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国的历史进入到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1)

楚国上蔡人李斯在这时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位列三公,登上了自己的权力顶峰。可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距他成为帝国丞相不过13年,也就是在重用他的秦始皇死后第二年,他就被腰斩于帝国都城咸阳,而且全家被灭三族。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2)

对于这位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任丞相李斯,后世有些人推崇他的功劳,但主要还是被后世诟病。因为秦朝灭亡之后,儒家意识形态被推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中央。面对“焚书坑儒”的秦帝国,他们毫不客气地给它冠以“暴秦”的帽子,这个帽子一扣就是近2000年。对提出而且执行这一方案的帝国丞相李斯,后世儒家思自然对他也没有好言好语。

汉代的《淮南子》把他与吴王夫差的太宰嚭、阉宦祸首赵高同比,为家国灭亡的罪魁。汉代大学问家王充在《论衡》中,直接把李斯的事迹归集到“祸虚篇”中。宋代大文豪苏轼称“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见,比如清代号称“桐城三祖”的姚鼐,在此强烈批评这一说法。他认为此事不关李斯啥事,那都是秦国历代推行的法度造成的天下之乱。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3)

这种站在意识形态制高点上的指责和评论,可以适当了解。但作为今人更要进一步思考,李斯真的有那么大的贡献,他称得上第一丞相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李斯非但不是大秦帝国的第一丞相,更像是第一祸首,把秦国六世不余遗力奋斗创下的帝国推向了迅速灭亡的境地。

他太看重他自己的名利地位,不管何时何势,他都忘记了适当放手。

李斯从一个地方小吏,到帝国相邦舍人、长史,然后到帝国廷尉,再到帝国丞相,一步一步地到达了权力顶峰。他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从此无法自拔。但古人说:高处不胜寒。那身为帝国权力顶峰的李斯,前世那么多的例子,比如商鞅、吴起的惨烈下场都可以供他参考,他不明白?

他明白这道理,也正因为如此,他懦弱无力的性格暴露无遗。拥有这种性格的李斯让秦朝快速走向灭亡。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4)

《史记 始皇本纪》记载:当年秦始皇死后,他作为帝国一把手,他是最有机会和最有能力,去执行秦始皇传位于公子扶苏的旨意,让这架帝国马车可以顺利前进。

但关键时刻,他不是替这个王朝的命运着想,而是害怕丢失自己的权力地位,选择了同流合污,和赵高胡亥一起改变了秦朝这架马车前进的命运。也正是这样的决定导致自己最后的悲剧。其实通过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如果是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继承了秦二世的位置,不管是李斯还是胡亥,他们都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荣华富贵终身。就像后来李世民传位于唐高宗李治一样。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5)

之后当秦二世胡亥继位以后,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和农民揭竿而起,讨伐秦帝国。身为帝国重臣,拿不出政治改革措施来稳定民心。当二世开启问责之后,同样身为丞相的冯去疾、冯劫都羞愧自杀。只有李斯抱有一丝侥幸,上书争辩,最后被囚禁受尽折磨,自己也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处以腰斩极刑。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6)

佛教经典《佛说十善业道经》讲“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这句话送给李斯的,他真的是绝配。怎么讲?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经常反省自己,即便他是位居人臣之首的权臣,他就算无人敢诛杀他,他的结局也是被“天诛地灭”。

身为丞相的李斯,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秦国,也不是为了天下。选择跟荀卿学习帝王之术是为了将来自己可以专业对口,力劝秦始皇一统天下是为了运用自己的帝王之术,谏秦皇逐客的奏文更是因为秦王驱逐的人中有他自己。最后如他所愿,秦始皇在一统天下之后,李斯顺理成章成为了帝国丞相。

我们不禁要问,李斯是怎样的人?以下三点足以说明。

“仓鼠之论”尽显自私本色

当他年少时,作为国家基层官吏,他“仓鼠之论”让人吃惊。在他看来,人是否贤明在于他所处的环境,那不就是随波逐流吗?要是孔夫子在世,必定会把他批得体无完肤。孔子认为,不管所处各种环境,都应该保持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从他最欣赏颜回的言语上就可以表现得出来。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7)

