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文史#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唯张良是也。——汉高祖刘邦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2)

人物小传: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3)

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秦国灭掉韩国后,张良变卖家产寻求刺客,想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后来,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制作了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始皇东游之时,张良和大力士趁机在博浪沙中袭击秦始皇,结果大力士的铁锤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严查刺客,缉拿凶犯。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隐藏到下邳。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4)

一天,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从容地漫步时,一个穿着粗布短衣的老者来到他身旁。老者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感到很惊愕,想上前打他,但因为他是年老之人,便强忍着下桥为他取鞋。张良将鞋捡回来后,老者又对张良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为他捡了鞋,不如把事情做到底,便跪着给他穿上了鞋。老者穿上鞋后,大笑而去。张良更加吃惊,看着老人一步步离去。老者走了不远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天之后,天一亮就在这里等我。”张良心里感到奇怪,就跪下说:“是。”

五天后,天刚刚拂晓,张良便起床,按时前往。走到桥上时,却发现那位老者已先到了。老者生气地对他说:“和老人约定时间见面,为什么还迟到呢?”说完便离去了。老者离去时说:“五天后还在这里见面。”五天后,鸡一打鸣,张良便起床前往,发现老者又先到了。老者发怒说:“为什么又迟到了?”老者离开之时说:“五天后,应该来得更早一些。”五天之后,还没有到半夜,张良便起床前往。过了一会儿,老者也来到约定的地方。老者高兴地说:“应当如此。”老者拿出书简一编对张良说:“此书简可以帮助你成为帝王之师。十年之后会有王者兴起。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谷城见我。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便离去了,再也没有留下别的什么话。从此,张良就再没有见过这位老者。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5)

天亮之后,张良翻阅那本书简,见书名叫《太公兵法》。张良感到这本书简非同寻常,就经常研读。过了十年,陈涉等人带兵起义。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起义。后来,刘邦率领数千人来到下邳以西,张良便归附了他,并常用《太公兵法》上的谋略向刘邦献计献策。刘邦非常赏识张良,多次采用他的计策。张良给其他人出主意,那些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刘邦的天资禀赋强于他人。”于是,张良就一直追随刘邦。

刘邦想用两万兵力攻打秦国峣关下的驻军。张良建议说:“秦国现在还很强大,不能够轻视。臣听说秦国守将是屠户之子,比较贪财。请沛公先将军队留在原地驻守,派人先去准备五万人的粮食,再将旗帜插在山上,伪装成疑兵,然后令郦食其携带重金财物劝诱那个秦国将领。”

秦国将领受到诱降,果然叛乱,欲联合刘邦一起向西进攻。咸阳。刘邦正准备答应联合攻秦,张良又说:“现在只是将领想归附,士兵还不一定顺从。士兵如果不顺从,将来肯定有危险。不如趁秦军懈怠,赶快攻打。”刘邦于是带领大军攻击秦军,获得大胜;后又向北进攻蓝田,再战,秦军被彻底打败。接着攻到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入秦宫之后,就想长期住在那里。张良说:“秦国暴虐无道,沛公才会来到这里。您为天下除去了残暴的秦国,应该俭朴行事才对。如今,刚进入秦国都城,就要安享其乐,这无异于助纣为虐。”刘邦听后便把军队驻扎到霸上。

项羽率军到达鸿门后,打算攻打刘邦。项伯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到刘邦的军中,私下会见张良,打算和张良一起离去。张良说:“现在情况紧急,我独自离开沛公,这不合乎仁义。”说完,便来到刘邦的住所,将情况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惊,说:“我该怎么办呢?”张良问:“沛公真的想背叛项羽吗?”刘邦说:“是浅薄愚陋的小人叫我据守关中,不接见诸侯,说这样做就可以在秦地称王。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张良说:“沛公仔细想想,以现在的实力能够打败项羽吗?”刘邦沉默了很长时间才说:“不足以抵抗。现在该怎么办?”张良听完这话,便强拉着项伯过来。项伯会见了刘邦。接下来,刘邦和项伯共饮,刘邦为项伯祝酒,并结为亲家。刘邦请求项伯回去转告项羽,自己不敢背叛他,之所以据守关中,是为了预防其他盗贼。项伯答应下来,回去后向项羽详细解释了这件事。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6)

汉元年,刘邦成为汉王,占据巴、蜀二郡。张良在返回韩国之前,对刘邦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掉所有经过的栈道,以向天下显示自己不再返回的决心,借此消除项羽的疑虑呢?”刘邦听后,命张良返回,烧掉了经过的栈道。

