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与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彼此心领神会,相互欣赏,而二人的仕途之路却有着截然不同,他们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两个响当当的人物,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辽阔,沉醉于闲适田园的幽静时光,而二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也给予了他们别样的人生,他们一个年少成名,金榜高中,从此官场沉浮起起落落,一个至纯山水遨游四方,不惑之年,进士落第 ,一介布衣,却乐得快活,他们一个温润如玉,一个潇洒意境,两个个性不尽相同的人,因诗相识,也因诗相知,文人之间诗文唱和,实属平常,而彼此间要成为知己,却需要一份知我懂我的默契,难怪孟浩然会在诗歌中写道:《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世上能够像王维这么懂我的人又有几个人呢,那么王维与孟浩然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有趣又动人的故事,二人的相互理解,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风格异同(唐代山水田园派诗歌)(1)

唐诗是中国文明的瑰宝,如果你问我,你最喜欢哪个时候的唐诗?我的答案是盛唐的诗歌,盛唐有一个叫山水田园诗派,那么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呢?王孟,就是指的王维与孟浩然,王维是山西人,字叫摩诘,号摩诘居士,所以王维喜欢佛教,他是唐代诗人,也是个音乐家,当然也是一个画家。我们今天只讲他的诗歌王维广为大家所知道的诗歌很多,比如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的知名度,我相信相当的广,孟浩然呢,他的名气比王维要略微小一点,但也只是小一点点而已,浩然两个字呢?其实是他的字,他是哪里人呢?他是湖北襄阳人,讲到孟浩然,我们一定熟悉他的这一首诗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春晓》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这么两个大诗人之间,他们处于同一个时代。

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风格异同(唐代山水田园派诗歌)(2)

王维

写的相似的风格的诗又构成了同一个诗歌的流派,所以我们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来讲,其实他们是好朋友,我们才放在一起讲。那么王维与孟浩然他们两个就是非常相知相得的一对好朋友,朋友关系好不好?

开元28年,也就是公元的740年,这一年王维40岁,被升为殿中侍御史,在同年的冬天,又被任为知南选,要到岒南任职。那么他从长安到的第一站就是襄阳,然后从襄阳当然就南下了,顺便经过襄阳有他的老朋友孟浩然,他要利用这一次公务出行的机会来见见自己好多年没见的老朋友,大概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到了襄阳,因为王维公务在身,所以当地的官员当然就出来接待他。王维看到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他说,我有个好朋友叫孟浩然,是你们襄阳本地人,我很想去见见他,希望你派个人带带路,去找他,这位长者一听王维要去见孟浩然,这脸色一变,就说道你来晚了,刚刚几个月之前,孟浩然就因病去世了。王维一下就非常的惊讶,他说这怎么可能呢?孟浩然从长安离开的时候,我们约好的,总有一天我会来襄阳看他,现在来了,他居然不在了,再说孟浩然这个人年纪也才50出头,身体还好,我也知道,但也不至于说没就没了,这位长者就对他说,说来话长,其实就是孟浩然得了一场疾病,走的太突然了。听老者的这一番话,王维也是伤心。然后他就走到了桌边拿起笔,挥笔就写下了这首《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这里面说到了江水,江水其实是长江的一个支流,蔡州其实与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蔡瑁,如果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个人一定很有印象,因为他是一代的名士,又是一个军事家,又是一个战略家,曾经被曹操所重用,那么,蔡州这个地方因为蔡瑁而得名,那么现在蔡瑁去世了,泰州也就徒有其名了,大家看这首诗,王维写的其实是情深意长,我来到了襄阳,我只能看到江水每天在往东奔流,但是我看不到我想见的人,江水旁边如果没有孟浩然的话,那襄阳它就失去了灵魂,这就好像蔡州这个地方,假如说没有蔡瑁的话,那蔡州这个地方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这两句话其实把孟浩然的地位一下子说清楚了,也就是说把孟浩然作为襄阳这个地方的文化代表,就好像蔡瑁是蔡州的文化代表一样,其实王维对孟浩然的怀念并不仅仅在于这首《哭孟浩然》。

王维离开襄阳的时候,走到襄阳南边的时候,在一个刺史亭里面,他又想起了孟浩然,刚才我们介绍王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位画家,所以他就在这个刺史亭里面,凭着记忆把孟浩然的形象,画了一幅画下来,这个刺史亭,后来就被改为浩然亭了。所以从王维给孟浩然写诗,又画像,我们就知道孟浩然在王维心中就是挥之不去的一个感情。

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风格异同(唐代山水田园派诗歌)(3)

孟浩然

本是满心欢喜地来探望故人,却惊闻故人已逝,王维在震惊之余,却又无奈伤感,当年访古探幽,饮酒论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一个空字既感叹世间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又道出来王维内心的落寞与惆怅,时间倒转,王维与孟浩然是如何结识的呢?诗人才子们的聚会总少不了要吟诗作对,孟浩然又是说了什么,让王维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刚才我们说到王维获悉孟浩然去世之后,曾经问那个长者,他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孟浩然的去世与另外一个人有关,谁呢?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就是王昌龄最著名的《出塞》诗,那么王昌龄和孟浩然也是好朋友,当时他从岭南北归经过襄阳,蓦然见到老朋友来了,当然高兴,但是孟浩然当时其实正在生病,生了什么病呢?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叫毒疮,就是背上长了一个毒疮,他是对于饮食方面有的限制,不能喝酒,吃海鲜等等,要忌口。但是老朋友来了高兴,可能就忘了医嘱了,与王昌龄两个人就痛快地饮酒,吃起来,没想到终于这次复发以后再也没有治好,没几天就去死掉了,所以真的是可惜,如果对照了孟浩然和王昌龄的关系,我觉得王维与孟浩然的关系一点也不再孟浩然与王昌龄的关系之下。

