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ds、u1s1、dddd,前段时间,这一系列字符串开始在网络世界风靡,而它们最早出现在00后的聊天当中大约10年前,90后也曾创造出与之类似的火星文孩子创造并使用这些专属于他们的“语言”,是为了好玩,抑或是想表达一些什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yyds网络用词什么意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yyds网络用词什么意思(yydsu1s1dddd)

yyds网络用词什么意思

yyds、u1s1、dddd,前段时间,这一系列字符串开始在网络世界风靡,而它们最早出现在00后的聊天当中。大约10年前,90后也曾创造出与之类似的火星文。孩子创造并使用这些专属于他们的“语言”,是为了好玩,抑或是想表达一些什么?

其实,从两三岁咿呀学语到初高中的自编故事与自创小说,我们都能看到自创文化符号的痕迹。类似的现象归纳起来其实是青少年自创文化符号的具体表现。

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极度丰富的今天,青少年自创文化符号中积极与消极共存,创意与粗糙同在。这些文化符号既反映了青少年的成长需要,也反映出来自家庭和学校可以与之平等对话的文化符号的不足。如何走进青少年的内心,类似的文化符号又反映出他们怎样的成长需要与精神状态?

1 自创文化符号

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从发生学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与动物在生物学结构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动物的生理结构能够成型化、专门化与成熟化,因此动物出生不久就能断乳、离家、独立,并在有限的环境中生存。而人是“早产儿”,这里的“早产”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也包括社会学意义上的“早产”。人出生之后,生理器官并未特定化或专门化,其生物功能和社会功能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成长、成熟、学习、完善。由于人的未完成状态与长久的非独立生活状态,因此人必须要归属于群体,在群体互动之中,在创造性的或现实性的生活之中,在不同的文化滋养之中实现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人的独立过程相当漫长,除了有生物体意义上的独立以外,还包括人格与精神的独立,而后者显然更为漫长与艰难。因此文化、符号、意义成为人的另一个生活空间。人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改善已有的生活状态,在接纳、互助、包容、尊重之中实现着个体的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生理变化、个体认知与控制能力的发展、人际交往能量转向。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激发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通过对自我德性的不断追问,而推动其道德人格的逐渐生成与发展。

如何达成道德教育的本质,与其从外部遍寻答案,不如把目光聚焦到青少年自身。

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青少年,他们的自创文化符号、自创文化游戏就在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指点我们,含蓄地告诉我们,他们能创造出什么,能创造到什么程度,他们发展出了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发展潜能,如何实现自我完善的需求,他们的道德人格在怎么样的形成过程之中,等等。

举一个具有典型性的青少年亚文化中仪式化的例子。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某班级出现了两个隐秘的亚群体,第一个群体是“黄色笑话群体”,另外一个是恐怖故事群体。要进入第一个群体,必须通过三关的考验,每一个关口都是由群体成员给申请加入的成员讲两个黄色笑话,如果能听懂,则进入下一关,直至成为该群体的一员。该群体经常在课间休息时间考核申请者,并进行相关的笑话资源分享。而恐怖故事群体主要由住校学生参与,他们会在晚上或周末的特定时间,上天台分享恐怖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每个人会手持蜡烛,身披白床单(学校统一的床单被褥),在氛围的烘托下,更能进入恐怖故事的状态。这两个亚群体在高考之前一直在班级里存在,高考结束后则自动解散。

作为他们的同学与旁观者的我,在进入大学后,开始接受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多年之后,重新审视这两个青少年的亚群体,感受跟当年全然不同。

无论对哪个时代的青少年,高考都是极大的压力,甚至在今天,我自己和周围的朋友仍然会在压力大的时候,梦到重回高考考场的情景。而在高考的重压之下,青少年由于缺少其他的缓解方式,于是自发地用禁忌的性与刺激的恐惧,来抵制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压力。这是在用极端的本能感受来对抗高考压力,用身体和神经的另一种紧张来对抗高考的紧张。身体急剧变化的压力和高考的极端压力同时出现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自身找不到其他的解决方式,也缺乏更为积极有效的干预,因此出现了这种紧张对紧张,极致对极致的状态,并在高考结束后自然而然地消失。

同时,我也在假想,如果当时教师、家长知道并介入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会认为他们变坏了并带坏了别人吗?会劈头盖脸地指责学生道德品质恶劣吗?会伤心失望,觉得他们已经无可救药了吗?那又会对他们的高考,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暴风骤雨呢?有意思的是,当时没有任何老师和家长发现这些事,青少年以自己有限而又隐秘的方式发起并终止了这场对抗。

若干年后的现在,很多参与的学生也许都忘记了当年的这一幕,但作为旁观者的我却要在这一章写出来。我们对于青少年在学校的非正式仪式以及在仪式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符号知之甚少,有时候,这种知之甚少反而让他们颤颤巍巍地走过了成长的危机。而如果他们是一知半解的或是断章取义的,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在学校现有的教育和规范中,除了知识学习以外,想象力一直存在,它自发地参与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他们懵懂成长的资源与扶持,而学校教育,甚至包括一部分家庭教育,一直对其缺乏系统的引导与主动的参与。

在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和一生发展中,文化符号与想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过程伴随着全方位感知能力的成熟与发展,急需积极文化符号的引导与拓展。而遗憾的是,学校教育对此并不太重视,让很多青少年像我们那一代一样,在懵懂与被动中摸爬滚打。这意味着视觉化教育和认知-感性教育的缺失,与之相关的情感教育也缺乏相应的关注。

