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前的趣事(司马迁李白金庸都曾写过他)(1)

史料上记载,秦始皇东巡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卖药的老头。

这个老头引起了秦始皇的兴趣,俩人一聊,就聊了三天三夜。

两个大老爷们在一起聊了三天三夜,聊得什么话题我们不得而知,按照《史记》上说的,事后,秦始皇给了这个老头很贵重的礼物——“金壁赤玉履”。

腐女们,别想歪了。

这个老头叫安期生,据说,是河上公的徒弟。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生活在今天的胶东一带,被封为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

河上公的最大的贡献据说是为《老子》做注,但他的名气远不如自己的徒弟安期生大。

安期生,又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

他是秦汉时期著名的方士,被道教视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

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

安期生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等会再说。继续说他和秦始皇的那次会面,《史记》中没有提那三天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也没说那三夜他们到底干了什么,只是强调了一点,秦始皇没有采纳安期生的建议,只是对他重赏了一番。

后来,到了晋朝,皇甫谧《高士传》中又提到此事,说在那次秦始皇离去后,安期生什么礼物都没有要,只是给秦始皇留了一封信,信上写:“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

秦始皇看到信后,“即遣使者徐巿(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

正史上,徐市等人出海求仙,则是另外一种说法: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意思是说:齐地人徐市等人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能斋戒沐浴,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于是,秦始皇就派徐市挑选童男童女几千人,到海中去寻找仙人。

把这种说法对比一下,倒无矛盾之处。安期生说要找我,到蓬莱山。徐市说蓬莱和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都在大海中,上面住着仙人。

那么,可以理解为:秦始皇派徐市出海的目的,或者说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寻找安期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安期生留给秦始皇的那封信上,一定还有别的秘密。

到底是什么秘密呢?

我们先将徐市的寻找结果。

这一点,正史和野史上记载的大多是相同的。

《高士传》中说“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

《史记》中说,徐市找了好几年,花了很多钱,也没找到什么神仙,童男童女估计也不再那么保真了,没法给秦始皇交代,就只好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然后,徐市再度率众出海。有考证说去了日本,还有说去了美洲,还有说没出胶州湾就被风浪拍死了……

反正,没找到。

所以,安期生给秦始皇的信中到底是什么秘密,我们无法知晓,但大概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长生不老药。

众所周知,这是秦始皇晚年最迷恋的东西。虽一次次被骗,仍然乐于此求不疲。《史记》中说,据说曾有人到过徐市所说的那三座神山,不光有仙人,还有长生不老药,世俗间的君主帝王无不钦羡非常。

二、身世谜团。

关于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一直存着很大争议,史书上有很多前后矛盾、语焉不详的地方,具体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那么也许秦始皇本人也搞不清楚。如果他真的是吕不韦的后代,那么,继秦国大统不光名不正言不顺,恐怕也会成为自己心里拧不过去的一道坎。如果安期生能够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恐怕秦始皇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他。

三、江山永固之策。

秦始皇从自己给自己命名为始皇开始,就为秦朝想到了二世三世千世万世了,那么,他必定也知道历史总是不断反复,如商代夏,周代商,像一MP3,总是顺序或者随机播放,不可能到自己这里就单曲循环了。那么如何让自己江山永固?也许,安期生给他出了好主意。从安期生后来的事情上,也能看出他是有一定政治热情的。当然,秦始皇手下的大臣谋士也人才济济,但有些事他宁愿找离自己较远的人来参谋,比如立储,秦始皇一直拿捏不定,又信不过李斯赵高,想听听安期生高见。

四、学习神秘的科技。

前面我们说过,秦朝在一些技术上,有很多超越时代之处。秦始皇也在传说中和外星人几次会晤。大胆地设想一下,安期生或许也是一名掌握神秘科技的外星人。他们在一起相处的三天三夜,安期生并没有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没有得到秦始皇足够的重视,直到看了安期生留给他的信,才追悔莫及,再去寻找,为时已晚。

究竟是哪种可能,我们不做定论。

那么,安期生就这么消失了吗?

没有。

安期生再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秦朝已经灭亡了。他和好友蒯通一起,跑到项羽那里献策,又没有被采纳。

项羽还不如秦始皇讲究,没采纳不说,也没给安期生什么赏赐,估计连火车票都没报。因为他想把安期生留下来,安期生坚决不留。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安期生确实像司马迁评价的那样“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神仙也好,外星人也好,都有性格。

安期生没能给秦始皇帮上忙,也没能给项羽帮上忙,倒是他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给刘备帮了大忙,此人就是刘邦建立汉朝时,著名的相国曹参。

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史记乐毅传》

汉朝的皇帝也在寻找安期生,尤其是汉武帝,据说数次派人去找安期生。

找到了吗?

没有。

不过,汉武帝虽然没有找到安期生,却找到了一个见过安期生的人。

此人叫李少君。按照《史记》的描述,也好像是一个类神仙灵长类动物。

比如他自称自己七十来岁,但有一次吃饭,遇见一位九十来岁的老人。李少君和这位老人聊起来,说你当年和你祖父都去哪里打过猎,说得这位老人点头称是,周围的人全部震惊。

还有一次,汉武帝得到了一件古铜器,就问李少君,让李少君掌掌眼。李少君扫了一眼,便说:“这件铜器是齐桓公十年的时候,在柏寝台上的陈设品。”

事后汉武帝仔细考察铜器上的铭文,果然是齐桓公时的器物,举宫上下,所有的小伙伴全惊呆了。

当然,从这两件事上来看,或许李少君只是个精通地理的鉴宝专家。

不过,他对汉武帝说自己和安期生的相会,说得也是栩栩如生。

他说自己曾在在海中游历,见到安期生,他正吃着一种枣,像瓜一样大。

李少君是不是在吹牛?很有这个可能。因为他还告诉汉武帝如何炼长生不老药,结果,汉武帝还活着,他就死了。

当然,《史记》上说当时人们都说他根本没死,而是成仙了。

李少君成没成仙不好说,但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在神仙或者半仙界,见过安期生已然成为了一种荣耀和资本。

比方说《列仙传》记载,有个叫王老的人,说自己在东岳泰山,看到一个神仙,乘白鹿,与侍女约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称安期生。

后来,连李白都给人这么吹嘘过: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更多的人,是羡慕安期生神仙般的日子,比如陆游在《长歌行》里写:“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苏东坡也感叹:“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安期生到底去了哪里?难道像都教授一样,回KMT184.05行星了?

在各种笔记和传说中,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安期生隐居在桃花岛。

宋《宝庆昌国志》和清光绪《定海厅志》都说安期生在桃花岛炼丹,现尚存“炼丹洞”遗迹。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宋《乾道四明图经》上记载的:

安期生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如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

《乾道四明图经》

安期生喜欢喝酒,喝多了就把墨汁往石头上泼,墨汁溅出来的形状如同桃花,并且,这种桃花纹就像石头天然的纹理一样,被人们当成珍贵的宝石,争相取之。

由此可看,安期生还是个行为艺术家。

更好玩的是,很多年后,桃花岛上又出现了一个名人——黄药师。在金庸先生笔下,黄药师把《九阴真经》就藏在安期生住过的洞里,结果,被梅超风和陈玄风偷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