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1)

古典名著《水浒传》主要是讲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他们个个都是武艺高强,在社会上也都混的有头有脸,而梁山毕竟是匪寇之地,不到山穷水尽的份上谁也不愿上山,所以才有逼上梁山一说。

好汉们落山为寇于当时朝廷腐败无能有很大关系,但自身原因也不少,他们的身份和职业那是五花八门,很多人屁股本就不干净,什么鸡鸣狗盗、杀人越货等等是为匪事者有之,还有一部分就是太好江湖义气,一时冲动而犯下大事。

如果你仔细研读该书就会发现,这些好汉其实都有相同而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头脑简单、意气用事。所以无论给他们什么条件要想得以善终恐非易事,于是,才发生如此诸多故事,好汉们的结局大多令人生怜而同情。

当然,好汉中也不缺乏精明者,可惜都是鼠目寸光,而真正的精明者那是少之又少,今天就来说说其中真正聪明的一位,此人便是绰号“入云龙”的公孙胜。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2)

(一)公孙胜有什么来头

公孙胜自幼就喜欢舞枪弄棒,虽没拜过什么正儿八经的师傅,但凭着聪明好学立身于武林中,本领不大可在当地也是名气不小。为了出人头地、纵横江湖,听说离家不远的二仙山有个道士,修道近仙、本事了得。据说一身法术能上天入地、呼云唤雨,就跑去拜师,费尽心机、历经坎坷总算被人家收为徒弟,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罗真人。

本以为拜过师傅,就会学到仙家本领,却不晓得习艺之难,刚学到点皮毛功夫就自以为了得,骚动的心极难安静,总想到江湖上闯荡,也就是刷刷存在感。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说大名府的府伊梁中书为给老丈人,大奸臣蔡京过生日,在辖区内搜刮十万民脂民膏,准备送往京城。他觉得机会难得,来个杀富济贫夺取这笔不义之财,不知当时的他到底是想出风头还是想出名,也许是贪财,就去寻找合作伙伴。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3)

他打听得郓城县东溪村有个村长叫晁盖,是个雷人,便准备去游说。没想到晁盖也已经得到这个消息,正准备造事呢,真是想吃空心菜遇到卖藕的。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一番合计,又找来几个同好帮手,为表同心还搞了个“七雄结义”就这样一个抢劫团伙就此生成。

他们略使小聪明就把押送的官兵给拿下,十万不义之财收归囊中,做下惊天大案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那晓得还没来得及分脏就东窗事发。得亏衙门里有晁盖的哥们宋江,及时通风报信才躲到同伙阮氏三雄的家里,逃过一劫。

意想不到的是,另外一个溜单的哥们被官府逮住,实在扛不住打,就把他们藏身之地给说了出来,官府立刻出兵把小渔村给围起来,眼看就要吃亏,关键时刻公孙胜挺身而出,使出从师父那儿学的法术,弄出狂风暴雨才解了难。

就这么着公孙胜在晁盖及众兄弟面前那是赚足了眼球,都说他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神秘而异奇,传如神仙。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4)

(二)见过宋江,一辞梁山

再说,这几个人虽然退了官兵,但也把自己的后路给断的干干净净,最后在阮氏三雄的建议下,前去投奔梁山。谁知道梁山当家的王伦听到他们的英雄事迹惊骇不已,虽说他们占山为王,不过是拦路劫舍小打小闹而已,这班玩家都是玩命的主,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我岂能驾驭得了,再说,一旦同官府杠上,不是自掘坟墓就是没法再逍遥。

王伦当然不敢收留,但也不敢得罪,就好言劝他们离开,这帮人岂肯错过,好话说尽仍不能感动王伦。这当儿被小能人吴用看出问题,原来这梁山也不是太平之处,山头帮派太多,于是,就将计就计使出阴招,引得内讧顿起,可怜王伦竟命丧手下。本来是投奔而来,没想到阴差阳错地接管了梁山,而且晁盖还当了老大,因为有神功在身,公孙胜当仁不让地当上了三把手,梁山在他们的经营下飞速发展。

梁山在不断壮大,昔日的恩人宋江也因受牵,惹上霉事被救上山来,晁盖感恩于他,非让他做梁山二把手,没想到宋江一口回绝。推辞也是是冠冕堂皇,大家都认为宋江不但谦虚而且重情讲义,没有不敬重他的。以至于凡是他的主张和想法,整个山寨都会全票通过,这种响应让他在梁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俨然已成为山中老大,而晁盖的权势是越来越削弱,山头变主那是迟早的事。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5)

内中玄机被公孙胜看得清楚明白,他认为宋江当初拒绝当二当家,其实就是想做大当家,惜词不过是作秀而已。公孙胜还发现宋江心计极阴,他既不好色也不念财,而且不惜钱财到处施舍,实为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这种人除了热衷权力就是心狠手辣。一旦他当上梁山老大,大哥晁盖定无立身之地,下场难以预料,作为晁盖的死党自然受到牵连,日子绝对不会好过,不如审时度势趁早撤退。

都是兄弟关系,他又不好将自己想法跟晁盖及兄弟们说破,怕伤了和气,再讲,也不见得有人相信,只能选择沉默。他向晁盖告假,理由极为充分:探母参师。就此告别梁山,不过,他这一去再也没还。各位看家,此时是否已经看出他的精明?梁山这么多好汉有几个功成名就后选择悄然隐退?唯有公孙胜。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6)

(三)被逼出山,功成再返

话说公孙胜借探母拜师之名离开梁山,根本没有返回的意思,几年江湖的闯荡让他心有余悸,外面的世界并不美丽而且充满邪恶和自私,打定主意再回到师傅那儿潜行修道。而梁山这边正如公孙胜意料那样,暗潮涌动、风雨压境,带头大哥晁盖阴沟翻船,莫名其妙丢掉性命,宋江如愿以偿当上山大王,一番重新洗牌哭笑两重天,还算好,给公孙胜留了个吃空饷的位置。

如今的梁山是兵多将广,野心勃勃,为扩充地盘四面寻战,派兵攻打高唐州,却败于太守的妖法,这才想起三当家公孙胜,立即派人前去邀请。找到二仙山却不肯待见,急的草包司令李逵硬要伤害其母,才逼出来相见,但好话说尽就是不肯出山。其推脱是师傅不许,来人只好再求罗真人,可能罗也怕得罪这些无脑少维之人,便教了公孙胜一招“天罡大法”又送八个字:逢幽而止,退汴而还。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7)

公孙胜随他们来到高唐州,用此大法破了太守的妖法,虽不愿与宋江为伍,但昔日的兄弟之情不能不讲。宋江一再挽留,公孙胜又找不出合适理由,只得暂留山上,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立下很多让人刮目的战功。当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后,他也是一马当先,无论是征辽国还是讨伐河北的四虎、淮西的王庆都是功成名赫。

平定淮西后,梁山兵马班师回朝,部队驻扎在东京城外,公孙胜突然想起师傅的交代“遇汴而还”之言,如今正好对上。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退出之由,不想,机会就在面前,他当即向宋江辞别,返回二仙山继续深造,再也没有涉足梁山。梁山以后的惨剧不见公孙胜,他一心修道以终天年。

公孙胜为什么要帮宋江(梁山好汉中就公孙胜能看透宋江)(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