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在讲究传统的老辈人眼里,只要还没出正月,那就是还在年节里。既然在年节里,祖辈流传下来的年俗自然是要遵从的。那你知道正月十七都有哪些传统年俗吗?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1)

正月十七的八大传统习俗

落灯、收灯

老话说“正月十三上灯日,正月十四试灯日,正月十五正灯日,正月十六完灯日,正月十七落灯日”。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2)

到了正月十七这天,人们就要把已经挂起来的灯笼重新摘下来,统一保管好,收藏起来,留待下次再用,这一过程就叫做“落灯”、“收灯”。寓意,喜庆的节日已经结束了,该收收心,生活要回归正轨,要好好工作、学习了。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八,时间上差不太多。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3)

拉“死鬼”

正月初一人们要祭拜祖宗,把祖宗请回家一起过年,等正月十六的时候再送走。这时候就会有一些“孤魂野鬼”会跟着一起来,十六送走的时候,“孤魂野鬼”为了享受供奉,赖着不走,在村里捣乱。在正月十七这天,人们要点火驱邪,把这些鬼赶走,称为“拉死鬼”。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4)

来源已经不可考,整个过程却是非常隆重的。旧时正月十七晚上,人们敲锣打鼓,拎着灯笼,跟着两名扮演“鬼差”的村民在村里抓鬼。等把扮演“死鬼”的人抓到以后,由两名“鬼差”拉着,到家家户户去驱鬼,意寓把每家每户的“鬼”都赶出来抓住。然后来到村外,由扮演“判官”的人审问“死鬼”,之后把“死鬼”戴的高帽子扔进火里烧掉,意寓将“死鬼”们统统烧死。拉死鬼在旧时是一种很隆重的驱鬼仪式,也称为“傩仪”。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5)

打小人

打小人

生活中那些暗中使坏的“小人”,总是让人十分的讨厌。正月十七是“白虎启齿日”,旧时是祭拜白虎,后发展为打小人。把用纸剪好的小人放到地上,用鞋底用力抽打一番 ,然后烧掉。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可以避开那些小人,诸事顺利。

熏虫

很多地方叫“送蚰蜓蝎子节”。在十七晚上,在院子里点上一堆篝火,待其自然燃尽以后,把尚未熄灭的火炭用铁锹铲到大门外。意寓把蚰蜓、蝎子等毒虫送走,保护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不受毒虫伤害。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6)

吃面条

俗话说“上灯圆子落灯面”,所以在正月十七这天要吃面条”。

这天的面条越宽越好,因为正月十七又是“中年人的生日”,中年人是家里的顶梁柱,肩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难免会有些焦躁,需要放宽心态和稳定,吃碗“宽心面”,取个放宽心态日子日子越过越顺的好寓意。

忌动针线

正月十七又被称为“针刺日”,古代妇女一年到头都要忙于针线活,在十七这天停止动针线,来保护视力。

正月二十死人吉不吉利(正月十七拉死鬼)(7)

忌熬夜

正月十七是“老鼠嫁妮”的日子,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要早点熄灯上床睡觉。也是告诫人们,过了十七就要正式开始工作和上学了,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结语

以上就是大年十七,大体的风俗习惯 ,这些年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人们这样做就是为讨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如果你也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万事顺心,不妨在正月十七这天,吃一碗香喷喷的面条,老传统不能忘,需要我们的传承,照着吃虎年添喜气。

祝各位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这就是年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