王维和孟浩然,两个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呢?其实科举考试是他们结识的一个机缘,这个孟浩然跟别人不一样,他在襄阳老家,一直到了40岁的时候才想起来去进京赶考,结果呢,没考上,那么别的考生没考上,可能会到长安住下来再复习,准备下一次的考试,孟浩然不同,40岁来考科举考试,对他来说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来说,孟浩然进京赶考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大师,所以就是孟浩然想静心地复习准备下次的考试,他恐怕也安心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粉丝啊,有人写的诗也要向他求教,有的人可能要找他来喝酒,要来聊天,所以当时对于孟浩然的诗歌有这么一个评价,特别是五言诗,说他的五言诗,天下称其静美,称赞他写的诗是静善静美,也就是从五言诗的角度来说,孟浩然那是第一名,那么这么一个大诗人来到长安,也是写山水田园诗的,他一定引起了另外一个写山水田园诗的人注意,那就是王维。

王维与孟浩然一见倾心,从此以后他们就是好朋友了。当时王维经常招集一些文人诗人在一起雅聚。当然孟浩然是被邀请的贵宾,那么这一次,就是诗歌联句创作,轮到孟浩然出场了,写的两句是: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把这两句刚刚说完,王维就在一旁鼓掌哎呀,说这两句写的真好,好句好句。古人对这个诗歌觉得好,那就是好。微云河汉,疏雨梧桐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意向,但是诗歌特别是优秀的诗歌,它不再一些你没见过的,就是要把你经常见过的印象,通过一种思想和情感,把它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意境,那么这就是诗人当中的一个高手,孟浩然当然是这个高手啊,微云淡河汉,意思是云嘛不多,在天上映着之中显得很淡。疏雨滴梧桐雨嘛,开始下了,但是不大,有一滴两滴地滴在梧桐上,就把一个秋叶的景象,就写得非常的好,孟浩然非常讲究通过意象的组合来表达特定的这么一个情景,两个这么优秀的是认识的啊,此后当然就在一起访古探幽,饮酒赋诗了。也就是两个人就越走越近,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王维与孟浩然两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在饮酒赋诗中相互欣赏,也彼此越来越了解,王维知道孟浩然进士落第内心苦闷想回襄阳老家。于是两人想喝一场告别酒,找了一个小酒馆,王维是一个比较实诚的人,因为他了解孟浩然的个性,就对孟浩然说,你在乡间生活,你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复杂,所以像你这样的人,如果进入到官场仕途的话,那是很难协调的,你如果在乡间自由的读书写诗,喝酒,那才是真正的孟浩然,听到王维说的这么一番话。句句都说到了孟浩然的心里,然后他就拿笔说道,我写首诗送给你,就是这首《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以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意思是前段时间每天早上还出去啊,希望能够看看能不能认识一些权贵,希望能不能有机会啊,但是一次也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每次都是带着希望出去,带着失望回来,但是我又舍不得。与老朋友的告别,朋友之情就说出来了,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那就是对于第一第二句的回忆,当朝的权贵谁愿意来帮我呢?当朝的这些人,除了你,王维之外,又有几个人懂我的,还是回到我的故园,把故园房门关着,安静的读书,安静地体会属于自己的这么一个人生,所以孟浩然的这首诗一方面对经历有反思,对当朝的政治有批评,另外一方面也对于老朋友的这一份深情舍不得,最后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找到了。

所以王维也就写了首诗来回赠给孟浩然,这首诗是《送孟六归襄阳》: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读了这样的诗歌,你就知道什么叫知己,因为懂朋友心,所以说的话没有一句是假的,对孟浩然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决定回去以后,这个决定,王维觉得是英明的,所以他就对孟浩然说啊,说你没考上进士的时候,你曾经也想像司马相如来给汉武帝献佛一样的,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赢得自己的未来,那样不合适,你不是司马相如,而且唐朝也不是汉朝。

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风格异同(唐代山水田园派诗歌)(4)

那么这场酒会不久孟浩然就启程回家了,孟浩然回到襄阳,纵情在家乡的山水田园当中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也就是说他的诗歌创作,因为回到了家乡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这意义上来说,虽然失去了政治的舞台,但是迎来了新的创作的高峰,人生的得与失,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换一个角度去衡量的,孟浩然回到襄阳以后,王维一直觉得总有一天他会在襄阳再见,见到这位老朋友,所以面对着孟浩然的突然去世,不仅仅襄阳这个地方空了,他自己的内心也空了,所以王维,孟浩然一个是志得意满的状元,一个是郁郁寡欢的布衣,但是身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因为他们在诗歌和心性方面的和谐,这种差异完全在他们的关系当中消失了,这体现了俩人真挚的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