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体检的时候发现肌酐升高,担心得了慢性肾病,更担心会发展为尿毒症。其实肌酐轻度升高,并不一定代表存在肾衰竭,如长期健身的人群或高蛋白饮食的人群,也可存在肌酐轻度升高,需肾内科专科医生结合尿检等相关检查结果判断,如肌酐升高较明显也需判断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大部分为一过性,合理处理可恢复正常。

那么尿毒症有哪些症状呢?尿毒症的早期症状出现比如说恶心、乏力、纳差,还有浮肿、血压高这些,可能是尿毒症的早期症状。那么尿毒症有哪些并发症?尿毒症的并发症影响到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比如在消化系统可以引起食欲不振消化道一系列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在呼吸系统,可以引起尿毒症肺炎、尿毒症胸膜炎;在心脏,可以引起尿毒症心肌病、尿毒症引起的心衰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在血液系统方面可以引起贫血和出血;在内分泌方面,可以引起内分泌紊乱和失调;在神经系统可以引起尿毒症的脑病,在骨骼肌肉系统可以引起肾性骨病;还有些尿毒症引起抵抗力的低下,比如免疫力低下可以使病人容易引起感染,比如乙肝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往往要高于普通人群,还有些可以出现皮肤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等等,这都是尿毒症出现的并发症。

主要归纳几点就是:1.皮肤病变:瘙痒;2.血液系统:贫血;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厌食;4.神经系统:乏力、记忆力衰退;5.心血管系统:心衰、心律失常;6.呼吸系统:尿毒症肺病,7.肾性骨病

所以肌酐并不是唯一反应肾功能的指标,如果肌酐升高,也不一定就是尿毒症,反应尿毒中严重的指标,一是看血肌酐是否升高,特别是肌酐升得比较高,比如700-800,这时候尿毒症相当于比较明显;另外血钾高不高,有没高钾血症;是否有代谢性酸中毒;有没有心衰这些表现。血肌酐浓度下降并不代表肾功能一定恢复。比如某位慢性肾衰竭病人,肌酐浓度为450umol/l,由于没胃口,他只喝稀粥,不吃肉,卧床也不运动等,虽然测得血肌酐浓度下降了,并不代表肾功能恢复了。

高肌酐值与尿毒症:一般来说,体内血肌酐浓度越低越好,在200umol/l以内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大于700umol/l多数就是尿毒症,比较难以治愈。但是由于血肌酐测定方法限制,并不是说肌酐高就一定有尿毒症,因为监测中有假肌酐的存在。

目前,测定肌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最常用的那种容易受血浆中的蛋白、丙酮、维生素C、葡萄糖、丙酮酸、乙酰乙酸的影响,从而使肌酐结果偏高。所以有些人检测结果显示血肌酐浓度很高,但是临床症状并不严重。

也并不能单纯依据血肌酐结果来断定有肾衰或者是尿毒症,既要排除干扰因素影响,又要结合临床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研判。

尿肌酐高严重还是血肌酐高严重(肌酐高了就是尿毒症)(1)

尿肌酐高严重还是血肌酐高严重(肌酐高了就是尿毒症)(2)

尿肌酐高严重还是血肌酐高严重(肌酐高了就是尿毒症)(3)

尿肌酐高严重还是血肌酐高严重(肌酐高了就是尿毒症)(4)

尿肌酐高严重还是血肌酐高严重(肌酐高了就是尿毒症)(5)

尿肌酐高严重还是血肌酐高严重(肌酐高了就是尿毒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