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同时代出生的人一样,以前我也认为体制内的工作最好:工作体面,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足以养家糊口,而一次上海之行却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

暑假期间,我到上海做了一次胃肠镜检查,因为预约的是高级专家号,所以前后花费了近四千元(没有拿药),陪同我去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用医保卡,我说我所在的省份还没有开通异地就医医保,所以一切费用都得自掏腰包。听了我的述说,朋友跟我讲了他儿子在上海就医的经历。朋友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便落户在了上海,他没有进体制,而是选择了微软上海总部工作。虽说薪水不是很高(到手月薪2万多点),但自觉幸福感爆棚。

管理人性化:没有996,上班根本不用打卡,你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全凭个人自觉。因为疫情,朋友的儿子近两年几乎都是在家里上班,当然,即便没人监督,朋友的儿子还是一样准点上下班的。年末了,主管(经理)又开始摧大家把没休的假休完,想加班的一听尊便,工资三倍,一分不少。

福利全覆盖: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外,微软还为员工和家属投递了商业医疗补充保险,特需和国际门诊都可以报销。(特需和国际门诊挂号费一般都在千元以上),然后日常还有各种活动和礼品以及各种培训、讲座(技术、理财、健康)等。

来去自由,工作稳定:没有35岁年龄歧视,轻易不裁员,有的组40岁以上的员工大把是。

朋友的讲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尤其是日常管理和医疗保障这一块,外企真的非常人性化,它不像我们国内某些公司、企业,“996”上班制几成“标配”,虽说待遇优厚,动辄年薪几十、上百万,但那是拿员工的生命在赌呀!命都没有了,还要钱干什么?微软连员工的特需和国际门诊都可报销,这项福利真的感动到我了:谁说资本家只认钱不认人?谁说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上海之行,让我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看法。

外企一定要给员工哪些福利(外企员工的幸福感颠覆了我的认知)(1)

微软上海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