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生存八大规则(机关不可不知的十大)(1)

每一个行业,都有约定俗成的暗语。

比如,家电销售领域的“白货”,房产销售部门的“逼定”,美容美发行业的“马后”,当然还有香港警匪片里的“条子”“凯子”“马子”等等。

暗语,透过既隐晦又直白的方式,表达了自己需要传递的信息。化解了特定情境下,沟通双方在场面或气氛上的尴尬、僵持与难堪。

机关,是领导发号施令的地方,有领导的地方就有机关。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意图。

领导意图,一般公开宣告、明令执行。但也有很多,是不露声色暗示的。

这就需要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反复揣测。中间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会。对领导意图的领会精确与否,决定了我们办事的质量和效率。

机关暗语,是领导意图以及机关规矩、惯例、文化的曲像化表达。了解机关暗语的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滴依照领导意图抓好落实,有助于我们更快滴融入职场团队大家庭。

阿甘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十大机关“暗语”,并逐条进行解析。诸君闲暇时,可以一观,有无道理权作一乐。

还是那句话,意犹未尽者,可以留言商榷,阿甘绝不介入论争。

01

开会时的“便装”

在机关,尤其是党政机关工作,一些比较正式的会议、活动场合,需要穿正装,有时则会专门要求着便装。

2015年7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部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当天,获邀的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穿着他那标志性的红色T恤衫出席座谈会。结果,蓝黑丛中一点红,特别惹眼和打眼,一散会就成了多家媒体竟向采访围堵的对象。

会后,更有媒体评论说:“周鸿祎,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炒作和宣传自我的机会!”过了一段时间,周鸿祎董事长在电视上亲自抱屈说:“说我炒作,真是冤枉。其实,那就是个乌龙事件!”

据他所言,那次会议,他本来准备穿正装,并备好了西装领带。结果,正式通知,请勿穿正装,着便装出席。他理解的便装,就是这件衣服。

谁知道,到了会场一看,齐刷刷全是“白衬衣、黑夹克”,就他一个红体恤。会后,有一个领导委婉告诉他,你讲的都挺好,就是穿衣服不够谨慎。

还好,周总反应机灵:“我是替中国股民穿了件红衣服!”他心想,我是真不知道党政机关便装的意思。

( 写作交流、获取资料,请私信小编。)

而且,众目睽睽之下,当时掉头就走的心都有了。哪里还会借以炒作?!

其实,机关里的正装,一般男士特指穿西装系领带,女士则为颜色和款式较为庄重的职业套装。

正式场合的便装,一般男士特指衬衣配夹克衫,女士则为颜色和款式可以略微活泼的职业套装。

一些正式场合,要求着便装,主要是为了适当缓解或稀释过于庄重严肃的气氛,暗示参会人要重视但不要过于拘谨。

但是,如果你穿着家居服、休闲服、冲锋衣、超短裙之类过于随便的服装去参会,那就超越了这种限度。

可能被会议主办方认定不够尊重,有故意炒作、拉低层次、破坏氛围、混淆格调的嫌疑。所以,很多高端社交场合,门口都会提醒一句:“衣衫不整者,禁止入内!”1 p9 R! v( _3 S; G9 K) }9 C1 y

阿甘与一个朋友谈及这个事件。他开玩笑说,周总的懊悔之处,也许主要就是怕领导误解了他。

可惜啊。如果周总身边的服务团队,多一个谙熟党政机关文化的人士,也许他就不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02

批示里的“研酌”

秘友,老秘网建议您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如需查看隐藏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回复点评几句,系统将自动替您支付3两文银给作者。如文银不足,请先投稿一篇,即可赚取10两文银。如恶意灌水,可能被重扣文银。详见新手必读或咨询右侧在线客服,感谢支持!

心有灵犀者,应该立马心领神会,立行立改。某企业集团监事会主任约谈一位子公司总经理,顺便提到了一件有些敏感的事。这位总经理没有当面否认、抵赖,而是当即回应说:“目前,没人告诉我,我回去之后立即了解!”

你看,这位老总不说“不知道”,而是说“没人告诉我”“回去之后立即了解”。这就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这件事我真不知情,主要责任不在我;二是感谢你及时提醒,回去之后我一定抓紧调查处理。

但如果,你对领导的提醒,充耳不闻、满不在乎,或者故意抵赖、十分厌烦。那在领导眼里,你也就失去了挽救的意义。就像中央纪委前一段查处的几个“内鬼”,基本都属于冥顽不灵型。

其中,一个副处级年轻干部,最为典型。领导先是找其谈心,旁敲侧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奏效。无奈之下,又提出去做家访,一连几个月送他回家。

谁知,他昏了头,不仅油盐不进,还自作聪明借个假房子糊弄领导。设想一下,领导随便通过有关部门调查一下,还能不清楚这房子到底是不是你的吗?!

“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Herodotus(希罗多德)所说的著名哲语。大概意思是,上帝欲使一个人遭难或毁灭,总是先让他忘乎所以。

一个人,如果对于别人的善意提醒或谏言,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也就注定做不到行有所止。

我们也就只能也眼瞅着,他在奔向毁灭的道路上,越跑越快,越走越远。

10

领导作的“修改”

现在,机关领导都配有秘书班子,领导独自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

一般都是,领导提个思路,或者写个提纲,口授写作意图,由“材料长”带一众人马拿出初稿,交给领导审定。

一些重要文稿,中间过程会几经反复。在这个反复过程中,领导会对文章的框架、内容、标题或个别字句提出意见,有时还亲手进行修改。

有的领导非常谦虚客气。改完之后,还写上一句:“稍作修改,仅供参阅!”

对这些领导亲自作出的修改,脑子正常的人,都清楚这些才是领导的真实意图。

如果是原则性意见,就应该重新起草、补充或修订;对于个别字句上的修改,除了明显技术性错误,都必须不折不扣、完完整整被吸收到文稿之中。

有时候,领导加的这句话,或许逻辑不通,或许重复累赘,但都没有关系。重要的,这是领导的原意。

阿甘认识某县一个综合材料部门出身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他告诉阿甘他多年来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那就是,阅读领导讲话非常认真精细。尤其对那些表面看起来,与文章整体风格不尽一致、逻辑上不太严密、口语化倾向明显的字句,一定会悉心揣摩。

一些存疑的地方,还要通过老关系与综合材料部门进行沟通核实。

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他,凡领导亲自修改的地方,一定是领导认为意有不足、需要特别强调和突出的地方。

在他看来,捕捉到了领导意图,干工作就有了更加明确精准的方向,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最后明言。机关“暗语”,是领导带有暗示性的话语或举动。不是黑话,不要偏颇,不要歪曲,不要滥用。

再者,阿甘以上所讲的这些机关“暗语”,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未必就一定具有普适意义。

观者诸君,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新生力量,了解这些“暗语”以作参考可以,生搬硬套就大可不必。

因为现实生活,远比这些前人总结出的经验,更加丰满、具象和多变。保持一颗初心,以不变应万变,才会走得更加从容和淡定。

( 写作交流、获取资料,请私信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