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新中式现代四合院 ,徽派现代四合院, 中式别墅设计 ,客家四合院,农村自建房

审美并不神秘:有些人喜欢把审美说得很虚、很玄,一说到要提高审美,就要去看看纽约、巴黎的什么顶级博物馆、美术馆,必须要读什么卡夫卡、马尔克斯,他们这样讲,其实只是在炫耀,想要告诉你,他看过,而你没看过,所以他很高级,你很低级,才能拉开你和他之间的差距,这个目的其实很猥琐。但不幸的是,说这种话的人特别多,特别普遍。

那些展览和名著我一个都没看过,我的审美也不差呀,要让我来说的话,审美其实没那么难,也没那么玄,简单的说,就是抱着谦卑和开放的心态,抱着欣赏和享受的目的,去学习、去实践就可以了,哪怕你昨天看的是光头强和喜羊羊,今天只要看了哈利波特就是一个进步。昨天还在农贸市场买衣服,今天只要买了优衣库就是一个进步。

审美没有平等可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审美这件事情上,没有平等可言,你没看错,审美这个东西是分高低贵贱的。跟现实社会其他方面一样,审美也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高级的就是看不起低级的,低级的就只能膜拜高级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实很残酷,如果你不接受,那你可能已经被白左洗脑了。

想要造反也不是不行,你去另立一个山头就好了,就看有没有人追随吧,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革命者,一上来没有看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就想掀翻整个审美的等级制度,打倒那些反动学术权威。只不过,你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好像感觉特别难,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怎么好像没有人搭理你,你慷慨激昂、振臂高呼的时候,这个世界怎么有一种很奇怪的安静。让你不由得问自己,这些人都怎么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根本不鸟那些大咖,什么梁思成,什么样式雷,以为凭着一己之力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审美系统,经常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理论,比如说我20岁的时候跟我的同学讲,北京故宫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拆了重新来过,美好的东西都在我们的血脉里,犯不着抱着一堆破砖烂瓦,还当宝贝一样。你可以想象同学们看我的表情,之后的好多年我一直在找地缝,想要钻进去。

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天才,不需要努力就登上巅峰,比如莫扎特,比如曹雪芹,其他绝大多数人只有膜拜的份儿,这就是现实,它一点都不公平,让你感到愤怒,但它就这样,上哪说理去呀。想要安慰你的那些人,最爱说的话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满脑子都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你要是相信了,恐怕你这辈子也跨不进审美的大门。

审美的养成: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懂审美,后来我慢慢被启蒙了,几乎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懂得审美,都是要依靠后天的启蒙,还要加上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每个人都只能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你不要觉得自己不懂审美就放弃了学习,更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就拒绝启蒙。

下图中左边是我20年前的照片,很土吧,右边是我2022年的照片,改变还是蛮大的

现代派建筑共同特点(新中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是如何看待的)(1)

下图是我2007年设计的房子:

现代派建筑共同特点(新中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是如何看待的)(2)

下图是我2022年设计的房子:

现代派建筑共同特点(新中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是如何看待的)(3)

如何能在工作中生产出更美的作品呢?我的建议是,要让审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比如你自己的穿衣打扮,裤子合不合身,腿短了要不要把裤脚也修剪一下?颜色会不会太花,家里和办公室的布置有没有情调?灯光会不会太亮?你给女朋友拍照的时候有没有多找几个角度和光线?等等吧,审美是一个系统性的行为和习惯,不是说你想要设计出一个有美感的东西就马上能办到的,如果日常生活充斥着庸俗和低级,想要创造美恐怕很难,至少像建筑设计这样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肯定如此。

审美来自共识:我一点都不喜欢红楼梦,感觉讲了一个落魄的富二代被现实打脸的故事,好像很狗血。可是我仍然相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因为我尊重共识。哲学家康德说,美是人的一种主观的普遍性感知,主观的好懂,那普遍性是什么意思?普遍性的意思就是共识,上层和下层,左派和右派都认同的东西,就是共识,少数人反对也没有用。

请注意啊,审美可不是真理,因为审美是不断变化的,审美也不是科学,科学是可以证伪的,但审美不能。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我自己觉得审美更像中央集权,它会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允许百花齐放,但是不接受革命,不允许颠覆。审美只能慢慢地,自上而下地进化。

审美跟科学有某种类似:我前面说了审美不是科学,因为不能证伪,但是二者有某种类似。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科学到了最高的层级,当争论很大的时候,其实也依赖共识。比如大家都不懂相对论,但一群大咖说他们看懂了,而且认同了,那我们也就相信他们,觉得相对论是正确。后来量子物理又推翻了相对论,因为那群大咖都这么说,我们这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也只能说好吧,你们咋说就咋办吧。

又比如说人类起源,有人说现代智人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也有人不同意,但学界主流都这么认为,那也基本上就造成了既定事实,所有的书籍、媒体、教材,都会紧跟学界主流,其他的观点只能停留在学术刊物上,属于内部争论,很少有人提及,所以科学这个东西,也是需要共识的,也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审美也是这样,一群大咖说这是美的,那这就是美的,不接受反驳。

经济越发达审美水平就越高吗?我以前认为我们不懂审美是因为我们穷,等我们经济发展了,审美水平自然会上去。后来我发现发达国家在审美这件事情上水平其实也很低,一方面你可以看美国一般老百姓的房子,大多丑丑的,而且千篇一律,完全就是一个用来批发的商品,没什么审美。

