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最美风情喀什 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文/图/平子评天下

在中国最西部,在那遥远的荒漠戈壁的边沿,有一座边陲城市,古丝绸之路在这里向远方延续,它如同一个悠远而真切的梦,送走了过去,又迎来了现在。它,就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古称疏勒,历史上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的喀什,它也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丝绸之路”中国东、北、南三路在西段的交汇的商埠重镇。

人人都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了新疆。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伊斯兰建筑,有满街行走的维吾尔族同胞,有穿越古今的古丝绸之路,有高高耸立圣洁的雪山,有广袤的高原、隔壁,有遍地飘香的瓜果,有悠扬的刀郎木卡姆,有随处可以捡拾的玉石宝藏......

它是丝路明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远在古代,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进入塔里木盆地之后便分为南北两道而行,绕过塔克拉姆干沙漠又在喀什交汇,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通往印度、伊朗、西亚、欧洲等敌。喀什犹如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使者、王侯将相、文人艺术家、僧侣往来跋涉的商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过这里,班超在这里开疆拓宇,奠定了西域的稳定,唐玄奘去天竺取经也曾从这里走过……。

这里有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的艾提朶尔清真寺。

这里还是瓜果之乡,瓜田果树无处不有,一年四季瓜果不绝与市,处处瓜果飘香。

它除了葛尔老城,还有建在黄土高岩上依岩而建的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被称之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的高台民居。

它境内拥有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在哪里有号称“冰山之父”的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和高原冰川湖泊喀拉湖。

还有喀什街头把维吾尔族美女装扮得无比艳丽的艾德莱斯博丝绸制作的花裙。

在街头随处都能听到那老刀郎艺人沙哑粗矿的歌声,还有融歌、舞乐为一体的刀郎木卡姆。

街巷随处可以买到被喀什人誉为“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的烤馕,它不仅是是新疆的一种面食,更重要的它是维吾尔族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食品。

还有喀什人钟爱的大巴扎。

......

不进天山

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

不走南疆

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

不到喀什

不知新疆历史源远流长

诗人郭小川曾经用这样煽情的诗句颂扬新疆和喀什,使喀什因此而充满了诗性。

喀什作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游客云集的国际商埠,有“丝路明珠”之称,世界文明和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因而使得喀什充满了浓郁而鲜明的异域风情和地域特色。

我们就是那样带着梦和心灵上的向往,走进我们梦中的童话边城——喀什市,与那里的风土人情来一次邂逅之旅,去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提及喀什,首先想到的是“香妃墓”。

很多年前的一部《还珠格格》电视剧,让乾隆皇帝的爱妃红火起来。相传乾隆二十五年,一位叫伊帕尔汗的维族女子,带着通体散着的幽香和忧郁,走进了北京紫禁城。她在此之前从未走出大漠,从未走出新疆,这位维吾尔族女子割舍不了对乡土的眷恋,每当夜色降临,月上柳梢,一滴滴相思泪就会爬上她洁白如玉的脸颊......她就是香妃。尽管她的内心有着许多纠结许多乡愁,但是没有影响乾隆对她的宠爱。

伊帕尔汗生于雍正十二年,诞生在新疆霍加(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级(贵族首领)图尔都。霍加家族是市居叶尔羌的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霍加,所以香妃又叫霍加氏。

相传伊帕尔汗身上总是通体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称为“香妃”。香妃入宫后,深得乾隆的宠爱,曾随乾隆南巡,特许于宫中着民族服装,专配厨师。乾隆五十三年四月病故,享年五十五岁。

传说香妃死后,乾隆派了一批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但棺木送到喀什时只剩下六人,最后香妃被埋葬于阿帕克霍加墓群中。

关于香妃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皇太后赐死,另一种是自然死亡。香妃究竟是怎样死的至今仍然是个待解之谜,因此也引发了许多文人骚客的无限联想。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也有时尽,血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

化为蝴蝶。

这首《香妃吟》道出香妃虽虽倾国倾城,却最终香消玉殒的悲惨命运。此中写出了命运不定,人生悲苦的无奈以及对佳人的魂断化身成蝶的伤咏,词中透露着无限的惆怅和遗憾,让人读来不禁心生悲凉。

