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在育龄期妇女中特别常见,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少女性因为被查出“宫颈糜烂”而惶惶不安,甚至认为会得宫颈癌,从而四处求医,花费大量金钱进行治疗。“宫颈糜烂”真的很严重吗?

一、“宫颈糜烂”并不是疾病!

宫颈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正常的宫颈分为内口和外口。宫颈外口(医生肉眼能看到的部分)的表面被一层鳞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光滑,呈粉红色;宫颈内口由一种纤细且会分泌黏液的红色柱状上皮细胞所覆盖。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鳞状交界外移,宫颈外口周围形成红色转化区,医生在检查时,会发现宫颈局部充血呈现红色,就称其为“宫颈糜烂”。“宫颈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当宫颈发生慢性炎症时,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也会被柱状上皮所覆盖,这时候的“宫颈糜烂”就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

“宫颈糜烂”一词是由英文cervical erosion翻译而来,由于肉眼观似糜烂,过去称为“宫颈糜烂”,现在看来当时的翻译有些不妥。“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正的上皮缺失,而是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的正常生理现象。这一生理现象用“糜烂”冠名不太妥当,因此国外学者已经建议将“糜烂”一词废除,代之以“外翻”或“异位”。有人早在1991年就指出,“宫颈糜烂”一词是一个时代的错误,建议摒弃这一术语,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或异位。在我国《妇产科学(第7版)》前言中明确表示:要和国际接轨,重视知识更新……不断更新临床诊断治疗标准。例如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内是应该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一诊断的,但是由于不少医师知识更新缓慢,仍然有很多医师在诊断“宫颈糜烂”。

女性一般容易得宫颈糜烂是为什么(女性避坑宝典之)(1)

二、“宫颈糜烂”会发展成宫颈癌吗?

大家对于“宫颈糜烂”这么恐惧,其实不是怕什么“糜烂”,而是担心宫颈癌。那么,宫颈糜烂真的会导致宫颈癌吗?

体内雌激素水平会相对较高时,“宫颈糜烂”比较常见,但是“糜烂”状的宫颈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又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主要指的是宫颈鳞状上皮的非典型增生)的风险与光滑的宫颈比较并无差异,移行带(而非“糜烂”处的柱状上皮)是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因此,“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不存在必然联系。

某些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也可呈“糜烂”状外观,这是导致很多女性认为“宫颈糜烂”会使自己得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有好多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宫颈并不“糜烂”,临床上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不少发生在宫颈光滑的患者身上。

女性一般容易得宫颈糜烂是为什么(女性避坑宝典之)(2)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宫颈癌的发生与宫颈生理性“柱状上皮移位”无直接联系,即与宫颈看上去“糜烂”还是光滑无多大关联。因此,“宫颈糜烂”不必过分恐慌,“宫颈糜烂”不等于宫颈癌。

妇科检查时发现的“宫颈糜烂”的表现仅仅是一临床体征,可以是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外移,也可以是病理性改变,如感染或CIN或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因此,首先要进行初步鉴别,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处理及诊疗方案[1]。

女性一般容易得宫颈糜烂是为什么(女性避坑宝典之)(3)

Ref:

1.曹青平。“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 (1B): 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