另一方面你可以看好莱屋明星的家,美国专门有一档节目就是去拍好莱坞明星的家,我看了好几期,本来是准备提高一下审美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那玩意儿更丑,因为他更有钱、更放肆、所以更夸张,效果反而更差,所以不是经济水平越高审美水平就越高。

大多数人都不懂审美: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被启蒙过,年龄越大,懂审美的人就越少,因为在漫长的物质匮乏年代,审美被认为是多余的事情,审美教育接近于0,只要没启蒙,即便是有天分的人,也大概率一辈子都浑浑噩噩的,不知道什么叫审美。所以懂得审美的人非常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乡墅设计领域,绝大多数同行的审美水平都还没有入门,而且我看不出他们想要入门的意愿和可能性,能赚钱就行了嘛,想那么多干嘛呢,什么美不美的,客户才是中心,反正客户也不懂,只要他喜欢,愿意付钱就好了,还不是各花入各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好吧,反正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大量的庸俗,也就衬托不出少数的高级与美好。这不挺好的嘛,我们各安天命吧。

如何知道一个人懂不懂审美呢?我告诉你吧,你别听他怎么说,你要看他怎么做,比如说你看他穿什么样的衣服,挂什么样的画,或者你看他家里的布置,有没有条理,有没有美感,你就知道了,嘴巴上的倔强是不可信的,审美这个东西肉眼可见,骗不了人。当然你看他的作品有没有美感,才是最重要的。

年轻人更懂审美:在审美这件事情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这一代要好太多了,他们从小就衣食无忧,生下来国家就很强大,自然而然的就会去追求审美,只是我们这帮老家伙,还会在剩下的不多的时间里面,把这个社会牢牢的控制住,只有等我们这一代人都挂掉了,审美才会真的在全中国普及开来。所以年轻人别着急,再等等啊,就快了,就快了。

我的审美比大多数同行要高级:我不是美学或者哲学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一直在苦苦的思索我与乡墅设计同行的差别在哪里,是风格的不同吗?是服务的阶层不同吗?还是收取的费用不同?这些都有,但都不是根本。我跟同行最大的差别,在审美上,我的审美比绝大多数同行要高级。不是我天分更高,也不是我启蒙更早,而是我一直在坚持学习和成长。你很可能不服气,说我自命不凡,好吧,你怎么想我也不在乎,我就这么觉得,怎么着吧。

风格的不同和审美的高低是两回事:很多人把审美的高低和风格的不同搞混淆了,比如说,有人认为在审美上,中式建筑比欧式建筑高级,传统建筑比现代建筑高级,呵呵,这是不对的,它们只是不同,没有高低之分,不能因为你喜欢哪个,你就觉得哪个高级。审美是有一根金线,只要在这根线以上,不管什么风格的都是美的,只要在这根线以下,不管什么风格都是丑的。

审美的金线:审美是有一根金线的,那这根金线是谁来定呢?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部电影在审美上好不好,判断的标准有很多很多,有奥斯卡、戛纳,还有金鸡百花,有豆瓣,还有IMDB和烂番茄,有各大媒体的专业影评,最后还有票房统计,请注意啊他们之间分歧很大,但是共性也很大,如果你只关心分歧,那你关心的就不是审美,很可能你就是一个杠精体质。

但如果你更关心各大平台在各种标准之下达成的共识,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关心的是审美,愿意学习和享受审美。所以审美的金线谁来定呢?这根金线来自于社会的共识,只有这个共识被你关注到了,对你来说这根金线才真的存在。明白了吧,这个点是最难懂的,如果你看懂了这个点,那这篇几千字的文章你就都懂了。

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超时空接触,这三部电影是我认为好莱坞出品的最优秀的三部电影,全都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任何一个影评人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最优,而且大多不同,但是这三部电影不管在哪个平台上,不管是谁写的影评,评分都非常高,超过了99%的电影,那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三部电影都在审美金线以上,这就是共识。

但如果你喜欢名侦探柯南,还有变形金刚第1集,在豆瓣上评分一个9.0一个8.3,算是非常非常高了,要知道教父第3集才8.0,那这两部是好电影吗?答案是不是的,因为不管是奥斯卡、还是戛纳、或者柏林,还有任何一个资深的影评人,都不会认为他们比教父第3集更好,喜欢它们的人只是因为从小看着它们长大,知道吗,这就是情怀的作用,但并没有形成共识,这两部电影都显然在审美金线以下。

懂得审美有什么用呢?审美是一种能力,它一方面能够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泡妞,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审美也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比如20年前,做网站的话你只需要会写代码就行,但现在,一个优秀美工的价值,可能超过了5个程序员。又比如40年前,农村建房就在一张白纸上,用铅笔画几个格子,就可以开工了,但是现在,几乎每一个盖房的人都会首先想到去找个设计,至少上哪儿白嫖一张图纸也行啊。

所以在新的时代,审美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品牌想要红,光有便宜的价格和过硬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有调性,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一个女人想要嫁的好,光有性别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有气质,有修养;一栋别墅想要卖得好,光有先进的设备和昂贵的建材是不够的,还必须得有一个好看、耐看的外观,也包括内部装修,逼格上去了,价格也就上去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审美是不公平的,天然具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多数人是不懂审美的,即使经济水平很高,审美水平也不一定高,审美的高低和风格的不同是没有关系的,审美需要启蒙和长期训练,需要谦卑和开放的心态,需要去学习去享受,审美的金线由社会共识决定,审美提高了,价值就会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