长久以来关于香妃还有她身上的自然芳香,以及在她身上衍生的故事,缠绵不绝,真假难辨,就连她的陵墓也有两处,一处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一处在喀什的市东郊的浩罕村。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

香妃墓前的造型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清真寺、大清真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墓冢。香妃的墓冢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墓冢前用维吾尔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冢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冢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清真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十分壮观。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尔汗,据说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成为香妃,传说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

当然这只是传说,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病逝后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嫂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也就是说这里是香妃的衣冠冢,但这些已不太重要了,因为香妃的大名,慕名而来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陵墓也因此有了名气。单就这帝王与皇妃缠绵的传奇爱情故事就引人入胜,更有香妃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以及她那生前生后的传奇故事,足使天下许多有情人和文人骚客为之心生无限的感慨和遐想,因此大凡来喀什的无不慕名前往凭吊。

墓冢内陈列着诸多棺木,其中东北角一个覆盖黄裬的棺木,就是传说中的香妃墓冢。上写“依帕尔罕”,香妃的原名。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

现在的香妃墓,不仅仅是一处旅游凭吊香妃的观光点, 也是一处民俗博物馆,同时它也是新疆与祖国内地之间血肉交融的历史见证。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8)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9)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0)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1)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2)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3)

来到这里,在凭吊香妃的同时,可以欣赏到阿帕克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这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的洗礼,具有很高的文物保存价值,因此与其说是凭吊香妃,不如说是一次民俗文化的游览。

来到喀什,必去喀什老城。

喀什城分为新城和老城,而老城则是喀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到老城不能不到喀什古城游览中心艾提尕尔广场去朝拜新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4)

艾提尕尔广场主要分布有艾提尕尔清真寺、喀什古城金银首饰一条街罕巴扎等诸多古巷,是古城游览的核心区之一。

艾提尕尔清真寺就位于喀什市古城中心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提尕尔,意为“节日活动场所”,是穆斯林群众进行日常礼拜和“大礼拜”的场所。1442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沙克色孜·米扎尔死后亦葬于此,其后裔在此建起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前生。1538年,其后人吾布力·阿尔伯克将寺扩建,成为聚礼用的大寺。1798年,又扩建了该寺,并取名艾提尕。之后,又经历代几番修建和扩建,除增建了寺院用房、暖房、澡堂、宣礼塔之外,还修建了寺门、礼拜大殿,重新规划了全寺布局,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寺的正门朝东,门前为现在的艾提尕尔广场。

大寺规制严整宏伟,约17米高的门楼为阿拉伯建筑风格,砖砌方形拱寿门的大门楼高达12米,边廊环以15个穹窿形壁楼。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竖一个半嵌在墙壁里的砖砌圆柱,18米高,叫“宣礼塔”,塔身由下至上逐层收合,并利用砖砌手法变化形成多种共纹图案。门庭是一个呈八角形的大拱北孜。顶端托着一个尖塔,通往院内的两侧各开了一拱形门洞。塔与门楼之间以不对称地短墙相连,淡黄色的墙砖间勾勒有白色的石膏灰,清晰流畅的线条彰显出鲜明的平面立体感。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5)

来到广场已经是是上午的九点了,由于时差,这里才刚刚从梦中醒来,天空还高挂着一轮明月,街上十分的清静。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6)

离清真寺开放参观的时间要等到十一点半,于是我们先赶往老城东门,这里每天十点钟要举行风格独特的入城仪式。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7)

刚刚苏醒的老城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和上学的孩子开启了老城一天的生活序曲。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8)

无论是宽广的大街上,还是曲径通幽迷宫式的巷子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美丽花木,它们装饰着老城的每一个角落,扮靓老城人的生活空间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19)

喀什老城东门

每天早上的十点,喀什人都穿上民族特色的服饰,跳起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开启古城新的一天的旅途,因此这里的开城仪式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0)

开城仪式简洁而热烈,充满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和新疆民族特色。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1)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2)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3)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4)

击鼓开道,国王出城,王妃出城,歌舞升平。

充满异域风情的开城仪式,点燃了游客们的热情,仪式结束时,新疆美女和观众们一齐起舞,使开城仪式达到高潮。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5)

