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他人做什么事可以根本不用面对面提出你的意愿,也不用说得明白无误,采用一种旁敲侧击的方法有时候更奏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任何事换个角度去想?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任何事换个角度去想(换个角度说话)

任何事换个角度去想

说服他人做什么事可以根本不用面对面提出你的意愿,也不用说得明白无误,采用一种旁敲侧击的方法有时候更奏效。

公元前636年,在外流浪19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支持下,就要回国为王了。

渡河之际,壶叔把他们流亡时的旧席破帷当宝贝似的搬上船,一件也不舍得丢掉。重耳一看,哈哈大笑,说自己就要回国为王了,还要这些破烂干什么?他命令将这些东西全部抛弃。狐偃对重耳这种未得富贵先忘贫贱的言行非常反感,担心以后重耳会像抛弃破烂一样,把他们这些陪伴他长期流浪的旧臣也统统抛弃。于是,他当即向重耳表示,他愿意继续留在秦国,因为。外奔波了19年,自己现在心力交瘁,已经像刚才重耳丢弃的旧席破帷一样无法继续发挥价值,回去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重耳一听便明白了狐偃的意思,马上做了自我批评,并让壶权把东西一一捡回,表示返回国后,一定不会忘掉狐偃的功劳和苦劳,要狐偃和他同心同德,治理晋国。

在对别人进行劝说时,往往不能直截了当地指出对方的意见和观点是错误的,这时若能旁敲侧击,会更容易被对方

所接受。

著名的出版业巨人哈斯特是从创办报纸起家的,经过几年的奋斗,他拥有了23种报纸和12种杂志。一次,这位杰出的人物遇到了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著名的漫画家纳斯特为他绘制

了一幅令他大失所望的漫画。

哈斯特觉得这样可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让他重画一幅令人满意的漫画才行,可是怎样才能让那位著名的漫画家同意不采用最初的作品呢?而且,

这样一来,他一定会有受挫感,怎样才能让他愉快地重画呢?

当天晚上,大家一起共进晚餐的时候,哈斯特故意对那幅失败的作品好好地赞赏了一番,他表示:“本地的电车时常让许多小孩子不慎伤亡。有的时候,驾驶电车的司机看上去简直不像活人,倒像个死人。照我自己看来,那些人好像看着孩子们在街上玩耍,却毫无顾忌地冲上前去。”这时,纳斯特激动地一跃而起,惊奇地说道:“老天!哈斯特先生,这个场景足以画出一张让人震撼的图画

来啊!你把我那张画作废吧,我给你重新画一张更出色的。”就这样,纳斯特异常激动地待在旅馆里,连夜创作漫画,第二天果然就送来了一幅异常深刻的漫画。

精明的哈斯特诱使纳斯特主动提出将自己的画作废,并自愿加班创作一幅新的漫画,是因为哈斯特利用暗示来将看似突发奇想的灵感不着痕迹地移植到了纳斯特的心里,以致纳斯特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一幅新的杰作。

对于有抵触情绪的人进行正面说服虽然能够表达说服者的诚心,却不能达到解除对方抵触的目的,而如果在形式上加以改变,却能达到正面说服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付出很大代价攻克了太平洋上的一座日古岛屿。最后的十几名日本士兵退到一个山洞里。无论洞外的美军怎么赋话,他们都拒不缴枪,并拼命朝外射击。美军此时真是无可奈何。忽然有位美国兵灵机一动,半开玩笑式地向洞里的日本兵做出一个许诺:如果投降,就让他们去好莱鸟一游,看一看演员们的风采。没想到这句话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枪声停止了,那些刚才还在顽强抵抗的日本兵一个个爬出了洞穴,缴枪投降了。最后,美军司令部为了维护信誉,竟真的安排这些俘虏飞抵好莱坞,大饱眼福了一次。

侧面说服并非是歪打正着。二十几岁的日本兵虽被灌输了不少武土道精神,但正当年少,哪个没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好莱坞是个梦幻的世界,吸引着成千上万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心,对于这些无视生命的日本兵来说也有着超凡的魅力。美国人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态,达到了说服的效果。

约翰的公司正值生意兴隆之际,忽然因一件意外的事件濒临破产。约翰回到家中,痛哭流涕,想到这20年的艰难创业即将毁于一旦,他的精神陷人极端绝望的境地。他不吃饭不睡觉,心里满是自杀的念头。妻子琼开始也和约翰一样悲痛欲绝,但她看到约翰的样子,明白该是自己拿出勇气的时候了。她一遍遍地劝慰约翰,说些“忘记这一切,从头干起”的鼓励话,但约翰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依然沉酒于绝望之中。琼看到正面的劝慰不能奏效,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她坐在约翰的身旁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诉说起今后生活的可怕。“你的公司破产了,我们这个家可怎么办,两个孩子的学费怎么筹集,我怎么和孩子们去解释?他们将不能和同学一起去度假。”琼哭得那么伤心,约翰从迷茫的状态下慢慢清醒了过来。他想到自己对妻儿的责任,想到这个灾难也同样降临到了家人身上,立刻收起了悲伤,对琼说:“不要难过,我们重新开始。”琼笑了,对约翰说:“看来要扮演被安慰者才行。”

关键时刻,琼改变了策略,使约翰重新恢复了勇气。我国的古人很喜欢采用一种叫“隐语”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方法非常含蓄,给人一种优美、曲折的感觉。通常是借别的词语或手势动作做出暗示,让对方猜测。巧妙使用隐语不仅可以把话讲得生动、脱俗,而且容易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兴趣。

周武王灭殷商,入商都朝歌。武王听说殷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于是前去面见,询问殷朝灭亡的原因。

殷长者对武王说:“您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改日再谈。”约定的日期到了,可是殷长者没有前来赴约。武王感觉很奇怪。周公说:“我已经知道了。此人是个君子,不愿指责自己的君王,但不能明言。至于他约而不到,言而无信,实际上暗示了殷商灭亡的原因。他是在用隐语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啊。”齐景公伐鲁,接近许城时,找到一个叫东门无泽的人。齐景公问他:“鲁国的年成如何?”东门无泽回答说:“背阴的地方冰凝到底,朝阳的地方冰厚五寸。”齐景公不明白,把这事告诉了晏子。晏子回答说:“这是一位有知识的人,您问年成,而他以冰作答,这是合于礼的。背阴地方的冰凝到底,朝阳地方冰结五寸,这表明节气正常,节气正常意味着政治平和,政治平和就上下团结,上下团结年成自然好。您攻打一个粮食充足、上下一心的国家,恐怕会把齐国百姓弄得很疲惫,会死伤不少战士,结局恐怕不会如您的愿。请对鲁国以礼相待,平息他们对我国的怨恨,遣返他们的俘虏,来表明我们的好意吧。”齐景公说:“好!”于是他决定不再伐鲁。

使用隐语需要对方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否则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对对方进行旁敲侧击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对方的心理和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