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的教育机会(这些老师是视障学生的)(1)

9月8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保健按摩实训课上,张琳(前右)让一位视障学生摸着她的手感受按摩力度和角度。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赵旭、魏梦佳)“要用叠指法拨揉,它比绕圈揉效果更好……”在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推拿实践教学基地一间教室里,张琳带领学生们开展中医推拿实训。她时不时走到学生耳边,手把手带着寻找准确按压点位。

47岁的张琳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一名老师,她每天授课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残疾。1995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张琳进入特殊教育行业,今年9月10日是她与视力残疾孩子们共同度过的又一个教师节。

“刚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盲文。”张琳说,为顺畅推进教学,她每晚自学盲文,但盲文书的凸起点与纸张背景没有色差,“比较费眼睛,盯久了就开始流泪”。

视障人士的教育机会(这些老师是视障学生的)(2)

9月8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保健按摩实训课上,张琳(右一)为视障学生教授保健按摩课程。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在北京联合大学从教过程中,张琳发现,系统性医学盲文教材在市面上相对匮乏,她便充分运用所学盲文,与学院其他老师一同设计、开发无障碍教材,用盲图打印技术制作触觉凸图,讲解休克分类、消化溃疡病因、乙肝五项、心电图等医学基础内容。

除教材外,张琳与同事们还针对性开发辅助教具,如经络腧穴模型,“我们用凸线和凸点在人体模型上标注清楚经络、穴位,再配上点读功能,学生摸到具体点位后可以用点读笔识别穴位名称和主治项目”。

对于推拿针灸学专业特教老师而言,体力也要经受考验。实训课上,老师们要给一个个学生单独指导,工作量成倍增加,一堂课下来,有时挥汗如雨。

视障人士的教育机会(这些老师是视障学生的)(3)

9月8日,张琳展示和同事制作的针对视障学生的《病理学》触摸图谱。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纵横交错的经络就像刻印于人体的无数星座,当这群视障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星辰时,他们的老师便成为那颗“指南星”,不仅教会学生找准患者身上的穴位,更带给学生光和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如今,张琳教过的学生中,90%以上走到推拿医疗、康复、保健、教师等领域,织就属于自己的星辰。

“当学生成才的时候,幸福感尤为强烈。”张琳说,“从业20多年,我看到国家的残疾人事业有了飞跃式发展,从政策、资金、就业、教育、社会氛围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尤其是视障学生研究生学历层次的认可,对学生来说是重大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