋予文字独特的生命魅力。


一份用爱心抒写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无畏气概)(6)

配乐制作:杨银安

杨银安,音乐人,从事音乐工作50余年,原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1999年,配乐散文作品《蝴蝶的忏悔》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录音师协会广播节目技术质量评比三等奖。

音乐创作、制作、编辑,影视配乐…… 大型活动的策划编导和音乐、音效设计......


配乐一般是指在电影、电视剧、记录片、诗朗诵﹑话剧等文艺作品中,按照情节的需要配上的背景音乐或主题音乐,多是为了配合情节发展和场景的情绪, 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以增强艺术效果

《配乐•诗人》的终极目标,就是与诵读者一道,把作者创作的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配上“功能性”的音乐和效果,以匠人之心,匠人之意,雕琢每一个作品。以电影配乐的标准为目标,努力攀登配乐的最高峰。更多精彩配乐作品,陆续敬上。欢迎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关注,支持、转发。请您留下宝贵的评论,谢谢!!!

特此声明:附上作者、诵读者、图片作者的信息是《配乐•诗人》对他们的致敬和尊重!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