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鸟的传说,始于《山海经》中描述的神话!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

这九头凤就是九头鸟的最早说法,或者说九头鸟就起源于《山海经》中的九凤。凤本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九头凤就更加神奇了。

九凤是“凤”与“九”的组合--------------

凤:是楚人崇拜的神物!

九:是楚国人尊崇之数!

在楚地九是阳数之极,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广曰九域,数大曰九钧,险多曰九难……

由凤崇拜演化的“人面鸟身九首”的九凤,曾经是楚人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这应该是九头鸟的最早原型。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

武汉九凤山公园的九头鸟雕像

“九头鸟”一名,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

从这些书籍记载中不难看出,“九头鸟”作为一种奇怪的飞鸟,在当时楚国之地应该确实存在,而且在山里很多。

在楚人心目中,“魂兮归来,凤凰翔只”,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是导引人的精魂“飞登九天、周游八极”的载体。

想当年楚庄王自喻是一只大凤,“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后来楚庄王果然一鸣惊人,一度问鼎中原。

庄周《逍遥游》中那只“展垂天乌云之翼,击三千里之水,抟扶遥而直上者九万里”的大鹏鸟,其实也是指凤鸟,更确切地说是庄周自身的化身。 凤又日渐演化为九凤、九头凤、九凤神鸟。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2)

九头凤凰

秦汉以后,九头凤的称谓渐渐消失,代替九头凤的是九头鸟。《孔子集语·博物》中将九头鸟称之为鬼鸟,《三国典略》称之为“九头鸟”。九头凤变成九头鸟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也是九头凤凰从神鸟到凶兽的颠覆性改变。

最早将九头鸟称为凶兽的是周人的传说:南方出现一种凶兽,有9个脑袋,九头鸟肆虐天下。于是天帝派出天狗去诛杀九头鸟,天狗咬掉九头鸟一颗头颅,九头鸟从此蛰伏人间,一旦出现便是大凶之年。传说九头鸟在民间被称之为“鬼车”,被咬掉的头颅一直流血不断,喜欢飞入百姓家捕食幼儿,又喜欢夜晚飞去人家吃掉人剪下的手指甲,以窥探别人的隐私。至今湖北有些地方还禁止晚上剪指甲,就是从此来的。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3)

鬼车

九头鸟传说经过千年演变,最终出现了尽人皆知的“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谚语褒贬相存,历来一直被人争议。这句谚语是如何来的呢?主要有二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明神宗时期,张居正为惩治腐败,肃正风气,派出了9个钦差大臣到各地明察暗访,对贪污腐败者当即正法。当时民间人人拍手称快,由于张居正是湖北人,因此百姓赞曰“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颂扬张居正精明能干。民间也有讲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4)

第二种说法:刘基所著《郁离子》一书中编纂了一则寓言故事:“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相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九头鸟一体九头,为了争夺食物,九头相互啄对方,最后导致头破血流。但它们不明白的是,无论是哪个头吃下食物,最终都落在一个肚子里去。刘基的九头鸟寓言主要影射的是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几十支农民军却相互倾轧、彼此内斗不团结。其中以陈友谅、徐寿辉、朱元璋三支为主,徐寿辉、陈友谅都是湖北人,因此刘基的这则寓言是有所指,是对当时元末农民起义的一种评价。

两种说法,一褒一贬,这也是后来导致这句谚语褒贬相存的主要原因。褒者:认为九头鸟九个头,智慧非常。贬者:认为九头鸟各自为政,心不齐,喜欢内斗。

林语堂在《吾土吾民》中评价道:“至汉口南北,所谓华中部分,居住有狂躁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有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谚语,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味。”林语堂评价湖北人“精明强悍,有胡椒之味”,这种评价代表了知识分子对这句谚语的理解和看法。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5)

看起来较合理的另一种解释是,旧时武汉九省通衢,湖北人较早从事商业,善于做生意,因此给外人留下了精明狡猾的印象。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6)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武汉街头

