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读书的重要性,高尔基先生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古往今来贤人义士对于读书的推崇。10月1日至6日每天10:15分,BTV文艺频道《文化之约》栏目与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合力推出国庆特别节目《名人大讲堂》。之前已有于丹、阎崇年、萨苏、康震、曹文轩等来自各领域的名家齐聚大讲堂,今天将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在节日期间为您奉上一场精妙的文化盛宴。

主讲人简介

王立群,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是七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

导读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语言宝库,它里面不但有丰富的智慧,有人生的经验,还有大量的中国古代的礼仪。当代的一些礼学家以及研究礼学的人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的礼仪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叫无处不在,第二个特点叫无时不有。王立群教授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成语“布衣百姓”、“食不甘味”、“南面称尊”、“过庭之训”,概括了从天子到百姓,从生到死,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事都离不开的中国古代的礼仪;在“长幼有序”、“亲疏远近”的成语中谈到礼的本质就是秩序;从“分庭抗礼”、“八拜之交”、“屈己下人”、“入门问讳”等待人之礼的成语中,王立群教授强调要有一种谦卑之心,心怀谦卑对生活中的每一次获得就会感恩、心怀谦卑,你对生命之中的每一次失去你都会很淡然,很淡定,但如果你没有谦卑之心,你在很多处事的时候你可能会表现得过急,失去了礼仪。

本期《文化之约》,王立群为大家读解《成语中的中国古代礼仪》。让我们一起从下面这段访谈笔录中先睹为快,更多详情请关注10月6日10:15分BTV文艺频道(歌华有线22频道或622频道)播出的内容。

《文化之约》国庆特别节目《名人大讲堂》之王立群 访谈笔录:

成语典故一鸣惊人主角楚庄王(成语之中有玄机)(1)

王立群:当年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林放,他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礼”。孔子是这样回答的:“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什么意思呢?他说:“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我就没法回答。‘礼’太大了,那我只好给你简单化一点,与其我们平时搞的奢华一点,倒不如简约一点;与其太注重形式,那我们倒不如更注重它的内容”,孔子就这样回答的。

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叫八拜之交,一说到八拜之交很多人那肯定说,异姓的兄弟、异姓的姐妹结为兄弟姐妹的时候拜八拜叫八拜之交,或者拜八个方向叫八拜之交,这都不是八拜之交的原意。八拜之交是什么呢?八拜之交是对违背礼仪的人的一种惩罚。它特别指的是对世交长辈行的礼仪。

北宋有一个大文人叫文彦博,他是一个长辈而且名气很大,当时有一个官员叫李季很傲慢,文彦博听说以后,想教训一下李季。文彦博当时在北宋的都城就是今天的开封做官,这个李季来拜访他,来了以后让到客厅里边,但是文彦博长时间不出来,把他晾到客厅里面,这就对他是一种惩罚。过了很长时间,文彦博出来了对李季说了,他说你父亲是我的门客,那么你见到我是见到长辈了,那么今天你就对我拜八拜吧,然后李季就对着文彦博拜了八拜,这叫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晚辈对世交的长辈,行的礼叫八拜之交。

成语典故一鸣惊人主角楚庄王(成语之中有玄机)(2)

弄璋之喜、弄瓦之喜,这两个成语源自《诗经·小雅》的斯干篇,它说什么呢,生一个男孩你要给他一个玉来玩;生一个女孩你要给她一个陶制的纺锤来玩。这男孩女孩为什么给的东西不一样呢?这是因为男女分工不同,所以无论生男生女我们都高兴,所以生男孩有弄璋之喜,璋就是玉,生女孩有弄瓦之喜,那个瓦就是指那个纺锤。

此外,“东道主”、“百里一习”,在这些表达宾主之礼的成语中还有哪些故事?“杀鸡为黍”、“如履如临”的人生之礼,又会给予我们哪些启示?聆听名家心语,学习生活大智慧。更多内容,敬请关注10月6日10:15分,BTV文艺频道(歌华有线22频道或622频道)播出的《文化之约》名家大讲堂系列节目《成语中的中国古代礼仪》。

获取更多文艺精粹,敬请关注“BTV文艺频道”官方微信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