不久,张良回到韩国。这时,刘邦回师平定三秦,张良写信对项羽说:“汉王失职,想攻下关中,按照约定停止进放,现在不敢向东进军。”接着张良又写信给项羽,告诉他齐国反叛的事情。项羽信以为真,命令军队向北攻打齐国。顶羽放松了对刘邦的戒备。张良也趁机逃跑,走小道回到刘邦那里。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7)

刘邦的军队平定三秦后,封张良为成信侯。不久,刘邦率军向东攻打楚国,打到彭城时,汉军大败而返。刘邦下马靠着马鞍问张良道:“我想舍弃函谷关以东等地作为封赏来攻破楚国。要完成这个事业,哪些人能够帮助我?”张良建议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大将,他和项羽有矛,盾;彭越和齐王田荣不和,也可以利用;您的将领中只有韩言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想捐弃土地以搜罗将领,无妨任用这三个人。如果任用这三个人,楚国马上可以攻破。”刘邦于是派使臣去游说黥布和彭越。等到魏王豹反汉,汉王派韩信为将向北进攻,趁机夺下燕、代、齐、赵等国,并最终灭掉了楚国。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8)

张良经常生病,未曾单独挂帅带兵打仗,只是时时跟随汉王出谋划策。后来,项羽将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非常恐惧忧虑,就和郦食其商量削弱项羽的办法。郦食其说:当初商汤灭掉夏桀后,将夏桀的后代封在杞;武王灭掉商纣后,将商纣的后代封在宋;秦国失德弃义,灭掉六国之后,让六国百姓没有立锥之地。如果陛下能够使六国的后代各有封地,他们的君臣、百姓肯定会感谢陛下的恩情,崇尚陛下的德行,愿意听从陛下的指挥。这样的德政实行后,毕下马上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不久肯定会屈服的。”刘邦说:“好。马上刻好封印,先生带着去办这件事吧!”郦食其还没有出发,张良便来拜见刘邦。

刘邦正在吃饭,见到张良进来,说道:“在你来之前,有人给我出计削弱项羽的势力。”于是刘邦便将郦食其的计策全部告诉了张良,并问:“这个计策怎么样?”张良问:谁为陛下出了这个计策?这样做,陛下的事业肯定会覆灭。”刘邦忙问为什么。张良说:“臣请求用前朝的例子为大王解释。”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9)

张良接着说:“商汤灭掉夏桀后,将夏桀的后代封在尼,是因为商汤考虑到能够置桀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羽于死地吗?”

刘邦回答说:“还不能。”

张良又说:“这是其一。武王灭掉商纣以后,将商纣的后代封在宋,是因为武王考虑到能够得到纣的人头。现在陛下能够得到项羽的人头吗?”

刘邦回答说:“不能。”

张良说:“这是其二。武王进人殷都之后,在商容的里门显示他的德行,释放被拘禁的箕子,修整比干的坟墓。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些吗?”

刘邦回答说:“还不能。”

张良说:“这是其三。武王将巨桥的粮食、鹿台的金钱,全部赏赐给贫穷的老百姓。现在陛下能散尽府库的钱币来赏赐贫穷的人吗?”

刘邦回答说:“不能。”

张良说:“这是其四。周武王灭商之后,废弃兵车改做乘用车,把武器倒放着,覆盖上虎皮,以向天下人表明不再打仗。现在陛下能够停止战争,不再用兵吗?”

刘邦回答说:“还不能。”

张良说:“这是其五。周武王把战马都安置到华山的南面,表明它们没有用处了。现在陛下能够不用自己的战马吗?”

刘邦回答说:“还不能。”

张良说:“这是其六。周武王把牛放到桃林的北面,表明不再运输辎重。现在陛下能够放牧牛群,不再运输辎重吗?”

刘邦回答说:“还不能。”

张良说:“这是其七。现在天下的才能之士背离亲戚,舍弃祖坟,告别故旧,跟从陛下作战,正是希望能拥有自己的封地。如果陛下恢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等国的后人,天下有才能的人肯定会回到自己的国家,侍奉自己的君主,伴随自己的亲戚,与他们的祖坟、故旧亲友在一起。到那时候,陛下和谁一起去争夺天下呢?这是其八。现在,唯有使楚王的实力不再强大,否则六国被立,他们肯定会顺从楚国的。到那时,陛下怎么控制他们,使他们臣服呢?所以说,如果采用客人的计谋,陛下的大事肯定会没有着落。”

刘邦这时吃不下饭了,吐出嘴中的食物,大骂道:“这个笨儒生,差点坏了我的大事!”立即下令销毁印章。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0)

