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武松墓埋的是武松真人吗?先说结论,不是。

现存的武松墓是2004年,杭州政府为了响应市民的请求,以及为了充分挖掘西湖畔的历史文化,而重建的,包括旁边的苏小小墓,也是在同一时期重建的。

所以我们现在去西湖旅游,所见的武松墓、苏小小墓,里面是不可能有真人尸骨的,连衣冠冢都算不上,大概率是一座空墓,但是里面有没有放一些诸如“镇邪”这类的东西,我就不知道了。

那么,既然是重建,那原先肯定有真墓了?我们就来说说武松和武松墓。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1)

文学作品中的武松

武松这一形象,为人熟知,最大功劳自然是《金瓶梅》和《水浒传》这两部古典小说。

故事中塑造的武松,是个武艺高强的好汉,因景阳冈醉酒打虎一事,被官府看中,成了一名都头,后因替兄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二人,后为了逃避官府追捕,在孙二娘等人的帮助下,改做行者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之后与鲁智深、杨志聚义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招安后随梁山众人征方腊,事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中善终者之一。

文学作品多为虚构,但像武松、宋江这样占据巨大篇幅、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通常都有其真实的历史原型,武松的原型又是谁呢?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2)

历史上的武松

据《临安县志》等史料记载,武松原本是一个出身卑微的江湖艺人,常年在街头卖艺,但和一般的江湖艺人不同,他“貌奇伟”,有一身真本事,但也是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没有做过强盗之事,“非盗也”。

这样一个有本事又不乱来的人,自然受到了杭州知府的赏识,武松成了都头(这一点和文学作品描述相似),后来还升为提辖,对一个出身卑微的江湖艺人来说,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3)

时奸臣蔡京为太师,他提拔亲儿子蔡鋆(yún)为新任杭州知府,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是奸臣,儿子也好不到哪儿去,这蔡鋆一上任,就搞得杭州百姓苦不堪言,武松看不惯,揣着一把刀就把这货杀求了,后来被官府逮捕,死于狱中。

这蔡鋆被百姓称为蔡虎,跟现在一样,这些狗屁贪官都被称作老虎,武松杀蔡鋆(虎)这一义士行为,也被老百姓称为“打虎英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灵感。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4)

武松墓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宋义士武松,为民除害,虽然惨死狱中,却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他的事迹流传于天下,从宋代起,流行的话本中就有了武松的专辑,《大宋宣和遗事》里面有一篇《武行者》,捎带一提,宋江的故事也在这本书中有专辑,准确地说,历史上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梁山的事情,都在这部书中有详细记载。

武松死后,老百姓出于对人民英雄的爱戴,为他修建坟墓,葬于杭州西湖畔,竖“宋义士武松之墓”碑,在苏小小墓以北。可见,历史上确实是有武松其人,但绝非《水浒传》中描写的那样,而且也确实有武松墓。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5)

时光荏苒,转眼就过了一千年,来到了民国时期。

据说在清末民初时,修建城墙时,有人在无意中找到了疑似武松的棺椁,上有“武松之柩”四个宋体字,棺中有骸骨。托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之福,武松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好汉,乱世中的百姓更是渴望这样一个英雄,于是1942年,人们又在西泠桥边重修了武松墓。

据说,墓碑还是上海滩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合资建造的。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6)

后来,因为西湖周边名人墓太多了,这些名人墓被统一分类处理,迁往鸡笼山马坡岭埋葬,武松墓中的棺椁和尸骨,也埋葬在此。再到后来想要恢复这些名人墓时,因墓冢难以辨认,无法寻回遗骨,所以就只好在原址修建新墓,墓中并无棺椁、尸骨、衣冠。

但这不重要,纪念先贤、先烈,是缅怀他们的精神。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7)


杭州西湖的武松墓是真的还是假的(杭州西湖武松墓是杜月笙修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