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传承与创新(聚焦传承与创新)(1)

作者 | 琰琰

距离活动开幕还有16天,2021IJCAI-SAIA YES已经在AI学术圈火了!

这场活动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组委会办公室和 IJCAI-SAIA 中国联合办公室联合主办。作为国内第一届青年精英学术交流大会,主办方在嘉宾阵容上可谓下足了功夫!

AI科技评论了解到,定位为“高端学术会议”的YES,邀请到了国内多位重量级学术专家坐镇。

我们熟知的杨强、周志华、张成奇三位专家将担任本次大会荣誉主席;Christian Bessiere和杨小康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同时,来自国内18所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工智能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将担任大会的Session Chairs。

这场大会为何备受学术专家们的青睐?参会者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它对AI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哪些帮助或启示?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又有哪些推动作用?

怀揣着这些问题,AI科技评论有幸采访到了本次大会的两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耿新和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宋轩。通过独家对话,我们了解到这场颇受瞩目的青年学术交流盛会,对人工智能学术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二集传承与创新(聚焦传承与创新)(2)

1 为何吸引众多学术明星?

从官方介绍来看,2021 IJCAI-SAIA YES 活动的目标很明确:借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所搭建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汇聚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与精湛学术资源共聚上海展开深度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为了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IJCAI-SAIA YES邀请到了18位学术明星,如中国科大陈欢欢、西安电子科大崔江涛、清华大学崔鹏、武汉大学杜博、东南大学耿新、天津大学郝建业、复旦大学姜育刚、南京大学李宇峰、北京大学林宙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祥龙、上海大学彭艳、南方科技大学宋轩、同济大学王瀚漓、上海交通大学严骏驰、吉林大学杨博、电子科技大学杨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张家俊、浙江大学赵洲等人这18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涵盖了中国的多所国内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

第二集传承与创新(聚焦传承与创新)(3)

谈及参会初衷,宋轩表示,与传统学术会议相比,这场大会的主角是活跃于人工智能研究一线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和研究生,他们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之星,也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的坚实力量。

据悉,IJCAI-PRICAI-2020被接收论文的48位中国作者将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最新科研进展,而18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将对其内容和报告组织参会者进行讨论。

这些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均出自学术界,研究领域涉及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普适计算、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模式别识、社交网络、多媒体信息处理、复杂网络推理等多个方向,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有重要研究成果发布,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借助此次大会,与资深,甚至国际顶尖学者直接面对面沟通,对于青年学者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耿新教授表示,“以往即使是国际会议,专家们可能忙于各个分论坛,很难与学生有更深入交流,这次会议有所不同,所以无论是对于演讲学者,还是参会学者都是一个极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这场大会能吸引到众多学术专家的青睐,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它是业内少有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高端学术会议,并得到了IJCAI授权。

本次大会的三位荣誉主席杨强、周志华、张成奇均为 IJCAI 理事会理事。这也是多位专家应邀参会的一个原因。

2 对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毋庸置疑,青年学生是这次大会的主角,也是未来AI发展的主力。

如耿新教授所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探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要感谢一些资深的华人科学家在该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国际竞争关系来看,如果要想从齐头并进走向引领性地位,可能要更多地寄希望于青年学生。

第二集传承与创新(聚焦传承与创新)(4)

IJCAI-SAIA YES大会希望通过丰厚的人工智能专家资源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挖掘和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在谈到这场大会对青年学生有何价值时,耿新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概念非常宽泛,如何开展研究?哪些是主流趋势?年轻的博士生/研究生现阶段可能很难有整体上的把握。而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且达到顶尖水平的专家能够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性探讨能够为青年学者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另外,在一些有争议性的前沿课题上,专家们相互交流碰撞出的火花,对于鼓励青年学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从齐头并进走向引领,也能够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于其它学科,计算机科学领域更注重会议,这是因为学术研究和技术迭代的频率非常快。耿新表示,这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小规模、精英式的学术会议,对学术研究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宋轩也表示,大会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些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这对他们的研究生涯大有助益。同时,他希望通过这场小而精的学术交流会,能够与专家们共同探讨一些争议性的前沿话题,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出一些创新思路。

除了以AI人才培养为目标,此次,IJCAI与WAIC两大会议"强强联手"举办IJCAI-SAIA青年精英学术大会也旨在提前为IJCAI-PRICAI-2024做准备。

作为IJCAI-PRICAI-2024的主办城市,上海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形成了足够的产业影响力。通过此次青年学术交流盛会,希望能够为上海举办IJCAI-PRICAI-2024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学研生态环境。

3 AI人才教育,势在必行!

在活动设置中,本次大会开设了Session Chair 圆桌论坛,18位人工智能学术带头人将共同探讨高校在AI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观点。

AI科技评论了解到,耿新教授目前在东南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2019年3月,教育部宣布35所高校获得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资格,东南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东南大学的前身是南京工学院,作为一个传统的工科院校,它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探索非常重视。如耿新教授介绍说,从学校领导到各个院系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甚至一些文科专业,也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合作开展交叉研究。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的高校,东南大学今年已正式启动AI专业的研究生招生工作。

耿新教授介绍称,由于大多数国际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AI专业,没有可借鉴之处,他们在AI人才培养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

具体培养AI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上,应该开设哪些课程,达到哪些能力,能力矩阵怎么实现,这些都是目前在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问题。

但在摸索过程中,大家已形成一个基本共识: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化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不同,它意味着以独立的专业,独立的学科来培养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势在必行!

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更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宋轩教授表示,我个人比较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培养模式,希望通过此次圆桌论坛上,与同行学者的深度交流学习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新想法和新方向,同时优化自己的人才培养思路,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4 倒计时16天

2021 IJCAI-SAIA青年精英学术大会将于2021年7月5日在中国·上海徐汇举行,为期三天!

会议日程方面,为了提供与会专家和学者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大会在三天活动安排中设置了开幕式、特约报告、学术报告、论文作者/专家圆桌论坛和闭幕式等多项环节。

此外,本次参加演讲的48位青年学生中将评选出优秀代表,组成“杰出青年学者代表团”,在2021第四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参与活动。WAIC将于7月8日-1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网:

https://www.worldaic.com.cn/

IJCAI-SAIA YES官网:

http://www.ijcai-saia-yes.org.cn/#/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AI科技评论的推送。为了第一时间收到AI科技评论的报道, 请将“AI科技评论”设为星标账号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