如果说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那么不到老城,就不算到喀什。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6)

重返喀什老城,犹如置身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时光走廊,仿佛时光凝固在了这一刻,而喀什的前世今生,尽在古城街巷中。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7)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8)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29)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0)

老城里大多是黄色的土墙和砖墙,加上圆拱、彩色门窗等特色的装饰,慢慢品味,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异域风情和特别的韵味,让你身在其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1)

喀什噶尔老城位于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3.6 平方公里,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2)

喀什老城全貌

喀什噶尔老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是新疆维吾尔族风情最浓郁的地方。

老城区有13条主街、99条小巷,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3)

喀什老城民居图

走进古城,世居于此的维吾尔人修建的民居一座挨着一座,在朝阳的映照下,仿佛被罩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形成一大片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景观,置身其间,恍若异境中。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4)

行走在喀什老城街头,有一种穿越时空,跨越时代的错觉。

站在古城的城头,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新城,一边是古老的建筑群,它们就这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映照,仿佛把两个不同的世界置于同一空间里,让你仿佛梦中,犹如梦境,在时光中穿梭,梦回往昔。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5)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6)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7)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8)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39)

砖块铺成的街巷蜿蜒而行,密集的房舍自然地铺成开来,各种手工作坊、店铺、饭馆点缀其中,老人、妇女在屋前乘凉,孩子在街巷嬉笑玩耍,一片祥和的生活场景让人称羡。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0)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1)

喀什有句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而这正是所有喀什人最为骄傲的地方,也是可是说是对喀什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它也成为了喀什老城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2)

喀什的民族歌舞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乐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歌善舞是维吾尔族人的天性,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这让歌舞之乡的喀什一年四季都莺歌燕舞。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3)

在喀什老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当街起舞的维族同胞,也有即兴弹奏民乐的老人,他们或为自娱自乐,或为招揽生意。歌的激越,舞的激情,引人入胜,深受感染,让人情不自禁和着歌舞的节奏,与维族同胞一起翩翩起舞起来,许多游客都加入了舞蹈的队伍之中,与维族同胞一起分享歌舞带来的快乐。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4)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5)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6)

如果说歌舞是喀什老城的身影,那么众多的各具特色的街巷则是喀什的骨架。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7)

喀什有无数条各具特色的老街。其中最具代表性或最热闹的还要数阿热亚路和吾斯塘博(又叫职人街)。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8)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49)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0)

全长600 多米,共有五个巴扎,分别是花盆巴扎,坎土曼巴扎,木器加工,维医药巴扎,花帽巴扎的阿热亚路民俗文化街,它是体验喀什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好地方。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1)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2)

喀什老城最繁华以制作和销售维吾尔传统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的历史街道吾斯塘博(又叫职人街),做工讲究的民族小花帽、历史悠久的民族刺绣、璀璨夺目的金银首饰、古色古香的旋木制品、古朴素雅的土陶器、工艺高超的红铜器、做工精细,音色优美的民族乐器、色彩绚丽,质地柔软的艾德莱斯绸、选料精良,造型美观的民族工艺小刀……。岁月流转,日月变迁,时光虽流逝千载,但维吾尔族的手工技艺却世代流传了下来,并且由于地处丝绸之路要到,受到东西方文化艺术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的交互影响,而逐步发展成为独具魅力的维吾尔族手工艺艺术。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3)

职人街紧邻艾提尕尔清真寺,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它是喀什市区最有特色的街道,都是别处难得见到的工艺品,由于其浓郁的异域特色而早已成为中外观光者的“宠物”,因此人们说,走一趟职人街,就等于看了一部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史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4)

人们常说,到喀什不尝尝喀什老城的风味小吃,等于没到过喀什。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5)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6)

喀什是一座到处弥漫着美食香味的城市,浓浓的烤肉味儿、甜甜的瓜果味儿、香香的拉面味儿……新鲜的水果和干果。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7)

除坚果外,还有果干,包括哈密大枣、和田大枣、天山沙枣、大白杏干、小杏干、黑杏干、葡萄干、马奶子葡萄干、无花果、杏包仁、圣女果、天山乌梅、酸梅、加州西梅、新疆奶酪、枸杞和果脯(瓜、果、桃、梅等)...比比皆是,无愧于“瓜果之乡”的美誉。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8)