但事实是,直到晚清民国,湖北本地人在当地商业中的参与比重都非常低。

如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幸吉认为:「如汉口之大商业地,其有力之商人,大概为广东、宁波人,而湖北之土人,却不过营小规模之商业,工业颇幼稚。」张之洞也认为:「汉口之商,外省人多,本省人少。」

德国探险家李希霍芬的观察更加尖锐:「湖北的居民,主要是农民,其商业委之于山西人和江西人,运输业让给了浙江人和湖南人。」可见,湖北人善做生意只是现代想象。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7)

随着流传日久,「九头鸟」已然成为湖北人的代称。不少人将其解释成精明强干的美德,将其升格为地域认同的标志。最典型的,就是开遍京城的九头鸟酒家。

地域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人的性格,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北人性格中就透出楚文化遗风,最为突出的就是自强不息,独立自主。易中天说,楚国地处华夏之南,古代被称为蛮夷,这一称呼激励楚人奋发图强。湖北有一句口头禅“不服周”,不服怎么办?就要让自己的家乡更强大,这就是渗透于楚人骨子里不服输的硬气。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8)

九头鸟代表智慧:九头鸟并非指一鸟九头,在古代“九”往往指多。楚人的杰出代表屈原,就著有《九歌》、《九章》等名篇。楚地人才辈出,人杰地灵,惟楚有才,自古以来涌现出的名家大师和杰出将领非常多,屈原、刘秀、孟浩然、陆羽、李时珍、张居正、闻一多、李四光等等都是杰出代表。

九头鸟代表生命力:九头鸟代表生命力和意志力极强,俗话说猫有九条命、狐有九尾,干事创业有“九九八十一难”。楚国被秦所灭时,楚人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呼喊,最终楚人陈胜、吴广起义,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了秦。

近代以来,湖北秭归人、革命家夏明翰在牺牲前写下一首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1936年10月,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毛主席曾对从湖北大地走出的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将领们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敌人四次围剿砍了你们四个脑壳,你们还剩五个脑壳,九头鸟不得了,九头鸟要翻天哩!”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9)

湖北人英勇善战,“九头鸟”精神名至实归,看看湖北籍将军数量,就知道了!

新中国1614名开国将领中,湖北籍将军有235人,占总数的16%,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二。其中湖北籍开国上将共14人,中将共32人。仅黄安一地,就出了两百多名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徐向前元帅曾为该县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黄安解放后改为红安,就是因为这里出红色将领多。

除了将军以外,红安还出了4位国务院副总理,10位国务院各部委正副部长和主任,12位大军区司令员和政委,23位副司令员和副政委,24位兵团级干部,130多位省级干部。

湖北是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的歌谣,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这里动不动就发洪水,要么闹干旱,故也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民谚。但收一回可不得了,“湖广熟、天下足”,“狗子也不吃糯米粥”。湖北人坚忍不拔、生命顽强由此可感。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0)

耿直豪爽、热情仗义也是湖北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易中天举证说,武汉方言中有一句话叫“耍喇(音)”,指的是心理速度快,决断快,不婆婆妈妈。这一语汇好似“爽朗”的快读音,又像拔刀发出的“刷”声,体现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敢。

武汉人爱吃热干面,追求的也是一个快。湖北人称好朋友叫“耿朋友”,意在可以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对方。一旦与湖北人交上了朋友,就是找到了一个可以随时为你“两肋插刀”的人。“湖北人敢作敢为,是有目共睹的。”易中天说,“辛亥革命策源地在广州,但广州起义失败了,到了武汉却取得了成功。而且武昌首义并不是计划的那一天,是计划泄露临时出手的。如果换到别的地方,或许会再开会讨论是取消还是推迟,可湖北人不这么想,既然已不是秘密,那就赶紧动手,子弹上膛说打就打。”

湖北习俗和寓意(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1)

易中天

善解决棘手问题的方式,足见湖北人足智多谋。“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指的就是这层意思。易中天说,楚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湖北人承袭楚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今天人才济济喜人局面。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湖北人要大力弘扬千年积淀的楚文化精神,同时再具备一些国际视野,一定会给世人呈现一个全新的湖北、一个不断崛起的中部文化强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