汉四年,刘邦将项羽追击到阳夏之南。因为战事不利,刘邦坚守固陵,向其他诸侯请求支援。诸侯迟迟不肯发兵。这时,张良给刘邦出计,刘邦采用后不久,诸侯就全部率军到来。汉六年,刘邦封赏功臣。张良未曾立有战功,却被刘邦封赏。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张良的功劳。让他自己选三万户为封邑。“张良说:“臣起于下邳,不久遇到陛下,这是上天将臣下送给陛下。陛下采用臣的计策,侥幸取得成效。臣封在留县就已经很满足了,不敢承当三万户。”刘邦于是封张良为留侯。接着又大封功臣二十多人,其他人因为日夜争功不休而没有得到封赏。

刘邦在洛阳南宫时,常常看到将领们坐在一起交谈。刘邦问张良:“他们在谈什么?”张良说:“陛下难道不知道吗?他们要谋反。”刘邦说:“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张良说:“陛下出身布衣,现在正谋求夺取天下。陛下成为天子后,所封的人都是您喜欢的人如萧何、曹参等,所诛杀的人都是您仇怨的人。军吏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封赏。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全部封赏,又害怕因为平时的过失而诛杀他们,所以聚在一起要谋反。”刘邦担忧地问:“那该怎么办呢?”张良说:“在熟悉的群臣中,汉王最憎恨谁?”刘邦回答说:“雍齿数次侮辱我,使我窘迫,我一直想杀他,但因为他的功劳显赫,才没杀他。”张良说:“现在赶快赏封雍齿。群臣看见雍齿被封,便会解除忧虑,不再担心自己不受封了。”刘邦于是设置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自酒宴回来,都高兴地说:“连雍齿都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什么可忧虑了。”

后来,刘敬劝说刘邦定都关中,但左右大臣都是崤山以东之人,不同意刘敬的建议,劝刘邦定都洛阳。他们说:“洛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地理位置优越,它的坚固足以当做都城。"张良劝刘邦道:“洛阳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不能够长久地作为都城。关中左面临崤山、函谷关,右面靠陇、蜀,沃野千里;南边接近巴、蜀之地,北面有放牧的便利,地势险要。以关中为都可以控制诸侯。诸侯如果安定,就可以利用黄河、渭水,向西运输物资;诸侯如果叛乱,军队可以顺流而下,又可以运输军队粮草,予以及时镇压。关中可以说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的建议是可以接受的。"刘邦听后,立即起程,将都城迁到关中,张良也跟着进入关中。

汉十一年,黥布造反,刘邦亲自领兵攻打。张良对刘邦说:“臣本来应该和大王一起出征,无奈身体患病,不能够前去。臣提出一条建议:楚人勇猛,希望大王不要与楚人争锋。”汉十二年,刘邦打败黥布的军队后返回,张良对刘邦说:“臣家世代为韩相,韩国被秦国灭掉后,臣不惜千金寻求刺客,想为韩国报仇。那时天下人为臣的举动震动。现在臣靠兵法辅助帝王,受封万户,位列侯爵。这是平民百姓的最高荣耀,我已经很满足了。我现在愿意放弃人间的杂事俗务,过云游四方的生活。”刘邦同意了张良的请求。从此,张良开始隐居。

当初在下邳的一座桥上,张良从一位老者手中得到《太公兵法》,指导他成就功名。十三年后,张良跟从刘邦路过济北,果然见谷城山下有一块黄石。张良将黄石带走,把它视作最贵重的宝物来祭祀那位老人。

《孙子兵法·行军》篇有:“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没有具体条约突然求和,这其中必有阴谋。张良先引诱秦将投降,又趁机袭击他们的军队。《孙子兵法·九变》篇有:“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高明的将帅考虑问题,必定兼顾利和害。张良借前朝例子给刘邦讲道理,并一一驳斥了郦食其的论点。《孙子兵法·形》篇有:“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善战之人既显不出智谋的名声,也看不出勇武之功。这叫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张良虽然没有战斗之功,但他的计谋却是至关重要的。《孙子兵法·九地》篇有:“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在廊庙里反复研究作战大计。张良在秦汉之际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孙子兵法·军争》篇有:“锐卒勿攻。”敌人士气正盛时,不要去攻击。张良认为楚人剽悍,劝说刘邦不要和他们正面争锋。

揽尽天下运筹于帷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1)

温馨寄语:

其实,谁都会有烦恼,谁都会遇到难事,只是乐观向上的人,浑身散发热情与希望,少了抱怨、多了行动。无论何时,请记得把开心变成一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