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一生有9个皇子,分别是:皇长子奕纬,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叫奕誴,皇六子叫奕訢,皇七子叫奕譞,皇八子叫奕詥,皇九子叫奕璤。

不过,到道光立储的时候,皇长子、皇二子、皇三子都已去世,皇五子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都才几岁,不具备成为储君的能力。

所以,道光真正可以选择的就只有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

咸丰帝和奕訢的关系(咸丰各方面都比不上奕訢)(1)

(道光和他的儿子们)

那么,这两个皇子的条件分别怎么样呢?

首先看看皇四子奕詝。

奕詝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

奕詝自幼出过天花,一脸麻子。

另外,奕詝在做皇子的时候,有次在南苑打猎,不慎从马上跌落下来,伤了腿骨。虽说得到御医的救治,但却落下了跛足的残疾。

除了外形欠佳,奕詝资质平庸,在学习和骑射上也毫不出众,实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再看看皇六子奕訢。

奕訢的生母是静贵妃,也是在孝全成皇后去世后,统摄后宫多年的实际掌权人。

奕訢生得一表人才,且“天资颖异”,文武皆备,就连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也承认他是万里挑一的好苗子。

这样一比较,奕詝和奕訢谁优谁劣那就一目了然了。

咸丰帝和奕訢的关系(咸丰各方面都比不上奕訢)(2)

(奕詝剧照)

那么,为大清江山着想,道光用脚指头也知道该立谁为储君了吧?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却立了不论外形还是才干都不出色的奕詝呢?

我认为道光之所以要立奕詝,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奕詝子凭母贵。

孝全成皇后并非生了奕詝之后才受到道光的宠爱,而是她从进宫始,就一直很受眷顾。

据《清史稿》记载,孝全成皇后16岁的时候,以秀女的身份入宫,凭借清丽脱俗的气质吸引了道光,并从嫔的起点开始晋级。

按说不少能选进宫的,基本上也就是从答应开始,也就比宫女好那么一丢丢的身份做为起点,实在长得不错的才被封为贵人。

此后她又不断得到晋升,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晋升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了。

所以,孝全成皇后起点比别人高的原因,全靠她自己。整个清朝论谁晋封得最快,那非她莫属,并且人家还真是没有靠什么育嗣有功啊这样的由头。此情此景,只能说道光对她是真爱啊。

正是因为道光宠爱孝全成皇后,所以道光十一年,孝全成皇后生下奕詝,道光老来得子,对奕詝的关注和疼爱那就非同寻常了。

后来,由于道光是个直男,凡事都要他说了算,孝全成皇后统摄后宫后,工作上诸多让他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说大事小事都要他说了算,孝全成皇后天天被批评,内心极度压抑,最后郁郁而终。

这事让道光颇有些觉得对不起她,所以在立储的时候,立奕詝为储君,难免有这方面的原因。

咸丰帝和奕訢的关系(咸丰各方面都比不上奕訢)(3)

(孝全成皇后剧照)

第二,奕詝是实际意义上的长子。

清朝在立储的制度上,一直是立贤不立长。但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自康熙起,都曾有过立嫡子为继承人的举动。

道光自己就是嫡次子,由于嫡长子早夭,他便成为了实际的嫡长子,而他之所以能继位,正是守成的嘉庆帝特别看重嫡子的缘故。

因此道光继位后,由于皇长子、皇二子和皇三子的相继去世,皇四子奕詝成了实际上的长子,再加上生母又被晋封为皇后。因此奕詝的嫡长子的身份在无形中得到了大家的默认。而道光亦将他视为自己嫡出的儿子,选他为继承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第三,遵守“立贤”祖制。

前面说到清朝有“立贤不立长”的祖制。

康熙立储的时候,先是立嫡子胤礽为太子,后来废掉他后,又以贤为标准,最终立了“仁孝”的皇四子胤禛为接班人。

由此可见,“仁孝”也是作为接班人的考核之一。

奕詝虽说资质平庸,各方面都不如奕,但他有个好老师杜受田,另外他还是个好演员。为什么这样说呢?

有两个故事可以说明。

一个故事说的是道光带皇子们去打猎,想看看他们的骑射能力如何。

这是奕訢的强项啊,所以奕訢撸起袖子使劲干,等活动结束的时候,成了当天捕猎最多的皇子。

奕詝两手空空,根本就没有去捕猎。

道光很纳闷啊,于是问奕詝。

结果奕詝说,正是万物生发的春天,许多动物的腹中都有幼子。此时去捕猎,不光死掉了成年的猎物,而且连它腹中的幼子也遭遇不幸,想想,实在是于心不忍。

道光一向想做个明君,听了这话,当然觉得好有道理,奕詝仁爱。反过来捕猎最多的奕訢就成了残忍的代表。

咸丰帝和奕訢的关系(咸丰各方面都比不上奕訢)(4)

(名师杜受田)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道光重病,觉得自己就要咽气了,所以把奕詝和奕訢召来问话,也是想最后敲定立谁为接班人。

奕詝和奕訢来后,道光问了点治国安邦的问题。

这是奕訢的强项啊。所以奕訢滔滔不绝,说得有条有理有见地。

反观奕詝呢?光是跪在地上涕泪不止,痛切非常。

道光看到奕詝哽咽不止,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样子,心里很感动,觉得他孝道。这样一来,强于条陈时政的奕訢的表现就变得不近人情了,想嘛,爹都重病不起了,不去嘘寒问暖,还在那滔滔不绝说什么政务,这不白眼狼嘛!

然而,奕詝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正是老师杜受田给出的主意。

因此,资质平庸的奕詝就靠着“仁爱”和“仁孝”打败了文武全才的奕訢,最终得到了道光的认可,成为清朝第七任皇帝,是为咸丰皇帝。

(参考史料:《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