人们常说,美味是一个城市集体的记忆,也是一个城市的魂魄之一,假如你有机会品味一下这里的风味小吃,你一定会对喀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有一番新的认识。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59)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0)

信步游走,我们再一次来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树荫下有几位维族老人在哪乘凉聊天,路边刮脸的师傅正专注给客人刮脸,但不巧得失,此时正值寺里在做礼拜谢绝一切外来的参观者。看来我们真的是与它无缘了,两度前来,两度被拒之门外,于是我们也就放弃了入内参观的念头。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1)

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是喀什的另外一个打卡地,位于喀什老城内地势最高的这一条长达数百米的高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己存在。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高崖的南面与北面原来都是连在一起的,分南北两端。据说在数百年前一次从帕米尔高原突如其来的大山洪把高崖地带冲出一个大缺口,从此南北割断,分成各自独立的两个高坡,现在高台民居就建在南坡上。

高台民的居民全都是维吾尔族,他们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扩建时就在房上加盖一层楼,房连房,楼连楼,使得这片沧桑的古建筑如同土黄色的波浪,错落有致,绵延不断它弥漫着喀什古朴和原始的味道,是喀什老城又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作为一个景点。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2)

高台民居下的广场

高台民居地势崎岖,人口密集,小巷很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巷内还有很多百年前的老宅住房,有的还是二、三层简易楼房,多半为危房。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3)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4)

当我们怀着极大地热情前往高台时,“高台民居”因属高危建筑正在拆迁改造施工而暂时关闭,游客不得进入,我们只有远远的赶拍了几张照片与它挥手告别。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5)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6)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7)

正在维修的高台民居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和经历了一个城市的过往,我们从它身上可以读取这座城市历史的昨天。

建筑又是一首无韵的史诗。

假如喀什没有了噶尔老城、高台民居,没有盘橐城、香妃墓,以及这些建筑和历史遗址承载的历史文化,喀什还能被称之为历史文化名城吗?人们还会涉足远行前来寻访它吗?

我们站在广场,远远的仰视着曾经目睹这座城市变迁的高台民居将要从喀什老城人们的视线里,心中不免有几分伤感,心中默默地为它祝福:希望它能在这次改造中,如凤凰涅槃,重新焕发新的风采。

说到西域,不能不提到张骞和班超这两位彪炳千秋的西域拓荒者。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已为人所熟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今天的喀什作为昔日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以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疏勒国的首府根据张骞提供的资料而撰写的《汉书.西域传》首次出现了“疏勒国”的条文,并赫然记载“有市列(商贸街市)”的文字记录。在喀什疏勒县还建有张骞公园对外开放。

同样对于喀什乃至整个西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人那就是班超。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8)

班超塑像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69)

东汉年间,匈奴犯乱,兴盛多时的丝绸之路凋敝,严重影响东汉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班超只带手下36人奉命出使西域。就是依靠这36人,在无援军的情况下,统一了整个西域,让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数十万人口臣服东汉王朝。在此后的18年间,班超以疏勒为根据地,历经无数战役,终于完成统一西域的宏伟事业,使得丝绸之路的以重新畅通。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0)

由于常年征战劳累,随着年龄的增长,班超身体越来越差。在他离开家乡31个年头的时候,班超越辣来越思念家乡和亲人,于是上书皇帝:“不敢奢望到酒泉,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被班超这堪称绝唱的字句所打动,恩准了他的请求,班超得以告老还乡,但仅一个月之后就不幸病逝。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1)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2)

随同班超的36位勇士塑像

带着对这位开疆拓域功臣的敬佩之心,我们专门前往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盘橐城”瞻仰了为他修建的班超城。

“盘橐城”原为疏勒国的都城,班超就是在这里经营西域,并最终完成了他“投笔从戎”、“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封侯万里之外”的宏愿。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3)

