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管 朗读:梁雅

这几天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鲁西南的天气特别冷,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十六七度。下午下班后步行回家,感觉有了小时候冬天的感觉,冻得腮帮子生疼,下巴直打哆嗦。

小时候生活在鲁西南农村,记忆中冬天要比现在冷很多,家门口的坑塘里能结很厚的冰,几乎每个冬天小伙伴们都可以在冰面上“打滑溜”,穿着厚厚的棉裤棉袄,没有手套和围巾,小手和腮帮子冻得通红,但是后背却热的冒汗,抹下帽子,头上直冒热气。小时候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又那么快乐。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1)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2)

小时候的冬天很冷,那时候男同志无论老少都会带顶帽子,主要是为了保暖防冻,帽子里面都会垫上一张纸,当做帽垫子。帽垫子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头上产生的油腻之物将帽子染脏,免得冬天经常洗帽子。毕竟那时候生活不富裕,能有一顶帽子就不错了,如果帽子被洗了,会好几天干不了,也会好几天戴不上帽子,头会很冷。如果垫的是硬纸,还能起到对帽子支撑塑形的作用。

在鲁西南农村,管头上产生的油腻之物叫“脑油”,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农村没有澡堂子,一个冬天几乎不洗澡,也洗不上几次头,产生“脑油”是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较为肥胖的男人,头上分泌油腻的东西多,会经常被说“脑油”很大。粗布枕头,枕上一个冬天,会被“脑油”浸染的光滑锃亮,用现在文物鉴赏专家的话来表达就是“包浆”很好。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3)

年纪大的男人在帽子里面垫一层纸当做帽垫子,有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肯定都会有印象。上学以后的小男生,慢慢学会了要好,也会在帽子里面垫层纸来防止脑油、支撑帽沿,但有时候会因为顽皮好动,出一头汗,把帽子里面的垫纸浸湿,抹下帽子,一头碎纸。

那时候小孩子戴的帽子非常单一,大都是粗布缝制的,没有形状,堪比小品演员赵本山的帽子皱缩。为了能让帽子周正起来,小伙伴们便发明了另一种帽垫子,类似于塑料帽撑子,也叫帽圈子,是用纸叠成拖拉机履带的形状,二指宽,根据帽子的大小连城一个环圈,垫衬在帽子里面,撑起帽子的造型,使帽子更加板正,戴上它便有了一种威武的感觉。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4)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5)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6)

网上找不到小时候叠的帽垫子图片 自己动手叠了一个

叠这种帽垫子技术并不复杂,但需要细心和耐心,如果细节处理不好,叠的不板正,会影响帽垫子的效果;纸张的选择也很重要,那时候的作业本纸很薄,又是反正面写字,不适合叠帽垫子。最多的是到村里“吃国粮”的人家去找他们从单位拿回来的报纸,裁成合适的形状大小,认真仔细的叠成帽垫子。报纸叠的帽垫子虽然板正,但容易吸汗受潮破烂,使用寿命短。最好的纸张是挂历纸,叠成的帽垫子支撑度好还耐用。那时候能得到几张挂历纸,也是很奢侈的事情。

小时候,叠成一个规整的帽垫子,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可以在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的高超技术,展示自己戴帽子的威武形象。现在,帽子已经不是男人们的必须用品,除了老年人还戴帽子外,其他人戴帽子也成了一种装饰,甚至是时尚。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也希望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倡导低碳生活,避免我们的后代连帽子都不知道为何物了。

50年代的帐篷(鲁西南记忆帽垫子)(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