“仓鼠之论”让李斯为人处事的方式暴露无遗,他随时会抛弃自己原则,只为自己能够得到名利,保住自己的地位。这样的人,让人感到恐惧,他让人没有安全感,感觉跟他做事他随时会背后捅刀子。这样的人谁敢与他共事,谁愿意和他共事。除了那个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恐怕无人能够把握住他。

“七罪自证说”显露自己平庸才能

第一罪就是建言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一谏言在当时其实是天下大势所趋,而且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还没有亲政的时候,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执行这一方略,为此他带兵灭二周,为秦国一统天下扫除了政治上的障碍。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8)

统一天下的战略构想其实已经刻在秦国的骨子里。秦国历史上,前有帝舜预言“尔后嗣将大出”,后更有老子“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的预言。两则预言是秦国历代君主奋斗的目标,身为秦国继承人的秦王嬴政岂能不知。特别是自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六世前赴后继的大业,奠定一统天下战略大局。秦始皇面对这些,不管有没有人的劝谏,他都知道历代先祖的遗志。

然后就是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秦始皇恐怕比谁都知道,商鞅变法确立的郡县制才是秦国的未来。从历史来看,推行了近百年的郡县制是秦国强大的重要制度保证之一。面对诸子百家非议秦始皇的郡县制,李斯竟然以诸子百家非议始皇帝,上书收缴民间诸子百家的文学书籍,随意处置各个学派的人。这种典型学霸做法,我论不过你,就对你进行人身攻击,这跟地痞无奈有啥区别?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9)

还有太多的例子我不一一列举,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李斯所列举的自以为的功劳,都不是他独创的具有建设性的政治措施。秦始皇推行的大部分举措都已在秦国早已实行多年。

很多方面,其实李斯个人的功劳并不突出。比如嬴政用尉缭子,他提出用金钱从内部击垮敌人,延续合纵连横的外交政策。在灭国大战中,秦国军队将领比比皆是,王翦父子、蒙氏家族等等皆是如此。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就有吕不韦、王倌、隗林等等丞相。丞相也不只是一个,而是分左右丞相各尽其职。

退潮后的裸泳:督责书显露出李斯治国才能的缺乏

当时代处于上升态势时,他顺势而动,当然是无往而不利,并显不出他有多大的才具。当时势变化之后,他的普普通通就显露出来。就像现代股市里,大盘行情处于牛市时,是个人都在赚钱。可一旦出现熊市,那些靠牛市赚钱的人就会亏损。

他没有像改革家商鞅那样具有巨大魄力,能够提出富国强民的政治改革措施。在面对巨大挑战时,他像一个小人一样,选择了懦弱和躲避。他也没有政治家吴起那样巨大的军事政治才能,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国家动荡的时候,他没有挺身而出想出办法去扭转乾坤,反而提出更加严刑峻法来维护秦帝国的统治,何其荒诞!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10)

面对秦二世皇帝对他的指责,他不是据理力谏,提出改良之方。反而是搬出了韩非、申不害所推崇的术治,加剧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岂不知孙皓晖先生说过“术治亡韩”,前车之鉴。

秦始皇丞相李斯为何被腰斩(李斯不是秦朝第一丞相)(11)

李斯能陪同秦始皇出巡,说明皇帝对李斯信任有加,那他更应该在皇帝遇到大事时起到中流砥柱、一语定乾坤的作用。面对帝国皇帝继承上的危机,李斯作为唯一身处危局中,是最有机会维护秦朝皇帝能够顺利完成交接。因为秦始皇已有旨意,是身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是最有资格也最有能力继承秦朝帝位的人。

可是李斯却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背叛了给他委以重任的秦始皇,辜负了秦始皇对他的信任。

总之,李斯的一生在追逐名利,到手后一直想攥紧自己到手的权力,可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胆小懦弱的李斯,是极其不责任的人,他对不起对他极其信任的秦始皇。秦朝的快速灭亡,李斯要负一半责任。我想如果秦始皇死后能知道人世间的事,恐怕会追悔莫及。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做人要对得起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