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附近有哪些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新馆选址广州塔以南)(1)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潇 谭铮

广州新中轴线文化“四大馆”之一嘅广州博物馆新馆项目迎来最新消息,新馆建设地点选定广州塔以南地块、临近赤岗塔,预计建设期限为48个月。以镇海楼作为主要展示场馆嘅广州博物馆,1929年便已成立,係同故宫博物院同期嘅国内最早建立嘅一批博物馆之一。今日嘅粤讲粤有古,就倾下广州博物馆嘅古仔。

镇海楼位于广州越秀山,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初名“望海楼”,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镇海楼”,寓意“雄镇海疆”, 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地标。

1928年10月24日,广州市第170次市政会议讨论建设博物馆相关提议。提案书指出:“广州为我岭南文化中枢。查各国都市,均有宏伟之博物馆,即我国北平市亦有古物陈列之设。革命策源地之广州,自应极为创办,现拟在本市设立完备博物院之一所,藉以启发民智,引起国民研究学术兴趣。”

1929年2月11日,广州市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前身)在镇海楼建成开放,这是华南地区首座博物馆。当天中午12时,开幕典礼隆重举行。奏乐、鸣炮、拍照、茶会……来宾和观众约一万多人,盛况空前。

历史上,广州市立博物院几经更名。1941年至1945年称为广州市立图书博物馆。1946年至1949年称为广州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为广州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博物馆逐渐发展为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宣传广州历史文化的地志性综合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目前有馆藏约13万件,其中不乏很多“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战国越王剑,二千多年后依然锋利。这把剑是由著名学者、20世纪中国古文字学的奠基者之一容庚先生捐赠。

容庚先生是迄今向国家捐赠青铜器数量最多的个人。其捐赠之精、数量之多,世所罕见。他及家属先后共捐出青铜器近200件。1956年,容庚捐赠广州博物馆青铜器95件。“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散失,不如生前交给国家。况且放在国家处也是一种聚,只要能使更多人受益,我几十年心血就不算白费了。”容庚曾在1980年6月广州市文化局为他举办的座谈会上发言说。

广州博物馆藏有广东地区唯一一件保存下来的同盟会会员证。证件主人名叫李湛,出生于清末广州东郊的农民家庭,经胡毅生、朱执信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因清政府尚未被推翻,为安全起见,李湛将自己1909年获颁的“同盟会会员证”藏入了一件漆枕。20世纪80年代,其子李燊元清理旧物,意外将漆枕打碎,“同盟会会员证”才得以重见天日。1989年,李燊元将此证捐赠给广州博物馆。

发现于从化钱岗村西更楼的清代木雕“珠江江城风情图”封檐板,由三段樟木雕成,是我国目前所见唯一,也是最早的一块描绘广州珠江北岸风情的图画。上面镂刻了清代广州珠江沿江二十里的景色,描摹出各种人物49人,各种船只29艘,更有140余棵榕树。这是雨季清明前后的广州风情,可称清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目前亦收藏于广州博物馆。

由于镇海楼客观条件所限,广州博物馆大量珍贵藏品目前都留在库房之中,无法和市民见面,所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新馆的建成有望改变这一现状,让广州博物馆成为岭南文化的新高地。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