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1)

《丛林之书》是英国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1907年)的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代表作,作为“电影《奇幻森林》的原著故事,也是《人猿泰山》的灵感来源”。

每个读了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对那个远离人类社会的丛林充满好奇,更是对那个本领高强、深谙丛林法律的少年莫格里充满好奇。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是展现了莫格里在自我身份认同上的困境,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自我剖析,非常值得读者去关注和思考。

人物档案

徐莉莉: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2020“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2)

怎样读这本书?

本书的前六章围绕莫格里塑造了一批各具个性的角色,从莫格里出现在西奥尼里山的狼窝外而被狼爸狼妈收养开始,各种角色陆续出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呢?他们与莫格里是什么关系呢?(亲人、朋友、敌人……)他们与莫格里分别因为什么事件联系到一起了?他们在莫格里的丛林生活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画出角色关系图。你可以用树形图,可以用网状图,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式来梳理出角色的关系。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3)

本书中角色众多,个性鲜明,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他画一个气泡图,把你对他的了解展示出来。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4)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5)

围绕着对“丛林法律”的遵守与破坏,作者塑造了两个维度的角色对立。

第一个维度是遵守丛林法律的角色与不遵守丛林法律的角色。狼族群,褐熊巴卢、黑豹巴希拉、蟒蛇卡阿、大象哈蒂等,他们是遵守并维护丛林法律的,他们也是莫格里的亲人、朋友与老师。而老虎谢尔汗、猴群、红毛狗等,他们无视丛林法律,是丛林居民的敌人。本书的许多故事就是讲莫格里及朋友们与这些劲敌的激烈战斗。

第二个维度,这是两个群体的对立。一个是丛林里的动物,他们大多数遵守丛林法律,深谙每一条丛林法律都有它的缘由,比如书中的丛林里有一条法律,动物不能吃人。因为吃人会引来人类大规模的报复,到时候大家都难逃厄运。所以即使在遭遇人类骚扰甚至捕杀的时候,丛林动物们依然坚守原则。另一个群体则是指人类,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创造力上都远远高于动物,但却常常视规则于不顾,因为贪婪、愚昧等诸多因素,一次次打破规则。他们肆意捕杀动物,还把火种引入丛林,造成灾难。

读懂了这两种对立,我们就能发现,印度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双重印记,让吉卜林深刻地思考 着丛林法律与人类文明的矛盾冲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一百年后的我们仍然无法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本书让我们认清并反思一个现实:人类社会已越来越远离丛林精神。

梳理丛林生活

1. 学习丛林生活本领

就这样,莫格里在狼群中生活了下来,他跟狼爸爸学本领,跟巴卢、巴希拉学本领,哪些本领呢?你可以用表格整理下来。

2.梳理丛林法律

除了学习生活的技能,莫格里还要学习“丛林法律”。比如前面说到的,狼爸爸要想收养莫格里还要经过狼群大会的认可。再比如这一条法律前面还没完全说完,后面还说了:在崽子们第一杀死一头公鹿以前,狼群的狼绝不能任何借口杀死一只狼崽。你说说看,这一条法律是什么意思吗?

请你把散落在故事中的各条“丛林法律”收集起来,并想一想每一条规定目的是什么。

“丛林法律”收集表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6)

思考:

以上这些丛林法律的本质就是为了让丛林居民们遵守秩序,服从法律,能更好地生活,这些本质的东西汇集到一起就是丛林精神。这是本书的一个核心,也是本书的一条暗线,沿着这条线索,我们能串起本书的前六个故事,也能更好地理解后四个故事。本书的后四个故事也体现了丛林精神,你能举例说明吗?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7)

这本书里有大量的对丛林世界的描绘,这个与作者吉卜林本人的经历有关。吉卜林是一位英国人,出生在印度,6 岁时被送回英国读小学、中学,17岁中学毕业后又回到印度工作。之后,他又数次往返于印度与英国之间。对吉卜林来说,《丛林之书》中充满印度色彩的丛林便是他童年的乐土,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属。他自己也说过,他是将他听到和梦到的有关印度丛林中的一切都编织进了故事当中。

在这本书里,丛林精神是一条暗线,串起了本书的所有故事,它是这本书的核心。书中用的是“丛林法律”这个词,它其实是一套丛林生活指南,它强调的是一种秩序,主张公平公正等,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丛林精神,是让所有丛林居民能安定地生活的规则和方法。这些让我们看到作者吉卜林的理想,他 希望自己生活的人类社会是他心目中美好的样子——有秩序讲规则、公平公正。

丛林战斗

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有的是一次惊险的战斗,有的一个令人震撼的场面,你是怎么对这些故事进行梳理的呢?从莫格里的故事中挑选三个,用下面的故事地图来分析分析吧!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8)

思考:

(1)通过梳理、分析,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2)本书的后四个没有莫格里参加的故事,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梳理呢?

直面挫折 汲取成长的力量

1. 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

莫格里最终获得了丛林居民们的认可与爱护,甚至在很多时候,他成了指挥丛林居民与敌人进行战斗的重要人物。可这一切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最初,莫格里被狼爸狼妈收养还要经过狼群大会来决议呢。在丛林生活很长时间后,又是因为老虎谢尔汗的挑唆,一半以上的狼还是反对莫格里继续待在丛林。所以说,莫格里在丛林中的生活也是有非常多的困难与挫折的。

在你看来,莫格里能在丛林中顺利生存下来直 至受到拥护,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或挫折是什么?(是打猎寻找食物吗?是在丛林中快速奔跑吗?是学习丛林密语丛林法律吗?)

是的,他到底是丛林中的居民还是人类社会的村民,这个是一直困惑他的大问题。他曾经因为这个被赶出丛林回到人类的村子,又因为这个差点被村里人杀害。他也不能完全弄清自己属于哪儿。说他属于丛林吧,他的外形又是个人类,说他属于人类吧,他的生活习惯、想法又与村民们格格不入,不能很好地融入村子里的生活。这个问题也许到最 后 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呢。

无论如何,莫格里终究是在丛林中很好地生活了下来,受到了丛林居民们的爱护,并且逐渐成为重要的角色,你觉得原因有哪些呢?

乔比的生活故事绘本阅读(我应该到哪里去)(9)

少年莫格里最终成了丛林之王,丛林居民们都爱护他拥戴他,可我们都知道这一切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从前的莫格里总是天真地认为他曾经帮助过的那些狼都是他的兄弟。但是在老虎谢尔汗的挑唆下,一半以上的狼反对莫格里继续待在狼群中生活。遭到背叛,莫格里很难过,更多的是不明白。当他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回到人类的村子时,却又被人们不容,差点被村子里的人杀死。

这到底是为什么?他到底是谁?是丛林中的居民还是人类社会的村民,这个是一直困惑他的大问题……故事里莫格里两次被迫回到人类社会,又两次返回丛林。莫格里的身份认同难题,实际上反映了吉卜林对于自己身份认同的矛盾心理和对家的渴望,莫格里的两难抉择就是吉卜林的两难抉择。出生于殖民背景的印度,游走于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人,渴望英国的上流社会接纳他,但他内心又更赞同人类应该生活在印度丛林这样没被“人类文明”破坏的地方,他内心的矛盾和他的身份认同一直困扰着他。

文:徐莉莉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067-1068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