正在维修的“盘橐城”墙

如今的盘橐城只剩下一堵残破的城墙,新修的“盘橐城”即班超城里矗立得的班超塑像前,列着36位不同官职的古代人物雕像班超就是带着这36位勇士,平定了西域,使西域诸国,重新回到祖国的版图。再雕像后面的弧形墙壁上,雕刻着班超少而好学、伺奉慈母、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传播农耕等故事画面,将班超一生的丰功伟绩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并将这座昔日古城以班超命名供人们世代缅怀和瞻仰,正如哪位维族女解说员说得那样,班超作为最早的‘’援疆干部‘’备受维族同胞的敬仰。

人们说,新疆的风景都在路上,路上的风景又在危途中。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4)

网络图片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5)

网络图片

喀什除了历史人文景观之外,还有茫茫戈壁,金色的沙漠,而位于塔克拉姆干沙漠边沿素有“中国沙漠发光旅游之乡”和“中国沙漠甜瓜之乡”美誉的达瓦昆,哪里有一湖碧水被温水被温暖的沙漠拥抱的自然美景。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6)

慕士塔格峰网络图片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7)

喀拉库勒湖网络图片

还有帕米尔高原上有着“冰山公主”和“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高度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乔格里峰,以及冰山公主思念冰山王子的眼泪流成的冰川和高原珍珠喀拉库勒湖...

带着这样美好的期盼,次日我们驱车一路前行,沿着帕米尔高原的314国道即中巴友谊公路一直往南,向红其拉浦口岸方向的被《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千年渴盘陁国,最后的君子部落进发,去寻访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中国惟一的白种人聚集的边陲小县塔什库尔干县,计划沿途游览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万吨巨石砌成的渴盘陁国宫殿—石头城、塔县郊外的金草滩,夜里在塔县仰望星空,遨游星月世界。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8)

中巴友谊公路

沿途四周都是褐色的高山,中巴友谊公路沿着河谷蜿蜒曲折向着远方的雪峰延伸。然而行走匆忙和心情迫切却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前往边境城市塔县需要提前办理边防证,结果在驱车一百多公里经过边防检查站的时候被阻,如需前往需要折返喀什办理边防证后才能前往。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79)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80)

喀什 异域风情,西域最美风情喀什(81)

于是取消了这段行程,就近前往位于帕米尔高原阿克陶县奥依塔格镇西部丛山之中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众多冰川之一的“克州冰川公园”,与冰川来一次远距离的隔空对话。

我们错过了不是白雪更胜白雪“沙山倒影的白沙山和流沙河;无缘领略高原山水秘境沙湖;更错失了倾听慕士塔格峰和乔格里峰高原上的凄美爱情佳话;也失去了目睹最后的君子部落千年渴盘陁国用万吨石块砌成的石头城;同时也无缘在塔县街头邂逅美丽的塔吉克姑娘,或者在哪洁净如水的星空里看星星;也没有能够前往中国海拔最高的边防哨所红其拉浦口岸,与边防哨所的战士和巴铁的边防军人来一次近距离的亲近和隔网握手......其实我们在喀什失去的岂是一山一湖的美景?我们的心几乎都丢失在了这里。

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漫步在喀什老城的街头,或徜徉在喀什古城的小巷;驻足在香妃墓或者盘橐城的废墟里;行驶在隔壁沙漠绿洲间,或者行走在高原上的盘山道上,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或驻足观望,或匆匆一瞥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与如诗如画异域风情的喀什有了一次千里之约。

诗人周涛说,你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

是的,喀什却是犹如维族姑娘那迷蒙的眼睛一样,眼底里深藏着许多我们还没有目睹和领略的秘境。

喀什不仅仅是恒久站立的噶尔老城和高台民居,也不是香妃墓园的旧梦,更不仅仅是千年不化的雪山冰川和荒凉满目的戈壁荒漠,也不仅仅是废弛了盘橐古城的残垣断壁,更是那丝绸之路上悠远的驼铃声,张骞班超开疆拓宇的历史功绩,大唐高僧西天取经留下的足迹,老街上一张纸灿烂的笑容,翩翩起舞的舞姿,悠扬的歌声,以及那些坚守老城、秉持工匠精神的手工艺人和维族同胞一颗颗淳朴的心灵......

那才是喀什的精魂,那才是喀什让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初稿于2019年9月,修改于2022年8月,文中背景资讯来自网络或者度娘)

,