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的四大名著(作家万方为相伴16年的小狗写书)(1)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万方自幼受父亲曹禺影响,对文学、戏剧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小说、舞台剧、电影及电视剧。其小说《空镜子》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口碑很高。优秀的作家也有面临生活残酷一面的时刻。2003年,万方因丈夫身患绝症而陷入对生活的迷惘与无尽的痛苦中,她无法判断自己向丈夫隐瞒病情的决定是对是错,也不知自己应当如何面对爱人将至的死亡。

在朋友的建议之下,她收养了小狗乖乖。乖乖的陪伴让她在“被需要”与“被信任”中逐渐走出丈夫去世的阴影,重获对生活的希望。多年之后,当乖乖的生命同样走到尽头,关于生与死的课题再次摆在万方面前时,她对死亡产生了新的诠释与接纳。作为作家的她,还特别为这条小狗写了一本书《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讲述自己与爱狗乖乖十六年间的相处日常,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陪伴与“双向”拯救。

9月17日下午,作为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主题活动“狗狗,夏天的爱与孤独——《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办。作家文珍、评论家季亚娅、主持人悦悦,以及本书作者万方深入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与珍贵情感。

曹禺先生的四大名著(作家万方为相伴16年的小狗写书)(2)

万方

万方这样解释自己写这本书的理由,“这个小生命陪我度过了16年的岁月,陪我渡过了我人生中很大的难关。它给我的东西都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我相信可能所有养过小动物的朋友都会理解我的感受。当然,我也送走了它,送走它的那份情感我认为是我永生难忘的。或许在人的一生中能经历这样的情感也是一种福分吧。我一直认为写作最本真的就是要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所以我选择了去写乖乖。说老实话,一开始我不知道能不能写完这本书,因为那时候的乖乖也已经15岁了。我想如果有一天它走了,我肯定就写不下去了,太难过了。后来乖乖走后,这本书停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直到我慢慢恢复过来,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写作者还是应该把它写完。”

阅读《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季亚娅看到了文字背后作家的思考,从与宠物的关系,延伸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责任的划分,“当我们从自我世界转到其他生命关系的时候,万方带来了写作方法和视角的变化”。这是一部可以呈现当代人自我学习成长的作品。“《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宠物的书写,它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学的新鲜经验,对我们当下的文学版图有重要的补充,在生态文学的书写里面我们终于把目光从远方和荒野转移到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周边。”季亚娅说。

曹禺先生的四大名著(作家万方为相伴16年的小狗写书)(3)

谈及今天分享会的主题“爱与孤独”时,万方感慨,“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刻,在我先生走后,我曾以为我会觉得孤独,但是事实上我没有,这全要归功于我的乖乖。我常常在想一个那么小的生命,不能说话,无法跟你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甚至情感的交流也是你自以为是的理解。为什么它的存在使我能够不孤独呢?这让我觉得生命和生命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奇妙的。乖乖教给我的一种爱或者说认识到的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能够波及万物的爱。爱真的是一个很难被定义的情感。爱情和爱我个人认为是不一样的,说到爱,母爱、父爱、对儿女的爱在世间可能是最厚重、最真诚、最真实、最真切的。说到跟小动物的爱、跟宠物的爱、跟狗狗的爱,我想用刚才说过的‘波及万物’这四个字。尤其是我爱了狗,我养了狗,我对所有的生命都有了感知。”

曹禺先生的四大名著(作家万方为相伴16年的小狗写书)(4)

万方在给读者签名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认为《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是一本体现了文学的高贵的温柔之书。他谈及万方曾发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卡尔丘克的演讲《温柔的叙述者》,其中有一个关于文学的非常重要的定义。托卡尔丘克认为“文学建立在自我之外对他者的温柔之上”。韩敬群表示,“我觉得这段话非常重要,‘他者’和‘另一种存在’,不是指我们人类自身或是我们之间,而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万方的这本书体现了作家对另一种存在的深切情感关怀,体现了文学的高贵和温柔。”

(出版方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