文化符号、想象以及符号世界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此过程中,符号的作用机制是以“世界转换为符号”和“内化为自己的符号”来实现的。如果可以将青少年的成长视作符号活动,那么它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世界不停互动的过程和结果。青少年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感受和自创文化符号进行自我建构,并形成自我。在感性、情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感知觉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青少年与儿童建立起感知觉探索,感知觉的体验有助于审美与社会认知敏感性的发展。知觉的敏感性可以培养,它需要结构化的教育加以重视。知觉灵敏性与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基于感知觉的学习对青少年的情感开发和交流能力非常重要。对于青少年来说,文化符号,尤其是图像比语言(具有社会性的语言)能更清晰且强烈地表达其情感。与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的互动,以及对它们的体验,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出现

2 以需要为契机

引导青少年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参与仪式的重要场域,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旨在培养青少年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了解青少年在仪式活动中自创文化符号的来龙去脉,以及青少年文化符号运作的方式与机制。这使得我们既能敏感地觉察青少年借文化符号希望传达出来的信息,也能因势利导,将相关信息变为引导青少年发展的动力。

各年级青少年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的适宜在依赖中发展,有的适宜在结伴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摸爬滚打中发展,有的适宜在援助别人中发展,有的适宜在开拓视野中发展。发展潜势差异的存在适宜形成群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合作、交流、帮助—依赖、策划—参与的关系。这些都是青少年文化符号产生、演化及其作用的过程、方式与结果。从青少年个体的经验看,进入较高年级,学生的关系网络扩大,活动的物理、心理空间产生新的开放。同时,青少年的定位角度也随之变化,自我的身份感拓展。

青少年群体和青少年自身通过自创文化符号形成自身的能量流。对于学校来说,青少年的自创文化符号是生成学校文化能量流的创造源,同时也在提醒学校现有育人方式存在某种局限性。不同的自创文化符号在创造方式、情感体验与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类型与程度的差异。低幼阶段的青少年想象力与模仿力较强,他们的自创文化符号带有相应的痕迹;高年级的青少年知识增加,他们会使用已有的知识系统符号来表征未知或朦胧的领域。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体验的敏感性增加,情感与理性容易出现剧烈地激荡,同时视野日益开阔,对流行文化兴趣浓厚,对美和个性化追求强烈。这些需求与发展态势都会成为自创文化符号出现的动力,从而让青少年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又充满秘密,让学校生活生机勃勃又暗藏玄机。

因此,我们既要引导青少年借自创文化符号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与能力,让不同的文化符号相互参照、印证处于相似发展阶段青少年的成长轨迹,也要帮助青少年的自创文化符号以促进发展为基本力排某些过度表现的文化符号带来的危害

对此,学校要明确自创文化符号可能促进发展,但发展的基石是以青少年健康积极的成长为导向的,不能脱离轨道地揠苗助长,也不能一味地另类搞怪,而是帮助青少年形成和谐完整的人格。当然,成长的潜能和动力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创文化符号就会自然而然地以相匹配的方式呈现,它们可能是阳光的、文明的、充满快乐的,也可能是阴暗的、焦躁的、野蛮的、禁忌的、具有攻击性的。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所谓的负能量的内容更多、更复杂。但负能量也是能量,它可以和正能量相互转化,同时不同类型的自创文化符号也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潜能若得不到抒发和提升性表达,就有被压抑和负向转化的可能。所有负能量的自创文化符号都有其滋生的土壤,比如在过分控制的成长环境中,青少年就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表现;在单调而压力大的环境中,青少年就容易发展出违规与禁忌的尝试。因此提供什么样的土壤,是学校需要认真规划的,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说的校园文化或者校风。

而根据已有研究,青少年在发展变化转型期最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候往往会有两种倾向:第一,为了在新的人际交往中取悦优势方,而压抑了自我的真实表达;第二,陷入冲突与压力之中,拼命折腾或无能为力。在何时需要干预,如何干预,是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谋划的,但无论如何,正视与了解是第一步

在正视与了解之后,学校可以通过班会、体育课、春秋游的机会策划游戏性的活动。游戏活动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更容易全身心地参与。游戏仿佛是婴幼儿的专利,却在青少年成长中被误读或缺位。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学校往往被视为青少年学习的场所,而忽视了它也是青少年重要的游戏场所。学校在传递知识和培养品德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为青少年创造游戏活动的工作。游戏活动是青少年自创文化符号得以展示的方式。关注游戏内容的变化也是观察自创文化符号的最佳方式。在此基础上,学校创造性地开发游戏活动,设计出相应的文化主题。这些游戏活动不仅不会与青少年的学科学习对立,反而能帮助并拓展学科学习的边界。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习,这恰恰是当前的学科学习所欠缺的,是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的学习,能够让青少年的发展在学校场域内得以尽情释放和有效干预。

学校还需要培养教师的敏感性,引导教师学会留心观察,关注青少年在班级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某种符号活动或游戏活动。在发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观察,在合适的契机进入并引导。对于低龄儿童,要鼓励他们自发地创造游戏活动,而对于进入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则需要关注符号与活动背后的成长需求。这需要留意如何将“自创符号”作为提高青少年自主性和学习效率的中介物甚至催化剂,引导青少年在符号作用下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以至于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互动

| 内容节选自《隐秘的世界——青少年自创文化符号的道德引导》

隐秘的世界

——青少年自创文化符号的道德引导

马川 著

马川,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性别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克拉克大学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上海市 “晨光学者”,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市妇女学会理事,入选“上海青年讲师团”第一批青年专家。

图书编辑 | 赵楚月

本期编辑 | 李映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