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2)

对于你的宠物,你一定经常克制不住地想与它相拥。这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孩童到成人,谁都逃不过那“毛茸茸的诱惑”。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要与宠物们“肌肤相亲”?这样的需求背后,又有怎样的心理层面的意义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你热爱与宠物“肌肤相亲”背后的秘密。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3)

对“肌肤相亲”的渴望其实与生俱来

第一代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4次拥抱来存活,8次拥抱来维持生活,12次拥抱来成长”。

抚摸和拥抱的需求,对“肌肤相亲”的渴望,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最早发现这一点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洛。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4)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哈洛和他的同事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群刚出生的幼猴放进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替代母猴。

这两个假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铁丝母猴”胸前安置了可以提供奶水的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另一只“绒布母猴”则是用木头做的,外面包裹着海绵和毛织物。

刚开始,幼猴多围着“铁丝母猴”喝奶,但没过几天,幼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去,其他时间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当幼猴遭到威胁时,也会第一时间跑到“绒布母猴”那里寻找安慰。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5)

恒河猴实验图片,比起“铁丝母猴”更喜欢“绒布母猴”的幼猴

哈洛等人的实验表明,幼猴除了基本的进食需求外,还有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也就是“肌肤相亲”的需求。

孩子渴望与母亲的“肌肤相亲”,是一种本能。母亲在与婴儿相处时,也会下意识地拥抱、抚摸。

可以说,“肌肤相亲”在最开始的客体关系里,是最重要的部分。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6)

什么是客体?

客体一词最早由古典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使用,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

自体是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

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

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和成人而言,客体就是指“他人”,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7)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的主要流派之一,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创立的。

它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的。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在克莱因看来,从出生到一岁左右的早期客体关系的发展缺陷,妨碍了心灵结构的整合。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8)

幼崽依恋母亲,是自然界共通的现象

而自我整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皮肤经验,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皮肤以粘膜方式存在,并且沟通着身体表面和内部。

皮肤可以说是我们心和身的交界处,与我们的自体感,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肌肤这个界面上,如果有足够的连贯的体验,那么自体感觉也是连贯的;如果在皮肤接触上,有很多困惑的冲突的体验,那么自体感觉也是解离的,没有规律的。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9)

肉体的皮肤体验,形成了“心理皮肤”

皮肤是一个界限,它保护着我们肉体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内在空间。

有这样的心理层面的空间,我们才能从另一个个体身上吸纳一种感受、想法,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并通过这种方式,形成自我核心。

如果心理皮肤没有在早期建成,就会有很强烈的解离感,任何刺激都会长驱直入,难以阻挡。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0)

上个世纪初叶,“皮肤饥渴症”的概念被引入。

现代科学发现,在一快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这为通过触觉传达信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若长期以来,我们的皮肤处于饥渴状态,心理皮肤也便会变得脆弱不堪,甚至千疮百孔。

对感觉肌肤饥渴的成人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这种“皮肤饥渴”形成认知,理解产生这种饥渴的原因。

若这种饥渴来自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渴望,那么我们就需要良性的“亲密接触”的经验来修复它。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1)

2012年6月,29岁的美国女硕士生杰奎琳·塞缪尔在纽约开设了一家叫“温暖的地方”的特色店。

这家店专门为他人提供搂抱、身体依偎服务,从而引发热议。

杰奎琳获得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的学士学位,其时在攻读社工专业的研究生学位。她表示科学研究指出和他人拥有身体上的接触对身心健康有益,数分钟的拥抱更可以舒缓现代人每日感受到的压力,因此决定亲身实践此理论。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2)

良性的亲密接触,能够缓解我们的皮肤饥渴症

然而因为社会、文化因素限制,若无伴侣、亲人在身旁,现代都市人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可以实时回应亲密需求的对象。

这时候,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宠物,其实就为我们提供了最贴合心理需求的亲密接触的可能。

我们与宠物的相处,总是以爱为前提的。那些顺其自然发生的拥抱与爱抚,不只是缓解了皮肤的“饥渴”,降低焦虑,同时,从长远来看,还会唤起我们早期的关于“爱”的记忆。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3)

我们的皮肤有记忆记载的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皮肤,看到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就像每道皱纹都有它的故事一样,我们和宠物亲密接触的回忆,也会成为我们“自传体”的一部分。

早期,母婴互动时,进行的亲密接触,是一种难以区分彼此的联合体验。这样的体验,形成了“共享皮肤现象”。

我们与宠物的接触,能够唤起这种早期的融合体验,唤醒母婴连结的记忆,使得我们感受到最初的愉悦与满足。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4)

当然,这个唤醒是双向的,宠物也能够通过与我们的亲密接触,唤醒早期母婴连结的经历。

这也是为什么,猫咪会找我们“踩奶”,这是它们感觉到安全和愉悦的表现。而这样的表现,又会成为我们幸福体验的记忆素材。

我们与宠物互动的温暖的记忆,当然也会记载在我们的心理皮肤上。

心理皮肤是真实皮肤在心灵上的映射。不断丰富关于亲密关系,关于爱的记忆,能够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早年心理皮肤建立时的部分缺失。

那与宠物的亲密接触能帮到我们些什么呢?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5)

增强心理皮肤的容纳功能

心理皮肤就像一层保护膜,一个封套,它将我们的内在包裹起来、保护起来。很多时候,我们的病症,尤其是皮肤病,便是负面情绪“满溢”的表现。

有研究显示,过敏和焦虑情绪是成正相关的。

皮肤病就好像在预示着我们内在有很多东西已经容纳不下了。这种时候,以爱为前提的亲密接触,就能够有效增强我们心理皮肤的容纳功能。

和宠物相依相伴,在精神上互相慰藉,无疑能够预防一部分的心身疾病。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6)

增强心理皮肤的防御功能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遭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出现应激反应,这样的时刻,心理皮肤的防御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外界的刺激,防止内心世界的剧烈动荡。

我们在宠物面前,经常会以“父母”自居,投射亲子关系。

在强烈的被依恋、被需要的感觉驱使下,我们对宠物,会产生强烈的保护欲。

这样的保护欲,会转化成为内心无比强大的动力,帮助我们更加自如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和刺激。

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7)

我们的“心理皮肤”,既是容器也是堡垒。

谁又能想到,仅仅是抱着毛茸茸的宝贝,轻轻地抚摸它们,这一“肌肤相亲”的过程,就足以唤醒彼此最初美好的体验,制造彼此最温暖的回忆。

我们和宠物,彼此依恋,也彼此需要。彼此照顾,也彼此治愈。

・・・・・

那最后:

你是不是也能感受到,

和宠物肌肤相亲的能量呢?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点个”在看“,

喜欢就请转朋友圈吧~

文章 | 水母 / 心理咨询师

编辑| 扬羽

References:

[1] 情感仅仅来自食物吗?——哈洛的依恋实验[J].边玉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养宠物就像谈恋爱(为什么你这么喜爱和宠物)(18)2013(04)

[2] 客体关系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刘海华.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3] 精神分析学派的早期经验思想及在治疗中的体现[J]. 谭雪晴.山东精神医学.2004(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